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菜市场门口,老李摇着脑袋嘟囔:“你看我那辆红色本田,十几年了,还跑得欢。”枝江的新政落地,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这个事终于有点眉眼。现在是“备案管理”,就不是一到年头就拉你去废品收购站了。你只要去检测一下,排放没超标,发动机也没漏油咕咕的,合格,挂牌子,照样骑。
群里今晚有人说这算是一种“摩托自由”。小吴发过来他刚过检测的证,“车才骑了两万公里,强制报废确实亏。”这套做法,跟老陈去年在内蒙古遇到的不同。他那头还是卡死十三年,逾期就是办不下来手续,车况好歹跟新的一样,硬给拆掉。
其实今年我也纠结要不要换新车,家里那辆GW250,跑了十二年,没摔没泡,唯一一次进厂还是因为电瓶老化。修车师傅老黄总说,“这些摩托,现在做得经久耐用,不是以前那些纸糊壳。”坊间常说,里程太短,年头到了强行扔掉,实在是一种浪费,尤其现在明明国产新款也用上了防打滑离合、双通道ABS,耐用度差不多都上去了。
有人夸环保,说摩托车小排量,尾气其实没汽车那么厉害。大部分枝江的老哥,用它上下班,二十公里来回,油耗不过一升多。去查过数据,有群友自测,国三车型跑下来气味都淡,尾气不过是变了点颜色。倒是买摩托还怕年头到就废,心里纠结,一辆雅马哈都能卖上一辆入门小轿车的钱,真成废铁,谁下得去手?
顺带提一嘴,摩托这圈子其实蛮讲究“老物”,跟北美、欧洲车主一样。你别说老外那头能见到1970年代的老宝马,照样带着小破挂在公路上巡游。我们就卡死在政策口子,只能眼巴巴看视频。试点枝江这回放开,下次也许就轮到咱们本地。
二手市场其实早有摩友蹦出来捞便宜,“你这年头取消报废,改装改花样都有戏,收藏的也能安心了。”邻居张师傅说他那辆1999年铃木,现在偶尔下地库点火听个声音就满足,“老伙计陪了这么多年,哪舍得说报废就报废。”去年有个小插曲,隔壁县有人误信了报废规定,刚过年就把车拆了,结果新政下来才知道,早了。
顺便说一句,摩托车很多冷门功能,如远程启动、胎压监测,其实在部分老车上加装并不复杂。前阵子群里有人自个儿改了防盗,还把仪表液晶换成了多功能的。修理厂那边师傅口头禅:“其实靠谱保养,电瓶三年一换,轮胎别等到龟裂,车不容易出事,就是年检费劲点。”
后面有人问这政策啥时候能推全国,菜市场旁边几个大爷正喝茶:“枝江试得好,全国是迟早。”有人不着急——“你看国内那么多城市管得死,非说摩托危险不安全,其实小心骑,戴好头盔都问题不大。”我俩瞅着,那辆老本田又轰了一脚,冒着白烟,远远消失在傍晚的巷子里。
信源,多半群里摩友瞎聊,也有在枝江派出所检测站的消息,说后头还得看政策风向。养车这些事啊,都是一步三回头。没准哪天全国都能像枝江一样,老伙计们还能再多陪几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