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阵子,要是您去逛汽车市场,特别是想看看那些十万到十五万左右的小型SUV,您可能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几年前,咱们一说起这个级别的车,脑子里蹦出来的大概率都是那几个熟悉的名字,比如本田的缤智、XR-V,要么就是大众的探影,感觉选来选去就那么几个,心里也踏实。
可现在您再去看看,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
那些曾经咱们觉得特别靠谱、销量特别好的合资车,好像一下子就不那么显眼了,反倒是咱们自己国产的新能源车,一辆接一辆地冒出来,不仅样子好看,配置高,买的人还特别多。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咱们就拿刚刚出来的七月份第二周的销量数据,来好好聊一聊,看看这车市里到底刮起了什么风。
这份新出炉的销量排行榜,就像一面镜子,清清楚楚地照出了现在小型SUV市场的真实模样。
最显眼的变化,就是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的地位,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咱们直接看排在第一名的车,是比亚迪的元UP,一个星期就卖了2328辆。
这个数字可能单独看没什么感觉,但咱们得有对比。
排在第二名的是吉利的缤越,卖了1959辆,这已经是燃油车里卖得最好的了,但还是被元UP甩开了将近400辆的差距。
这已经不是谁比谁多卖一点的问题了,而是展现出了一种领先的姿态。
那么,为什么元UP能这么受欢迎呢?
这背后其实是咱们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市场策略的成功。
首先,比亚迪这个牌子现在在老百姓心里已经很硬了,大家一提到电动车,首先想到的就是它。
元UP用的是比亚迪最新的e平台3.0技术,还有安全性能很好的刀片电池,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技术优势,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更关键的是价格和配置,这台车价格也就是十万出头,但是给你的东西可一点都不少。
比如大尺寸的中控屏幕、智能语音控制、L2级别的驾驶辅助功能,这些放在以前,那都得是二十多万的合资车上才能看到的配置。
现在十万块钱就能享受到,对于咱们普通家庭来说,这个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这就好比咱们去吃饭,花同样的钱,一家店给你的是家常小炒,另一家店直接给你上了硬菜,那大家自然会选择后者。
当然,咱们的国产燃油车也并没有完全落后。
吉利缤越和广汽传祺的GS3,这次就分别排在了第二和第三名,一个星期也卖了一千多辆,算是给燃油车阵营撑住了场面。
缤越能一直卖得不错,靠的是它多年积累下来的好口碑,动力表现也确实不错。
而传祺GS3呢,主要是外观设计很年轻,性价比也高,所以也赢得了很多人的喜欢。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除了这两款车,燃油车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再往下看榜单,第四名和第五名又被新能源车给占了,分别是宝骏的悦也PLUS和五菱的缤果PLUS。
这两款车也很有代表性。
悦也PLUS长得方方正正的,有点像个小号的越野车,特别受现在追求个性的年轻人喜欢。
而缤果PLUS呢,走的是实用路线,空间大,价格便宜,特别适合在城市里上下班代步。
你看,咱们的国产品牌现在已经不只是简单地造车了,而是非常懂得去研究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给你提供各种各样的选择。
整个榜单前五名里,新能源车占了三个席位,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看完了这些春风得意的新车型,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那些曾经的“王者”,心情就有点复杂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本田家的两台“神车”——缤智和XR-V。
想当年,这两款车是何等的风光,买车甚至都要加价,是很多人心目中小型SUV的不二之选。
可是现在呢?
数据显示,缤智一个星期只卖了110辆,排在第13名,销量甚至还不如吉利ICON和五菱星驰这些名气没那么大的国产车。
而它的兄弟XR-V就更惨了,一个星期只卖了64辆,排到了21名开外,这个销量连第一名元UP的零头都不到。
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本田的车质量变差了吗?
其实并不是。
车还是那个车,技术也还是那个技术,但问题是,时代变了,消费者的需求也变了。
你现在花十几万买一台缤智,坐进车里,看到那个内饰和中控屏幕,可能会感觉像是几年前的设计,跟现在国产车那种满眼大屏幕、科技感十足的驾驶舱一比,差距就出来了。
而且,以前大家觉得日系车省油,是个很大的优点。
但现在跟纯电动车比起来,电动车一度电能跑好几公里,算下来一公里的花费才几分钱,燃油车再怎么省油,也比不过这个成本优势。
产品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价格却依然坚挺,消费者自然就会用脚投票。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其他合资品牌身上。
比如奥迪的Q2L,顶着豪华品牌的帽子,一个星期也只卖了90辆左右。
这说明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了,大家慢慢明白了,花二十多万去买一个豪华品牌的入门级车型,可能除了那个车标之外,并不能得到太多豪华的体验,配置可能还不如一台十几万的国产新能源车来得丰富。
面子虽然重要,但车是自己天天开的,好不好用,舒不舒服,这个里子其实更关键。
可能有人会说,合资品牌也开始造电动车了呀,怎么它们也卖不好呢?
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
我们看榜单上,确实有那么几款合资品牌的电动车,比如本田的e:NP1极湃1,一个星期卖了17辆;沃尔沃的EX30卖了10辆;就连关注度很高的电动MINI ACEMAN,也只卖了61辆。
这些车,品牌响亮,设计也不差,为什么就是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车很多都是“油改电”的产品。
说白了,就是拿原来生产燃油车的平台,把发动机和油箱拿掉,再把电池和电机装进去。
这种做法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天生的缺陷。
比如因为要迁就原来油车的结构,电池放得不合理,车内空间可能会受影响;车机系统和智能化水平也跟不上,因为底层的电子架构是旧的,没法支持现在流行的那些智能功能。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些带有妥协性质的电动车,卖得还特别贵,价格甚至比我们很多技术更先进、体验更好的国产纯电车还要高。
这就让消费者很难去选择它们了。
这背后其实反映出了一些传统大厂在向新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犹豫和不适应,它们还想用燃油车时代的品牌优势来定价,但没意识到,在新能源这个新赛道上,技术、体验和性价比才是王道。
最后,我们看看榜单的末尾,像标致2008、丰田C-HR,还有韩系的起亚KX3傲跑,这些车的销量都已经非常惨淡,甚至面临着要退出市场的风险。
它们的境遇,其实就是整个市场变化的缩影。
这个曾经由合资品牌说了算的市场,如今已经悄然改变了游戏规则。
而这一次,规则的制定者,是我们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中国汽车品牌。
这对于我们每一位普通消费者来说,其实是一件大好事,因为有了更激烈的竞争,我们才能用更实惠的价格,买到技术更好、配置更丰富的汽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