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自撞测试,标准只是底线,安全靠主动较劲

说起汽车安全,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品牌,沃尔沃绝对榜上有名。都说买车要看安全性,可现实里,绝大多数人的理解还停留在配置表上,什么气囊、ESP、车身结构加没加高强度钢,往往就是这些数据让我们自我安慰“这车肯定安全”。但究竟什么才叫真正的安全?行业的那些标准就是我们的安全天花板了吗?这事儿真值得好好想想。

先甩一个问题:谁给的底线,你就敢拿它当极限吗?标准到底是谁定的?为什么很多厂商只甘心把“合格”当最高追求?安全感是实验报告里的一组数据,还是现实生活遇上极端情况时,一条真真切切的命?

前几天围观了沃尔沃把自家两辆狠货——XC70(四驱版)和XC90(T8 7座版)拉出来对撞的超纲安全碰撞测试,一下子让我对所谓标准这俩字产生了怀疑。这不是逗着自己玩吗?把自己排得靠前的家伙在自家地盘上狠撞一把,左手打右手,有没有点狠?你说跟行情标准作对吗?还真不是,他们就是想表达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标准仅仅是底线,玩出安全里的极致,得自己再超越一遍。

要说这场测试,难度有多高?按“行业标准”搞测试,大家心照不宣。50%重叠、50码对撞、1400kg的假人车,按剧本走。但沃尔沃非得给自己加码。这次拿XC70撞XC90,整备质量直接飙到2416kg和2629kg,撞击速度高到64km/h,换算成对撞就128km/h。你试试,把大象朝着卡车跑着相撞,哪个标准敢这么干?

再复杂一点,还不是两个同配置的燃油车。XC70是新能源,啥高压电池、电驱电机都上了——一般人家就怕碰,这大件一搞出事故麻烦大了。再加上大车撞小车,小车撞大车,小马拉大车的桥段,风险分分钟就爆表。可这些“反人类”操作,沃尔沃就是搞了。

我们要问,这场实验要验证什么?是不是只想刷一波存在感,顺便让大家都夸一句“沃尔沃干得漂亮”?要我看,这是一种主动站在消费者立场上思考的安全观,说得再白点:你们设的标准满足不了我的客户,我自己设一个更高的。

碰撞一砸下来,XC70和XC90双双挺住了。气囊、安全带拉满保护,乘员舱完整不变形,连A柱都好端端的。最可怕的电池包也安全下来了,车门好好的,该解锁的解锁,该弹出的弹出。其实最让我佩服的,是它俩一点没演戏,啥隐藏安全结构都摊开了讲,硬杠子就是抗住了,不光保护了自家,连“对手”也没太大问题。

仔细琢磨,沃尔沃靠什么干这件事?答案是他们三路三区吸能结构。说人的话,就是碰撞时不是用身体死磕,而是会把冲击分散、引导、分几道线向外卸掉。再来,七个气囊、超大副驾气囊、超长侧气帘和电动预收紧安全带,每一步都不含糊。只要车上一坐,安全的东西该有的全给你装了,一颗心都不让你悬着。

有人说,这事多此一举,行业标准够用了,干嘛自找麻烦?但你想没想过,标准是谁来定的?是所有车主最坏的遭遇定的吗?所有的“极少数”,没出现在标准里就不值得关注了吗?你敢保证悲剧永远不会降临你身上?事实无数次告诉我们,标准只是底线,而且还是被妥协后的底线。

沃尔沃偏不信这个邪。他们觉得,把车造得比标准要求更“抗造”,就是对每个用户负责。不光“自保”,还要最大可能让对方也平安无事——这种安全观,说白了叫“平权安全”,不是只顾自家乘员,把对面干碎就算赢。这种认知水平,甭管你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始终如一。

为什么市面上很少有人这样做?无非一个成本高,二是事故概率低,三是主流测试不会考你。但你琢磨琢磨,当真正极端事故发生时,掏钱上路的你想不想买一台管你到底有没有遇上“地狱难度”,都力保全身而退的车?在你最需要被保护的时候,谁更靠谱?

新时代了,新能源浪潮一波接一波,可安全问题永远绕不开。原来担心油箱,电池来了同样焦虑。可问题的核心其实一点没变——还是那句话,标准永远不是安全终点,而沃尔沃看问题的方式,恰恰在于把安全的起点放在了别人眼里的终点上。

沃尔沃自撞测试,标准只是底线,安全靠主动较劲-有驾

说到最后,我倒真希望市面所有车企都像沃尔沃这般“自虐”一下,把“底线”当“门槛”,跳高选手能坚持天天给自己加一根横杆,最终受益的不还是咱老百姓吗?安全最怕出事之后的“如果”,而沃尔沃做法,起码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未雨绸缪。你开着这样的车,心里能不踏实吗?

沃尔沃自撞测试,标准只是底线,安全靠主动较劲-有驾

注重安全感,得认真问一个问题:你撞上“坦克”还想活着出来,那得靠什么?沃尔沃勒紧自己的裤腰带、多花成本,给大家做出这份答卷,不就是给用车人多一份底气吗?有的人觉得夸大了,有人觉得矫枉过正,其实你什么也不用说,选择权永远在你手里,当你需要翻滚出事故现场的那一刻,你就明白了,这些“多此一举”的安全升级,到底值不值。

沃尔沃自撞测试,标准只是底线,安全靠主动较劲-有驾
沃尔沃自撞测试,标准只是底线,安全靠主动较劲-有驾
沃尔沃自撞测试,标准只是底线,安全靠主动较劲-有驾
沃尔沃自撞测试,标准只是底线,安全靠主动较劲-有驾

最后,不吹不黑,对标标准当然是一种自信,但敢于挑战极限、突破底线的品牌,自然让人多点敬畏。安全不是行业要求,是对生命的敬畏,愿每一家车企都能有点这种自我较劲的劲头。毕竟,谁也不想把命交给“足够合格”去托底。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