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续写中国汽车出海新故事|全球车视野

#教师节出游记录#

慕尼黑续写中国汽车出海新故事|全球车视野

秋日慕尼黑。空气里飘着汽油味和变革的气息。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正式开幕。全球汽车精英齐聚。但今年的焦点是一抹东方亮色——中国军团。

103家中国企业参展。比2023年多了40%。覆盖整车。三电。智能软硬件。从电池巨头到算法新锐。全产业链出击。这不再是简单的产品出海。这是生态的全面输出。中国汽车正在改写游戏规则。

回想二十年前。法兰克福车展上中国面孔还带着谦卑学习的神情。如今在德国汽车的故乡。中国企业带着自主研发的技术与大众、宝马、奔驰同台竞技。自信而坚定。

整车破局:从参与者到引领者

零跑Lafa5全球首秀。基于LEAP 3.5架构打造。紧凑型两厢车。六种颜色。四季度中国交付。明年全球市场。零跑B10也在慕尼黑开启欧洲交付。国内售价9.98万起。欧洲卖到2.99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5万。价值提升明显。

比亚迪首推Seal 06 DM-i旅行车。搭载DM超级混动技术。综合续航高达1505公里。正式进军欧洲旅行车市场。广汽集团昊铂、传祺、埃安三大产品线集体亮相。第二代AION V登陆欧洲。

慕尼黑续写中国汽车出海新故事|全球车视野-有驾

小鹏汽车展出五款车型。包括新P7、G6、G9、X9。同时展示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模型。采用室内外双展区联动。全面展示技术实力。

中国品牌不再满足做市场的参与者。他们要成为格局的重塑者。引领者。

供应链赋能:技术全球化的基石

中国参展企业不仅数量多。而且领域广。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齐聚。宁德时代在车展前Open Day上发布神行Pro电池。全球首款可持续高电压输出的磷酸铁锂电池。

软件电子方面思必驰、kika、奥尼电子、车联天下、德赛西威等企业参展。辅助驾驶领域轻舟、元戎、地平线、知行科技、佑驾创新、速腾聚创、大疆卓驭、禾赛科技、Momenta纷纷亮相。

DeepRoute.ai展示最新辅助驾驶平台DeepRoute IO 2.0和自有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积极拓展欧洲、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

中国供应链企业正在欧洲建厂。实现本地化供应。从锂电池到钠离子。从液态电池到固态电池。中国动力持续为欧洲电动化注入能量。

慕尼黑续写中国汽车出海新故事|全球车视野-有驾

合作新模式:从技术输入到输出

中国企业与国际巨头的合作模式已经改变。大疆为大众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华为与奥迪共同开发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中国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和成本优势获得欧洲传统豪强认可。

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成立零跑国际。借助其渠道快速进入欧洲市场。2025年上半年实现约2万辆海外销量。双方还启动马来西亚本地化组装项目。基于Stellantis在吉打州的工厂。年底前开始生产零跑C10。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直言:“汽车行业的技术竞赛将在中国决定。那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所以我们正与中国领先科技公司建立AI合作伙伴关系。将这些创新直接集成到我们在中国的车辆中”。

中国汽车产业彻底告别了“市场换技术”的被动。进入“技术赢市场”的主动时代。

挑战仍在:本土化是必由之路

慕尼黑续写中国汽车出海新故事|全球车视野-有驾

欧洲市场并非坦途。关税壁垒、品牌认知差异、文化适配难题都需要面对。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指出产品与技术“水土不服”和品牌认知度薄弱是中国车企的挑战。

本土化战略至关重要。能更高效应对市场差异。强化产品与服务适配能力。降低贸易壁垒与运营成本。从小鹏汽车宣布启用欧洲研发中心。到比亚迪在匈牙利设欧洲总部和研发中心。中国企业正加速本地化布局。

小鹏汽车副董事长顾宏地表示:欧洲研发中心使我们能直接倾听欧洲用户声音。将他们的需求转化为创新成果。宁德时代首席客户官谭立斌说:结合我们先进能力与欧洲数十年汽车专业知识。目标超越“在欧洲为欧洲”最终成为“欧洲的一部分”。

未来之路:生态共赢

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突破640万辆。稳居全球首位。电动汽车出口首次突破200万辆。7月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份额达9.7%。创历史新高。中国品牌当月占欧洲电动车市场9.9%。

但销量不是唯一目标。中国汽车需从三方面发力:重构合作路径强化本土化运营;加强产业链协同推进全生态布局;完善出海服务体系筑牢口碑根基。

慕尼黑续写中国汽车出海新故事|全球车视野-有驾

慕尼黑车展已不仅是一个展示新车的舞台。更是一个窗口。展现中国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核心技术实力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模式。

全球汽车竞争的未来是技术实力、生态构建和本地化运营能力的综合比拼。中国汽车正在慕尼黑续写出海新故事。这个故事关于创新。关于合作。关于共赢。

世界汽车舞台的中国时代正在到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