最近大伙儿都在聊比亚迪,它刚公布了7月份的卖车成绩,一个月卖出去了超过34万辆车。
这个数字拿出来,不管搁在哪儿都相当厉害了,可有意思的是,不少人看到这个成绩单,心里的第一反应反而不是惊叹,而是觉得比亚e迪好像有点跑不动了,增长的速度慢下来了。
这事儿听着就有点矛盾,卖了这么多车,怎么还说人家慢了呢?
这里头的门道确实值得咱们坐下来好好唠一唠,看看比亚迪到底是真遇到了坎儿,还是咱们对它的期望值被提得太高了。
首先咱得把数据摆在桌面上看,7月份比亚迪总共卖了34万4千多辆,其中我们普通人买的乘用车就占了34万1千辆。
这个成绩,说它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甚至是全世界新能源车里头的佼佼者,那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它就像是队伍最前头那个举旗的,带着大家往前冲。
而且你看它卖车的结构,很健康,纯电车卖了差不多17万8千辆,插电混动的车卖了16万3千辆,两条腿走路,走得特别稳当。
不像有些车企,要么只会造纯电,要么就偏科混动,比亚迪这边是两手抓,两手都很硬,能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那既然成绩这么好,为啥还有人觉得它“放缓”了呢?
问题就出在它内部的各个系列车型上。
咱们先来看看比亚迪最出名的“王朝网”,就是那些以秦、汉、唐、宋、元命名的车。
7月份王朝网总共卖了13万3千多辆,是绝对的主力部队。
这里头,秦系列还是那个最能打的,一个月卖了将近5万4千辆,满大街都能看到,说是国民家轿一点不为过。
宋系列和元系列也都很争气,各自卖了两万多辆,勤勤恳懇地完成了任务。
但是,问题就出在汉和唐这两个老大哥身上了。
汉系列和唐系列7月份都只卖了1万2千多辆,特别是比亚迪花大价钱、寄予厚望新推出的汉L和唐L,上市之后并没有像预想中那样一下子就火爆起来,市场反响平平。
这就好比家里最被看好的两个孩子,本来指望他们能一鸣惊人,结果表现只是中规中矩,这事儿确实值得比亚迪自己好好琢磨一下,到底是哪里没做到位。
再把目光转到比亚迪的另一个系列,“海洋网”。
这边的情况就要好很多,7月份卖了将近18万辆,比老大哥王朝网卖得还多。
海洋网主打的就是年轻、时尚,像海鸥、海豚这两款小车,特别受年轻人和家庭第二辆车的欢迎,俩车加起来就卖了将近6万5千辆。
还有海豹家族和海狮家族,现在也是人丁兴旺,搞出了好几款不同的车型,组成了集团军作战,分别卖了4万6千多辆和3万1千多辆。
可以说,海洋网的这些车,都找准了自己的定位,跟王朝网形成了很好的互补。
比亚迪这种一个品牌下搞两种风格的“双车战略”,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能吸引到不同喜好的消费者。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买车的人选择太多了,竞争太激烈,像吉利、奇瑞这些国产品牌也都在后面穷追不舍,比亚迪想坐稳江山,还得不断想出新办法才行。
普通价位的车打得火热,那更贵一些的高端车市场,比亚迪表现又怎么样呢?
这部分可以说是比亚迪目前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它专门成立了“腾势、方程豹、仰望”这三个高端品牌,想往上冲一冲,但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只能说是差强人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咱们一个一个看,先说腾势,7月份卖了1万1千多辆。
这里头绝大部分都是靠腾势D9这款商务车撑起来的,卖了8300多辆,在高端MPV里头还是很有地位的。
但问题也恰恰在这,腾势现在有点一条腿走路的意思,除了D9,别的车像N7、N9都还没能真正火起来。
一个品牌不能只靠一款车吃饭,腾势急需找到第二个能扛起销量大旗的爆款车型。
再看方程豹,7月份的表现算是个小惊喜,卖了1万4千多辆。
有意思的是,本来主打硬派越野的豹5和豹8,加起来卖了五千多辆,反而是新推出的、更偏向城市风格的钛3,一下子卖了八千五百多辆,成了黑马。
这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比亚迪可能自己都没想到,这条路子居然走通了,也难怪他们要趁热打铁,继续推出类似风格的钛7了。
最后是仰望,这个品牌就真的是“高处不胜寒”了。
7月份卖了339辆,其中U8卖了80辆,U7卖了253辆。
这当然也和它上百万的定价有关系,注定了它不可能像普通车一样大量销售。
不过,仰望和腾势、方程豹之间,价格空档太大了,对于仰望这个品牌来说,是不是可以考虑稍微放下身段,推出一款价格门槛低一些的车型,来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呢?
这或许是个可以尝试的方向。
虽然在国内市场,比亚迪有自己的烦恼和挑战,但在国外市场,它却交出了一份让人惊艳的成绩单。
7月份,比亚迪在海外卖出了超过8万辆车,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将近160%,简直是爆发式的增长。
这可以说是7月份比亚迪所有数据里最亮眼的一个部分了。
这说明,比亚迪的车不仅中国人喜欢,也开始被全世界的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它的技术和品质经受住了国际市场的考验。
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今年完成80万辆的海外销售目标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甚至冲刺一百万辆大关都非常有希望。
最后,咱们回到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比亚迪今年定下的550万辆总销量目标,还能完成吗?
咱们来简单算一笔账,到7月底,比亚迪总共卖了差不多249万辆,距离550万的目标还差将近301万辆。
这剩下的5个月,平均每个月得卖出超过60万辆车才有可能达标。
说实话,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这个任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不过,从比亚迪最近的各种动作来看,他们似乎也已经不再一味地追求这个数字了,反而给人一种正在“休养生息”、调整内部的感觉。
有时候,短暂地慢下来,是为了更好地积蓄力量,为了下一次更迅猛地提速。
毕竟,回顾过去几年,比亚迪的成长速度已经是一个奇迹了,从2021年的73万辆,到2022年的186万辆,再到2023年的302万辆,今年就算达不到550万,也极有可能会超过400万辆,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任何一家大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遇到增长的瓶颈,而最好的突破方法,就是从内部开始,不断地自我革新和进化。
此刻的比亚迪,正在经历的,或许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