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晚,比亚迪西安工厂迎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一辆比亚迪海鸥缓缓驶出总装线,累计百万销量正式达成。此时,距离这款神车初次上市仅仅过去了27个月。官方说法是,这是全球最快达成百万销量里程碑的纯电A00小车。其实放眼全球汽车史,这个速度也是非常吓人的。
至此,比亚迪已经坐拥五大百万IP,分别是2012年3月达成百万销量的F3,2021年10月达成百万销量的宋,2023年5月达成百万销量的秦(如今已经打卡200万销量),2024年5月达成百万销量的元,还有如今刚刚打卡百万销量的海鸥。
回顾比亚迪的崛起史,又何尝不是国产车的奋斗史。从低端到高端,从市场小透明到市场主宰,从学习借鉴到技术定义影响行业,国产车已经走过了近30个春秋。
20年前的北京车展
看着现在的自主品牌们的高光,不由得想起了2006年的北京车展,印象中这是国产车开始爆发的第一年。这一年,奇瑞推出了A520,这是奇瑞A5系列的高端车型,也是第一款装备自主ACTECO发动机的车型;比亚迪加推了尊贵型F3,这款神车开始疯狂搅动市场;吉利推出了金刚和远景,华晨推出了中级轿车骏捷。
海马的福美来二代上市了,夏利也依然在挣扎。我记得当时的宠儿是一汽奔腾,因为有合资的技术导入和不错的制造设备,刚刚投放市场就拿下了大几千的订单,上汽的荣威和南汽的名爵也开始崭露头角,这些都属于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品牌。
这一批车型,最终的胜利者无疑是奇瑞QQ和比亚迪F3,两者先后达成了百万销量,它们其实也代表了当时国产车的定位以及技术水平。奇瑞QQ的特点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便宜。起步价3.79万元,是当时的合资车无论如何也不愿做的价格。当时的合资小车比如日产玛驰,确实够精致,却要卖到6.69万元起。除此之外,QQ的定位也非常精准,就是“年轻人的第一辆车”, 圆圆的含笑眼睛也成了永恒的经典。
国产三剑客,惊喜与遗憾
到了10年代,国产车逐渐由主打合资“吃不到”的市场,蜕变为主打“合资平替”。即造与合资车相似的车型,然后卖低一截的价格,凭借不错的综合性价比打市场。这个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国产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三剑客”,也是三大百万IP,它们分别是哈弗H6、长安CS75、吉利博越。
哈弗H6大家最为熟悉,累计拿了100多个月的销冠,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国产车。前不久,比亚迪都夸赞彼时其“守住了国门”;但是如今的长城高管,堂而皇之“甩锅”,说现在只是市场变了,以前随便做做都能拿销冠的时候,我产生了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感。
从来就没有随随便便成功,为了守住自己的领先,当时的长城可是豁出了一切。初代H6只有手动挡,用的是三菱发动机。后面换成自动挡,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再切换成自主7DCT变速箱,每一次都是巨大的冒险。既要平衡成本,又要保证品质,还要保证驾驶体验不退坡。前辈们走的每一步,其实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今却被一部分人曲解为“吃到了时代红利”,真的很魔幻。当然,这是人家的“家事”,我们说多了也不合适。
长安CS75和吉利博越其实也差不多,都是“水桶型”的国产车,卖到15万左右,比合资车便宜了大几万。最大的不同,大概是CS75设计要年轻化一些,博越的豪华体验更好。这个时期的比亚迪在做什么呢?它在2014年4月的北京车展提出了“542战略”,尝试做到“5秒百公里加速”、“全时电四驱”以及“2升百公里油耗”。
当然,比亚迪宋卖的也是不错的,虽然不如“三剑客”,也是稳居二线前列,要不然也不会2021年就达成百万销量。这个期间,比亚迪一直在给自研的发动机迭代,也完善了自研的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2020年推出了宋PLUS燃油版,似乎是给这段时间做了最后的交代。1.5T发动机做到了185马力,超过4米7的SUV NEDC综合油耗只有6.9L/100km,百公里加速9秒出头。如果燃油车时代一直延续,这也算是天花板了。
崛起的国产车,进化的比亚迪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颠覆磷酸铁锂电池的刀片电池出世,DM-i超级混动系统出世,e平台3.0高度集成化专业纯电平台出世,比亚迪开始一骑绝尘。像海鸥这样的纯电小车,在比亚迪全产业链的加持下,几乎没有对手,一个照面就让曾经不可一世的本田飞度月销量跌到了1000辆以内。
而且比亚迪还在不断进化,2021年的时候秦PLUS DM-i上市,3.8L/100km的亏电油耗已经很吓人了。到了2024年的DM5.0,这个数据变成了2.8L/100km。包括刚刚7.88万的海鸥自在版上市,续航405公里,有天神之眼C,还能享受最高2.4万置换补贴和至高2万国补。可以说在将高科技的价格打下来的这条道路上,比亚迪倾注了全部,对应的自然也是消费者的疯狂回馈。
不出意外的话,下一个单车型突破500万,应该就在比亚迪的王朝网与海洋网诞生。如果这个500万IP诞生之后,后面将紧跟着一堆的500万辆IP,不止是比亚迪内部了,长安、吉利、奇瑞都会有500万辆迅速诞生。
是的,崛起的也不只是比亚迪,2025年6月,问界M9 的销量是13718辆,稳居50万元级市场销量冠军,问界M8的销量是21185辆,稳居40万元级市场销量冠军。前阵子奇瑞高管“道歉”,说自家与小米YU7同时上市的A9L表现不佳,“只”拿下了五万多的订单。殊不知作为一款价格15.99万元起的国产轿车,这个成绩已经足够优秀。往前推几年,你说要花二十万买国产轿车,肯定一大堆人反对,如今5万+的订单还要“道歉”。
当然了,A9L的产品力也对得起这份认可。加速进入4秒俱乐部,足以媲美保时捷911这样的运动型钢炮。还配备了运动尾翼,升起后可以让车辆有更好的高速稳定性。鲲鹏超能电混CDM 6.0系统和雪豹四驱系统都是同级的大杀器, AI磁悬浮数字底盘2.0的存在,让新车的麋鹿测试成绩做到了81.9km/h,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舒适也被囊括了。
回首整个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奋斗史,就是一曲荡气回肠的中国汽车工业奋斗史,每一步都充满了干云的豪气,同时又浸透了努力钻研的汗目!这些车型,它们的技术突破,每每令人不能自已。如今,看到那些早年对国产车有偏见人的,拿到这些最新的车型,体验着一个又一个的新功能,对我们的国产车赞不绝口,我的内心就会觉得非常满足,忍不住嘴角带笑。或许,这就是一个几十年从业者所能感知的幸福滋味,不足与外人道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