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电动车要颠覆燃油车,而且这回不是嘴上喊喊——都开始双向奔赴了。燃油车对电动车说你来啊,电动车不光来了,还带了亲戚。比如蔚来乐道L90,据说能坐6个人,续航能破千公里,储物空间能把我拿出去的行李都带上,还能塞下我那点自尊。你说这要是再配套自动驾驶,我是不是可以直接后排睡到目的地,醒来还能多出点人生意义。只不过在这个高速收费让钱包哭泣的年代,谈什么人生意义都是负数。不过乐道L90用实际行动告诉我:新电车时代来了,躲都躲不掉。
你看,以前6座SUV这玩意儿,基本等于说你们家有三孩,不然谁会浪费空间。后排那点空间,够我放下贫穷,却放不下行李。每到假期,燃油车6座冷冷清清,过得挺像政务大厅里的上班族——平时没人,节假日多了仨。带着父母、娃、狗和尚未寄养的理想,后备箱只能选其中一个打包。想装行李箱?别逗了,不如装电动车的梦想。
今天不一样了,蔚来乐道L90据说是空间杀手,行李杀手,寂寞杀手。后排能藏一个行李箱、两个、三个、四个行李箱,够你把“此去经年”都堆进去。这还没完,行李箱上还能放小箱子或者背包,仿佛旅途中每一段都在给你机会逃跑。关键是,它还有个隐藏储物大空间,说得像是有个不出手的银行账户,日常工具都能塞进去。而且上边还腾出完整行李空间,相当于你的生活本可如此整齐,只是你不配拥有。
但等等,真以为空间就到此为止?那就太小看蔚来的艺术细胞了。后备箱要是放满了怎么办?别急,还有个“庞大的前备箱”,你说这车是SUV,实际是四轮版的宜家超市。前备箱能塞下1到2个行李箱——燃油车只有看着流泪的份。那些随手的小杂物,以往都只能丢后备箱里听天由命,现在能放前备箱,取用方便到让你怀疑是不是有了新职业:随车行李搬运工。这么多空间,要不是怕塞人,差点以为可以实现人口普查。
当然,纯电不只是空间魔术师,还是续航悍匪。不怕你跑远,怕你回不来。这车实际跑了一趟郑州到徐州,375公里,市区里还走了一点,动态综合能耗18.4度电。乍一看,数据对电车好像挺友好。你要是对燃油版本有点感情,这就像发现原来的恋人不仅能花钱还会省钱,一下子不知道该骂谁。
这尺寸5米2长,2.2吨重,能耗也就18.4。以前燃油车6座SUV续航,就是个农村故事:只出门过年,平时等着省油。但这帮纯电车群众,仿佛是国家电网的亲外甥,到了服务区就开始排队充电。和燃油车精心养生不一样,电动车主是属于“群体作战”的——服务区排队现象堪比上学放假高速公路上的离婚率,谁都怕自己下一个就断电。
说到充电,我也见识了服务区充电生态的百态:理想的、国网的,还有普通充电站,场面堪比春运。甚至连加油也开始排队了。这画面说明啥?说明中国人普遍对出行有误解,他们以为目的地是服务区,而不是家。但更说明了什么?说明谁都想要便宜,还不甘心被生活气哭。看到充电桩排长队我又想起了小时候等煤气罐——只不过这回大家都在电,劈头盖脸把“新能源排队文化”刻进了基因里。
当然,实测是王道,从徐州到大东海服务区,又跑了100多公里,平均能耗19度电。我们算个续航成本,每度电按高速服务区最贵的一块到一块五算,就算百公里能耗上了20度,也才两块到三块钱之间。我的钱包都吓得在车里自燃,但一想到燃油车油价,为什么电动车主没在服务区跳舞?那是他们不敢。
留意一下,这续航成本在百万SUV的朋友圈里属于犯罪级别。原先六座车型在长途出行上,燃油车一枝独秀,现在电车三分钟换电、舒适空间、成本打破燃油车和增程车垄断的神话。以往遇到要远途,全家出行还得上保险,电车主现在直接靠科技续命。说它是鲶鱼吧,实际上是电鳗——哪里有旧行业,哪里就有一嘴刺痛。蔚来乐道L90这条鲶鱼一来,汽油车开始写遗嘱了。
你说这是不是国产车的高光时刻?当然不是,因为每当国产车高亮,都会有人翘着二郎腿说,等等,电网能撑得住吗?换电模式靠谱吗?保值率呢?二手市场呢?这帮人一边羡慕别人坐新车,一边在朋友圈发油耗截图。新旧势力的矛盾,比汽车电池的正负极还要暴力。蔚来乐道这波来势汹汹,让人恍惚,以为打破的是燃油车的合资垄断,实际上打破的是我对交通的幻想。
6人满载,空间能耗成本全线进攻。多少人以为电车都是城市里的小白鼠,三环以内自嗨,三环以外就开始逃离。蔚来乐道的出现,直接等于是小白鼠升级成了老鼠王——不怕跑远、不怕空间不够、不怕钱包漏风,唯一怕的是电站排队。高速能耗,不怕多带人,一车6人喝了洋水还不用多花钱。要说纯电大6座时代是不是来了,只能说都已经进门了,那些门童还在审查你是不是燃油车粉。
不过车再好,还是活在高温的现实里。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堪比考公考编笔试现场,人人都想实现一键续命。三分钟换电听起来像是效率革命,实际上是新能源小品——说快就快,说慢就慢。有的人三分钟换电,有的人三小时排队,一切看缘分。你要说换电站数量够用,那我只想问一句,工程师是喝了多少娃哈哈?
一个时代来了,不是新东西能干掉旧东西,而是让你没得选择。蔚来乐道L90把6座纯电SUV的大棒子举对了方向,咱们还在争论燃油和纯电谁更经济,现实已经帮你结了账——能耗成本算不过来,用得起的空间用户根本快用不完,就差把整个服务区搬进车里。以前长途出行靠的是“人多力量大”,现在是“电大物博”。你以为你在花钱,其实你在充值信仰。
坐上乐道L90这车,宛如体验新能源版的中国速度,不用担心后排空间,过年送礼都能多塞点自尊。其实高科技车和高能耗车到底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在你钱包脱水前换电,一个是在你钱包脱水后加油。那些自带科技滤镜的车主,苦笑着盯着服务区排队的身影,暗自庆幸还好不是燃油派。等到电站换电站都学会资本逻辑,车主们也只能在3分钟和30分钟之间做选择。说好不是卷,结果卷得像鱼塘捞水。
你看,真正荒诞的是,大6座纯电SUV这样都成了新常态。以前出行比的是谁空间更大,现在要比谁能耗赶上头条,谁成本能上微博热搜。电车主一边给钱包减负,一边给头发增白,6人空间都满了就满了,换电、续航也能打个平手。最终刺破现实的是那句:真纯电时代来了,要么你忍,要么你换车。
等到充电站全线扩容,高速排队变成抢座游戏,新能源的荒诞就会如期而至:车主们一边体验科技进步,一边享受全员充电排队。一场出行,带着6个亲人、千元成本,跑完千公里还不用流泪,只用发朋友圈。这感觉,就像当年燃油车看电动车一样,怎么这么不合理,又怎么有点合理。你以为荒谬,其实只是新车主的日常。
蔚来乐道L90的大6座纯电SUV时代真的来了,这不是结论,是下一个段子的开头。等有一天燃油车车主都开始攒电桩,我也能大胆承认:中国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远比钱包充电快。最后说一句,没有燃油味的纯电出行,只有排队和段子,不信你下个假期就试试。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