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新能源MPV市场就像突然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各大车企都开始往这个赛道里猛砸资源。
我身边好几个开MPV的朋友都在讨论,说现在满大街都能看见挂着绿牌的新能源MPV,特别是那些带着"零重力座椅""智能四驱"标签的新车型,简直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魏牌全新高山家族突然搞了个大动作——4月21号晚上突然开启预售,直接把三个不同定位的兄弟车型全给端了出来,这波操作属实有点猛。
先说价格这事儿,高山7虽然还没正式公布售价,但业内消息说可能在27.98万左右起跳。这个定价策略挺有意思的,直接卡在二十多万到三十多万的黄金区间,感觉像是给市场来了个"精准打击"。我特意查了下同级别竞品,发现这个价位段基本被传统燃油MPV霸占,突然杀进来个插混选手,估计能让不少人心里痒痒。特别是现在油价动不动就突破9元大关,混动车型每公里不到两毛的使用成本,确实挺戳中精打细算的家庭用户。
说到车型定位,高山家族这三兄弟还真有点"三英战吕布"的意思。高山7作为入门款,车身尺寸定在5米出头,轴距3米零八。这个尺寸放在MPV里算紧凑型,但实际体验下来反而成了优势。上周末我去4S店实车体验,销售特意带我在城市道路试驾,狭窄的停车场里掉头转弯特别轻松,销售还开玩笑说:"您看这转弯半径,接送孩子上学比五菱宏光还灵活。"这话虽然夸张,但确实说出了小尺寸MPV的核心竞争力——城市通勤的便利性。
不过尺寸小不代表配置缩水,高山7的后备箱在满员状态下还能塞下两个24寸行李箱,这点让我挺意外。销售演示了座椅放倒的魔术空间,整个地板几乎全平,看来厂家在空间利用率上确实下过功夫。不过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后排座椅调节功能可能不如大哥们丰富,对于经常需要商务接待的用户来说,可能得好好考虑考虑。
中号选手高山8就显得均衡多了。5米28的车长配上3米14的轴距,放在停车场里绝对是个"大块头"。但实际开起来却意外地灵活,销售说这车标配了双侧电滑门,我特意观察了上下车动作,确实比手动门方便太多。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电滑门带防夹功能这点真的很实用。更让我惊喜的是后备箱容积,第三排放倒后能塞进婴儿车+露营装备,销售现场演示了放倒过程,整个操作也就十几秒,这对二胎家庭来说绝对是个加分项。
顶配的高山9直接玩起了"降维打击",5米41的车身长度让它在停车场里鹤立鸡群。但真正让我心动的不是尺寸,而是那套零重力座椅。销售演示了座椅放倒的过程,整个后背会缓缓下沉,腿托自动升起,确实有种"飘在云端"的感觉。更绝的是第三排居然也带通风加热,这在同价位MPV里可不多见。不过这么大的车身在城市里开会不会累?我特意问了试驾过的老司机,对方表示四驱系统调校偏舒适,配合2.5L插混的动力,堵车时切换纯电模式特别跟脚。
说到动力系统,这三兄弟用的都是1.5T插混方案,但调校各有侧重。高山7主打经济性,纯电续航172公里基本能覆盖日常通勤。高山8增加了对外放电功能,周末露营煮火锅不成问题。最狠的是高山9的201公里纯电续航,销售说充满电能跑北京到天津一个来回。不过实际体验发现,高速工况下油耗会涨到6个多,虽然比传统MPV省了一半,但要是经常跑长途,可能还是得精打细算充电计划。
配置方面真是越贵越夸张。高山7连手机无线充电都没有,但安全配置倒不含糊,全系标配6气囊。高山8直接上到了26寸HUD抬头显示,连雨刷都带雨量感应。最让我意外的是高山9的座椅材质,销售说用了和埃尔法同款的Nappa真皮,摸上去确实不一样。不过这些高端配置都要付出代价,高山9的起售价直接比高山8高了5万块,这个差价到底值不值,还得看个人需求。
现在新能源MPV市场就像烧开的火锅,各种选手都在往里跳。魏牌这三兄弟看似来势汹汹,但仔细想想,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的步子还是有点慢。就拿智能驾驶来说,高山家族最高配才L2+级别,和蔚小理动不动就NOA的高速领航比起来,明显差点意思。不过考虑到目标用户群体,可能商务人士对自动驾驶的需求没那么激进,反而更看重乘坐舒适性。
说到底,选车就像找对象,得看自己想要啥。要我说,经常全家出游的可以考虑高山8,空间大配置全;商务接待选高山9,气场够强面子足;要是家里只有一辆车,又得兼顾日常代步,高山7的灵活性确实更讨喜。不过有个问题值得注意,现在插混车型普遍存在冬季续航缩水的问题,北方用户真得好好考虑这点。建议有条件的去4S店实地体验,特别是带家人一起,毕竟买车不是一个人的事,舒服不舒服得大伙儿说了算。
最后抛个问题给大家:你觉得新能源MPV是真香警告,还是资本催生的泡沫?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