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到标致新408那个“龘龘拉图版”一口价8.97万的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车好不好,也不是价格香不香,而是觉得标致这家公司,终于悟了,或者说,彻底颠了。
这已经不是降价了,这是发出了掀桌子的呐喊。是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袭击。如果说之前比亚迪秦是把蛋糕切走了一大块,那标致这次就是直接把餐厅的煤气罐给扛出来了,就问你怕不怕?8.97万买一个合资A+级轿车,这价格,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连夜把自己的舰队伪装成老头乐以免被降维打击。
过去我们聊法系车,聊的是什么?是浪漫,是设计,是大师级底盘调校,是一种玄学。就像你买奔驰,你买的不是那四个轮子和一堆铁,你买的是那个三叉星徽带来的“我比你牛逼”的幻觉。法系车也曾经想构建这种玄学,一种“你不懂我,是你品味不行”的结界。但现在,市场这头巨兽用销量告诉了它,别装了,摊牌吧。8.97万,就是标致摊出来的底牌,上面用血写着四个大字:赶紧上车。
所有的品牌玄学,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都像一张压缩毛巾,一戳就破。标致这一手,本质上就是放弃了对“品牌信仰”的治疗,直接宣布:别谈信仰,谈钱。以前它卖的是波尔多红酒,现在它卖的是工业酒精兑水,劲儿大,上头快,而且便宜。
让我们来解构一下这台8.97万的“法式六边形战士”。车长4750,轴距2730。这个数据,在以前是它越级的资本,是它跟速腾朗逸们叫板的底气。但现在,这个空间唯一的意义,就是让你在思考人生为什么会沦落到买一台8.97万的法系车时,可以躺得更舒服一点。至于那个i-Cockpit唯我座舱,什么视线区操控区分层设计,什么黄金三角,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最关心的是我的手机放哪充电方便,杯架能不能稳稳地夹住我的保温杯。那个小得像玩具的方向盘,以前是赛道基因,现在更像是在提醒你:生活已经这么难了,开车就别那么费劲了。这已经不是驾驶舱,这是你的“精神时光屋”,进去之后,外界的一切烦恼都与你无关,只剩下法式忧郁。
还有那个所谓的“中国十佳车身”,热成型钢强度1600兆帕。听起来很硬核,对吧?像给车穿上了一套金钟罩铁布衫。但在当下的语境里,这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这就像你跟一个快饿死的人,大谈特谈你家盘子是米其林三星定制的。用户的核心痛点变了。大家现在买车,就像点外卖,先看满减,再看红包,最后才扫一眼菜品图片。你标致这道菜用料再扎实,装修再豪华,可人家隔壁秦PLUS直接满10万减5万,还送可乐。你怎么打?最好的防守不是加固城墙,是直接把对方的粮仓点了。标致现在做的,就是把自己变成了那个点燃的粮仓。
写到这我突然觉得,把车企比作修仙渡劫可能有点中二,但你别说,还真他妈有点像。有的车企天赋异禀,一路飞升,比如比亚迪。有的车企家底厚,靠丹药硬堆,比如大众丰田。而标致,就像一个曾经风光过的散修,灵根受损,道基不稳,眼看就要被天劫劈死了,突然心一横,不渡劫了,改修魔道。这8.97万,就是它的投名状。它放弃了所谓的“正道”,放弃了对品牌的矜持,直接开始修炼“价格屠夫”大法。这简直就是疯了!彻底疯了!
你看它宣传的那个发动机,第四代360THP,襄阳智造,匹配爱信6AT。这套动力总成,放在五年前,是妥妥的黄金组合,稳定可靠,拳打脚踢。但在今天,这个组合最大的优点,可能就是“成熟”了。成熟的意思是,好用,但也意味着没啥新故事可讲了。在这个连冰箱彩电都要上车的时代,你还在跟人聊发动机热效率和变速箱平顺性,就好像在元宇宙里讨论如何生火做饭。不是说它不重要,而是它已经不再是用户决策的核心了。顺便说一句,我昨天买的食堂盒饭居然涨价了,这通胀真是防不胜防。
所以,标致408降到8.97万,是一件好事吗?对消费者来说,是。用买国产入门的价格,买一个用料扎实的合资A+,怎么算都不亏。但对标致这个品牌,甚至对整个法系车来说,这是一种悲壮的妥协。它承认了自己过去坚守的那套“法式优雅”和“驾驶乐趣”的叙事,在残酷的中国市场,已经彻底破产。它不再扮演那个孤高的艺术家,而是变成了一个赤裸上身、在菜市场吆喝“最后三天,跳楼甩卖”的摊主。
这种转变,我个人是有点唏嘘的。我甚至能想象到,在标致内部,一定有过激烈的争吵。理性派说,必须降价,再不降就成盒了。情怀派说,降到这个地步,品牌就没了,这是背叛。最后,一个看透一切的决策者站出来,一拍桌子:品牌?品牌能当饭吃吗?先活下来!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那么,这台“法式六边形战士”能拯救标致吗?我觉得不能。它能做的,只是让标致的生命体征,再多维持一段时间。因为它面对的,是一个已经杀红了眼的黑暗森林。在这里,所有人都成了疯子。你以为你把价格打到了地板,明天就有人能把地板砸穿。你今天掀桌子,明天就有人直接爆破餐厅。所以最终的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对于想买车的人,8.97万的408,闭着眼买,它对得起这个价钱。但对于标致自己,这不过是在下坠的过程中,抓住了一根看起来比较结实的稻草。至于这根稻草能撑多久,只有天知道。但看戏嘛,不就图个刺激么。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