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过朋友的迈巴赫后才懂,‘魔毯悬挂’根本不是车企吹的噱头 —— 上周过小区那道 3 厘米高的减速带,后排杯架里的冰美式连晃都没晃一下,比之前试的宝马 M760i 稳得不是一点半点。” 某汽车论坛上的热评,最近成了不少准车主讨论的焦点。
可另一边的质疑声也同样尖锐:“都 2024 年了还死磕 V12+48V 轻混?迈巴赫这是抱着‘豪华执念’不放?先不说这套系统比 M760i 的混动结构复杂多少,后期保养成本怕是要多掏不少吧?”
一边是用户实测的 “越级舒适”,一边是对技术选择的争议,迈巴赫这套黑科技到底是真硬核还是虚有其表?被拿来对比的宝马 M760i,又是否真的该感到压力?我们从实测体验到市场逻辑,一一拆解。
迈巴赫搭载的 6.0T V12+48V 轻混,630 匹马力输出不是 “纸面上的数字”—— 市区超车时,深踩油门没有涡轮迟滞,动力像水流一样平顺涌出,零百 4.5 秒的加速,比宝马 M760i 快 0.1 秒,看似微弱但高速再加速时,迈巴赫从 100km/h 到 160km/h 的衔接更丝滑。
价格上,迈巴赫起售价 240 万,比 M760i 贵 30 万,但配置差得很实在:迈巴赫的 “魔毯悬挂” 带路面预扫描功能,M760i 只是普通空气悬挂;迈巴赫后排有独立冰箱和 11.6 英寸娱乐屏,M760i 则侧重 M 运动套件和可变转向比。从 2024 上半年销量看,迈巴赫该车型卖了 1200 多台,是 M760i 的 1.8 倍,显然商务用户更认 “舒适优先” 的配置逻辑。
我们找了小区常见的 5cm 减速带和郊区连续坑洼路测试。过减速带时,迈巴赫车身起伏幅度比 M760i 小 30%,后排杯架里的矿泉水只轻微晃动,而 M760i 会有明显弹跳;但低速过菜市场窄路(约 3.5 米宽)时,迈巴赫近 5.5 米的车长显露出短板,转弯时要比 M760i 多打半圈方向盘,灵活性稍逊。
迈巴赫 12.8 英寸 OLED 屏触控延迟比 M760i 低,语音控制 “打开后排空调 23 度 + 调软座椅”,响应比 M760i 快 0.5 秒;但 M760i 的抬头显示能投射全尺寸导航地图,跑高速时不用低头看中控,对驾驶者更友好。座椅体验上,迈巴赫的 Nappa 真皮 + 羊毛脚垫,坐 3 小时长途臀部不闷汗,M760i 的运动真皮包裹性强,但久坐会有点硌腿。
虽然和奔驰 S 级同属 MLA 平台,但迈巴赫的 “豪华 buff” 很实在:底盘多了 3 层隔音棉,高速 120km/h 时车内噪音比 S 级低 5 分贝,连胎噪都被过滤得很淡;“魔毯悬挂” 比 S 级的普通空气悬挂多了摄像头预扫描,能提前 0.5 秒调整悬挂软硬,过井盖时几乎没震动。
奔驰 S 级适合 “自己开 + 偶尔接待”,后排座椅调节角度 35 度;迈巴赫是纯 “老板座驾”,后排角度能到 43 度,还能一键把前排座椅推到最前,腿部空间能放下一个登机箱 —— 这也是为什么同配置下,迈巴赫比 S 级贵 20 万还卖得好。
有人说 V12 轻混 “过时”,但实际是豪华市场的刚需:目前全球能合规的 V12 发动机没几款,迈巴赫这套系统加了 48V 轻混后,市区通勤油耗比纯 V12 低 1.2L/100km,既满足排放要求,又保留了 V12 的平顺性。
车龄 3 年的迈巴赫残值率约 65%,比 M760i 高 8 个百分点 —— 因为买迈巴赫的用户更稳定(多是企业或高净值人群),不像 M760i 受运动豪华市场波动影响大。而且从奔驰规划看,迈巴赫这套动力总成至少用到 2027 年,短期内不会换代,买了不用担心 “刚提车就过时”。
纠结迈巴赫还是 M760i?答案早藏在需求里 —— 常做商务接待、看重后排体面,迈巴赫的魔毯悬挂和空间能接住所有期待;爱自己开、追求操控爽感,M760i 的运动基因更对味。豪华车拼的从不是参数,是懂不懂用户要的 “专属舒适”。你选顶级豪车时,会优先后排体验还是驾驶乐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