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运输时发动机舱落灰了,不做个深度清洗,以后积碳多、油耗高!销售顾问一脸我为你着想的真诚,指着那台崭新到反光的发动机,我差点就信了。
提车的喜悦心情,就在这一刻,开始变得有点微妙。就好像你精心准备赴一场盛宴,结果门口的迎宾非拉着你买一双他声称能提升食欲的筷子。我当时只是笑了笑,回了句:这发动机比我脸都干净,清洗剂倒进去万一腐蚀了线路算谁的?销售的表情僵硬了零点五秒,立刻转向了底盘。
他说:哥,你看这底盘,原厂防锈漆太薄,南方雨水多,跑两年就得锈穿!做个底盘装甲,多开五年不成问题!这话术,比刚才那个听起来专业多了。要不是我来之前恰好在一个车友论坛里泡了半宿,看到有老司机拆解过我这款车,说原厂已经喷了足够厚的PVC涂层,我可能真就掏钱了。现在很多十五万以上的车,出厂的防护标准早就不是十年前了,4S店只是利用信息差,把一个可选项目包装成必需。
我那个开修理厂的发小早就跟我透过底:4S店的延保,本质就是一份对赌协议,赌你的车在厂家质保期外、延保期内,会出大毛病。可现实是,如今汽车三大件的耐用性,远超你想象。你花三五千块买个心安,这钱大概率是打水漂,还不如留着做两次高质量的常规保养实在。所以当销售把延保合同拍在桌上,用那种错过今天再等一年的语气催促我时,我脑子里想的却是发小那张叼着烟的脸。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还得是那个价值4888的豪华装潢大礼包。一张清单拉下来,什么进口防爆膜、高清行车记录仪、专车专用脚垫、座椅套……听着是挺值的。可仔细一琢磨,全是坑。他们送的记录仪,晚上拍出来大概就是一堆马赛克;那进口膜,透光率和隔热率参数一概没有,成本可能也就几百块。你自己去外面靠谱的店里贴个品牌膜,一千多块钱效果天差地别。
至于那些油液套餐,更是把焦虑营销玩到了极致。销售会告诉你,刹车油关乎性命,必须提前换、变速箱油早点换对机器好。听着都对,可就是不告诉你,用户手册上白纸黑字写着每种油液的更换周期和标准。我的车手册上明确写着变速箱油免维护,我直接把手册翻给他看,问他:按你说的换,出了问题你负责?他立马就闭嘴了。
其实,整个提车过程,就像一场心理博弈。销售的KPI压在身上,每一个附加项目都关系到他的提成。他们不坏,只是在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而我们消费者,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们只想明明白白地消费。
最后我只加钱装了一个确实需要的原厂倒车影像,其他的推销,全部被我用我回去考虑考虑、我问问朋友给挡了回去。当你提前做足了功课,把车辆的配置和保养手册研究透了,销售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能在心里掂量出它的含金量。那一刻,你就不再是待宰的羔羊,而是一个平等的谈判者。
提车本是件开心的事,别让这些糟心事给搅了。说真的,你们提车时,还遇到过哪些更奇葩的推销?评论区里见,让大伙儿都开开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