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都不看好瑞银用30亿瑞郎收购瑞士信贷这个事件,瑞士的监管部本来是想快刀斩乱麻,结果是抽刀断水水更流,此举不但毁坏了瑞士国际金融中心的信誉,而且很可能给国际信贷体系和国际银行体系带来巨大的隐患。
它的核心就是瑞士当局对160亿瑞郎的AT1债券一笔清零,又紧急修改法律,不用两家机构股东大会,就强行要求瑞银收购了瑞信,一场全球性的信贷和银行危机很可能就由此引发,这个事件的操盘手是一位59岁的大姐。2023年刚刚接管瑞士财政部长的卡琳·凯勒-苏特,她此前毫无金融方面的经验也正是这么一位大姐,可能就是在一个周末就毁了瑞士金融百年的基业。
伦敦的《金融时报》用了一个整版描绘了在过去这个周末瑞士上下如何手忙脚乱来处理这场危机,因为在此前的一个星期瑞士中央银行是拍出了500亿瑞郎给瑞士信贷提供接近无限的流动资金,但是在上个星期的头三天瑞士信贷又净流出了350亿瑞郎的客户资产。
到了星期四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如果照这个速度流失下去到了紧接着的周一也就是亚洲时段开市的时候,瑞士信贷可能就开不了门了,所以从星期四开始,瑞士的国家部门就开始介入这个事件分别给瑞士信贷和瑞银两边召集过来开会,要求瑞银直接收购瑞士信贷。
这个过程是非常的粗糙,而且非常的简单粗暴,瑞士的三架马车,瑞士中央银行、瑞士金融监管局还有瑞士的财政部,它们是合作,把两边的头都叫过来训话主事的就是瑞士的财政部长卡琳·凯勒-苏特。她是1963年出生,在大学学的是语言学,后来又学了教育学的研究生学位,那么做过一段时间相关的工作之后就从政,先在地区参选。
后来,就开始在联邦政府这一个层次从政,在过去几年她从政的经历还算一帆风顺,她做过了瑞士联邦院的议长,后来又做过了时间不长的瑞士司法和警察部的部长,到了今年她才担任瑞士的财政部长。所以大家要从中文的网站去搜瑞士的财政部长基本上还是搜出上一任财政部长。
所以我们其实看到卡琳·凯勒-苏特是毫无金融方面的经验,但是她居然就是赶鸭子上架成了瑞士的财政部长来接管如此重大一个事件,这也证明了西方在这种人事安排的荒谬之处,就是以为凡是选举出来的都是能人,结果正好就是这位大姐用极其强硬的手段可能酿成了千古恨。
在星期四、星期五听到瑞士信贷要出售的消息,美国的黑石还是一度动了心思,它是派了自己的二把手紧急飞到了瑞士这边也召集了会议,后来黑石发现瑞士信贷的水太深一伙人又打道回府了。其实我们看到在2009年金融海啸最严重的时候,黑石是当时花了152亿美元收购了英国巴克莱的国际投资的部门,这个部门的并入让黑石如虎添翼。
它管理的全球资产也从那个时候的2.7万亿美元,增加到后来的8.4万亿美元,《金融时报》的这篇报道还有其他的一些相关的报道就形容,说瑞士的监管部门是拿着枪逼着瑞银和瑞信“拜堂成亲”,为了这个草草的“成亲仪式”瑞士方面还做了一个法律的修改。就是我们知道以前的时候这个公司要重组,它的股东大会同意,至少你得董事会同意。
这次瑞士方面就直接说不用了,它修改了法律,那么政府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对此一位沙特的股东表示非常不满,他这么抱怨的说你们瑞士老说自己的民主制度优越,那你这么干不是跟我们沙特一样的吗?言下之意我沙特还是比你优越的,至少我还是信守承诺,这个信守承诺这件事情就是瑞士方面又坏了一个先例,就是它把投资者持有的160亿瑞士法郎的AT1债券,也就是额外的T1债券用来补充银行资本金的这笔债券一笔清零。
反而还保留了股东的30亿瑞郎的权益,按照大家对公司法的理解先要清零的是股东权益,所以这个做法大大颠覆了大家对瑞士的认知,因为大家都知道瑞士是一个中立国家,这国家很漂亮,人民很守法律,而且很多重大的事项都是由公民来投票,现在就是一个人就把这事给办了,但是他这么一办之后不但给瑞士挖了坑,也给未来整个国际银行体系挖了坑。
你这么处理这个AT1的债券,那么全世界这些大的银行总共有2,540亿美元的类似的AT1债券,所以这个事情一发生,其它的银行的这个债券也跌价,因为大家就不敢要它了,怕大家都学瑞士怎么来做。比如说跌得很凶的就是德意志商业银行,它的债券的面值跌到了79分、法巴银行跌到了87分、法兴银行是跌到了85分,这么一来大家就非常紧张,因为整个国际银行体系的资本金可能就出现了动摇。
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欧洲央行它对银行的监管部门就明确说了,我们不是和瑞士一样的,瑞士那个是一个特例,我们还是按照惯例,就是AT1债券的所有者,它们的持有人对于整个银行的申索权高于股东。我们其实看到香港金管局也是及时地宣布,在香港这个地盘和它的司法辖区范围也是AT1债券所有人的权益要高于股东。
这就是趁它病要它命,因为各方都在觊觎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对于瑞银收购瑞信这个事件《金融时报》的社论是这么评价的,说它基本上不看好这个事情,因为它算了一笔账说就算收购完成了,瑞银可能要为瑞信的这次被收购填进超过300亿瑞郎。到时候瑞银有没有足够的钱是一个巨大的问号,而且瑞银在收购完之后,它的总资产规模相当于瑞士GDP的两倍,到时候再出问题谁来救。
瑞银也不是没有出过问题,在2008年金融海啸的时候就是瑞士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把它从边缘上给拯救回来的,在这个过程当中,美国和法国以及其它一些西方的中央银行和它们的财政部给了瑞士巨大的压力。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老太太是给瑞士的这位年轻的财政部长打了好几次电话,法国人就说的更加粗鲁,说赶紧把那个东西给擦干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