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累计交付突破150万台——这个数字背后,不是冰冷的生产线数据,而是150万个真实用户的选择与信任。作为一个常年泡在试驾车里的老司机,我见过太多品牌靠营销吹起泡沫,又迅速破灭。但领克不一样。它用6年时间,把“中国高端品牌”这五个字,从一句口号,变成了用户愿意真金白银投票的现实。更让我惊讶的是,它的全系加权成交价已达到18.9万元(2025年5月数据),不仅超越主流合资品牌,甚至让不少传统豪华品牌的车主主动“降维”换购。这背后,到底是产品力的胜利,还是用户情感的共鸣?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
一、安全不是“标配”,是“基因”
很多人说买车看三大件,但我常说:安全,才是第一大件。领克把“全域安全+”理念刻进骨子里,不是说说而已。拿最近刚拿Euro NCAP五星安全评级的领克Z20来说,它的综合得分高达87.8%,是2025年全球SUV中安全得分第一。什么概念?比不少欧洲老牌豪华SUV还猛。
我在试驾Z20时,特意挑了山路和城市拥堵路段。它的AEB主动刹车系统反应极快,有一次我分神没注意前车急刹,系统自动介入,减速平顺得像老司机踩刹车,完全没有“点头”感。这种安全感,是数据给不了的,只有亲身经历才懂。
更让我佩服的是,领克03、07、09三款车型在2025上半年保值率报告中,分别拿下各自细分市场第一名(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 精真估)。三年保值率54.58%,什么水平?比很多日系品牌还硬气。保值率是谁定的?是市场,是二手买家用钱投的票。车好不好,用户说了算,但二手车商最精明,他们只认真实价值。
二、性能不是“炫技”,是“热爱”
说到性能,很多人觉得中国品牌玩不转。但领克偏不信这个邪。它是首个参加TCR世界巡回赛的中国品牌,从2019年到现在,拿了7个世界冠军。什么概念?这是全球最顶级的房车赛事,宝马、本田都在这儿厮杀。领克车队能站上领奖台,靠的不是运气,是实打实的底盘调校和动力系统。
我试过领克03+,那台2.0T发动机配上爱信8AT,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直接把你按在座椅上。但更让我惊喜的是它的底盘——过弯稳得像贴地飞行,侧倾控制极好。这不是“买发动机送车”,而是把赛道基因民用化。
更酷的是,领克搞了个LPCC领克性能车俱乐部。截至2025年6月,已有3.7万多名会员,6万多人参与过赛道日。我参加过一次杭州湾赛道活动,一群普通车主开着自己的领克刷圈速,那种对驾驶的纯粹热爱,让我想起小时候看《头文字D》的热血。
性能车不该是少数人的玩具,而是每个驾驶爱好者的梦想入口。领克做到了。
三、混动不是“过渡”,是“未来”
现在一提混动,很多人还在纠结“省油”还是“性能”。但领克的EM-P智能电混系统,直接把这个问题终结了。它不是简单的“油+电”,而是“节能更性能,去哪都好开”。
我试驾过领克08 EM-P,这车在欧洲刚上市,是首款纯电续航突破200km(WLTP工况)的高端插混SUV。什么叫WLTP?就是全球统一的测试标准,比NEDC更真实。200km纯电,意味着日常通勤基本不用油。
最让我惊艳的是它的3DHT Pro/Evo技术,搭配智能能量管理。高速超车时,发动机和电机协同发力,动力随叫随到;城市低速时,纯电驱动安静如电动车。CLTC综合续航超1400km,从北京开到上海,中途加一次油都用不着。
而且,EM-P车型的加权成交价超过24.8万元,说明用户愿意为技术买单。这背后,是领克对“无焦虑出行”的精准拿捏。
四、不止于车,是“生活方式”
买车,买的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领克深谙此道。它不靠“年轻”标签定义用户,而是和有共同价值观的人“玩”在一起。
领克900,这台旗舰大六座SUV,连续8周销量前三,6月冲上高端混动SUV销量亚军。我在展厅摸过它的内饰,NAPPA真皮+环保麂皮,触感细腻,完全没有异味。二排独立座椅带通风加热,第三排也不鸡肋,成年人坐进去腿还能伸开。
更打动我的是它的用户故事。第150万位车主是“中国野生动物摄影第一人”奚志农,他开着领克900去高原拍雪豹、滇金丝猴。这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他探索自然的伙伴。80%的领克900新用户是置换客,其中30%来自传统豪华品牌,说明它真能打动那些见过世面的人。
领克还搞了Co:Club车主俱乐部,全国有335家官方认证“Co客领地”,办了3.2万多场活动。我朋友在成都的领地搞过亲子露营,孩子玩得开心,大人也能社交。这已经不是卖车,是构建一个圈层生态。
五、横向对比:领克 vs 合资 vs 新势力
我们拿领克08 EM-P、丰田RAV4双擎和比亚迪唐DM-p来比比:
维度 领克08 EM-P 丰田RAV4双擎 比亚迪唐DM-p
纯电续航(WLTP) 200km+ 约50km 100-150km
保值率(3年) 54.58%(品牌均值) 约60% 约50%
智能驾驶 L2级辅助驾驶 基础L2 L2+
驾控体验 欧洲调校,操控精准 舒适取向,偏家用 动力强,但底盘偏软
我的看法:RAV4省心,但驾驶乐趣一般;唐DM-p动力猛,但细节做工和品牌调性稍弱。领克08 EM-P在性能、续航、操控、设计上做到了均衡,尤其适合既要家用又要驾驶质感的用户。
再看领克900,对标汉兰达和理想L8:
汉兰达:保值率高,但内饰老气,科技感弱。
理想L8:智能座舱强,但驾驶像开船,缺乏机械感。
领克900:SPA Evo架构+EM-P混动,既有豪华感,又有驾驶乐趣,30%豪华品牌车主换购,说明它真有料。
六、未来已来:技术出海,用户共创
领克不止在国内火,已进入欧洲、中东、拉美等40个市场,130多家网点。在欧洲,品牌认知度达16%,连续三年上榜《凯度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这意味着,中国品牌不再是“廉价替代”,而是能和BBA正面刚的高端选择。
领克10 EM-P,首款中大型插混轿车,即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末上市。我猜,它会是下一个爆款。毕竟,用户不是被广告打动,而是被真实价值吸引。
互动时间
各位车友,你们怎么看领克这150万台的“高质量增长”?
是技术赢了,还是用户运营赢了?
如果你在换车,会考虑从BBA“降级”到领克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我会一一回复。
顺便说个花絮:上次试驾领克900,我顺手拍了段视频发朋友圈,结果被三个朋友私聊问价格……看来,好车自己会说话。
总结一下:
领克的150万台,不是靠低价换销量,而是靠安全、性能、混动技术、用户生态四位一体的高价值体系赢来的。它证明了:中国品牌也能做高端,也能让用户心甘情愿掏钱。
它不完美,但足够真诚。它不浮夸,但足够有料。它不止于车,更在创造一种“挑战惯例”的生活方式。
最后问大家一句:当一辆中国车比豪华品牌还贵,你还愿意买它吗?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