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认中大型轿车销冠,颜值实力不输小米SU7,从近20万降到12万多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我是隔壁老王,不是因为我老,是因为我嘴碎,见车就想拆。上周店里来了一台2025款汉DM-i 125KM尊荣型,黑色外观、米色内饰,指导价19.58万,店里给它挂了个“特价12.98万”的牌子,我第一反应是套路——比亚迪能把销冠一下子砍到骨头价?
公认中大型轿车销冠,颜值实力不输小米SU7,从近20万降到12万多-有驾

结果销售把补贴明细甩我脸上:现金优惠38000、地方补贴3000、厂家置换补贴10000、省补15000,除了现金当场减,其余走流程后返,裸车确实12.98万。我一拍大腿:得,这车我留三天,亲自开、亲自测、亲自写感受,省得你们说我只会看公里数和漆面。三天跑下来,油表没动几格,电表先见底,脑子里却攒了一箩筐话,今天一口气倒给你们。

先说外观。老款的Dragon Face已经被说烂了,2025款把“龙”藏得更深:前脸横向饰条从五条缩到三条,中间一条可以点亮,夜里看像一条会呼吸的光带;大灯组内部切成三截,解锁时依次亮起,仪式感拉满。侧面没有跟风做隐藏门把手,而是把传统把手做成与车身齐平,冬天不冻手,风阻也没掉多少。轮毂从19寸降到18寸,胎壁厚了,烂路更舒服,但视觉冲击力弱了点。尾部把“Build Your Dreams”字体缩小,贯穿尾灯改成熏黑,远看像贴了哑光膜,低调了不少。黑色车漆在阳光下发蓝,洗完车像一块刚抛光的玄武岩,但指纹收集能力堪比iPhone,我擦了三遍才拍照。

坐进车里,第一感觉是“不像十几万”。中控台用软搪塑+真缝线,门板手肘位是皮,顶棚是麂皮,晚上氛围灯一开,橙色配米白,像进了新中式民宿。15.6英寸中控屏依旧可旋转,但2025款把边框做窄,屏占比高了不少,UI也换成浅色系,白天不晃眼。我最满意的是实体键回归:空调温度、风量、驾驶模式都有独立按键,盲操不费劲。方向盘还是三辐平底,握环加粗,皮质偏硬,我自己缝了圈alcantara,手感瞬间提升两档。座椅填充比老款软,尤其腰部两侧支撑可调,我跑高速四个小时没垫腰靠。后排腿部两拳半,头部四指,地台纯平,中间乘客不憋屈;副驾老板键、后排加热、靠背角度可调都安排上了,就差个遮阳帘。后备厢开口大,纵深长,放四个28寸箱子还能塞两袋大米,唯一遗憾是混动电池占了一点高度,婴儿车得横着放。

动力系统是我最期待的。1.5T插混专用发动机+160kW前电机,官方零百7.9秒,我实测7.6秒,比老款快0.3秒,估计跟减重30kg有关。起步电机直接出力,推背感像被地铁门夹了一下;发动机介入时声音轻微,方向盘几乎无震动,不看能量流根本不知道它已经点火。馈电油耗我跑了120公里环城快速路,均速60,表显4.2升,实测4.4升,比很多A级轿车还省。最惊喜的是保电策略:SOC设到25%,发动机只在高效区间发电,不直接驱动车轮,电量始终不掉线;我故意地板油超车,发动机转速拉到4000转,声音像远处吹风,不吵。唯一要吐槽的是刹车,前段动能回收强,脚感像踩气球,后段机械制动突兀,需要两天适应。

底盘是这次改款的重头戏。老款被吐槽“软得像船”,新款把后悬从三连杆升级到五连杆,还加了FSD可变阻尼。我特意挑了条烂路:石板接缝、减速带、补丁沥青混合,30公里/小时过去,车身只晃一下,余震被避震器吃得干净;上高速匝道80公里/小时,侧向支撑明显增强,方向盘回正力度随速增益,没有老款那种“开船”感。隔音也进步明显,前排双层夹胶玻璃+ANC主动降噪,100公里/小时车内噪音62分贝,比老款低3分贝,和A6L差不多。但胎噪仍是短板,原厂配的米其林e·Primacy静音一般,我准备换PS4S试试。

智能座舱是我重点体验项目。DiLink 5.0流畅度堪比iPad,语音助手能识别“把副驾空调调到23度”这类连续指令,但方言还是抓瞎。我最常用的是“小憩模式”:一键放倒座椅、关遮阳帘、放白噪音,中午在车里睡半小时,比办公室折叠床舒服。HUD从单色升级到彩屏,导航箭头直接投射到路面,但强光下会发白,得戴墨镜。智驾部分,高速NOA能自动变道、超车、上下匝道,成功率90%,但遇到锥桶改道会降级到LCC,需要接管;城区NOA在杭州滨江试了五公里,能识别红绿灯、避让行人,但遇到逆行电动车就傻眼,还是得多练。最让我惊喜的是遥控泊车:手机长按,车子自己倒进侧方车位,围观大爷直呼“黑科技”。

能耗方面,我开三天,总里程512公里,其中纯电198公里,馈电314公里,电耗15.8度/百公里,油耗4.3升/百公里。125公里纯电续航实际能跑110公里左右,冬天打八折,春秋九折,夏天全程空调七折。家充桩7kW,晚上12点到早上7点谷电0.3元/度,充满不到5块钱,通勤一周不加油。我算过账:如果一年跑2万公里,一半纯电一半混动,电费+油费不到2500元,比同价位燃油车省6000块,三年就能把牌照钱省回来。

缺点也得说。一是装配细节,我验车时发现右后门胶条有点翘,4S店免费换,但心里膈应;二是车机生态,腾讯视频、爱奇艺都要会员,且不支持账号登录,只能扫码投屏;三是方向盘只支持两向调节,我腿长手短,得把座椅调到最后才能伸直胳膊;四是轮胎规格245/45 R18,扁平比低,烂路容易鼓包,我准备备一条全尺寸备胎放店里;五是保值率,老款三年保值率70%,新款降到65%,电车更新太快,谁也不知道三年后啥行情。

说到价格,这才是王炸。我手里这台2025款汉DM-i 125KM尊荣型,指导价19.58万。店里给的优惠是:现金直降38000,地方补贴3000,厂家置换补贴10000,省补15000。除了38000当场减,其余走流程后返,全部扣除裸车价只要12.98万。保险7000,上牌500,全款落地13.7万;如果分期,可以24期免息,首付30%月供3900。颜色以黑色、白色为主,米色内饰需要订车,周期半个月。销售偷偷说,这批车是去年12月生产,清完就没了,下一批优惠可能缩水。

三天试驾结束,我把钥匙交回店里,心里却像被猫挠。12.98万买一台C级尺寸、亏电4升油、纯电125公里、配置拉满的插混轿车,放在三年前想都不敢想。它不是没有短板,但把短板补齐的车得加十万;它不是性能炸裂,但7秒破百、续航1200公里,家用绰绰有余。如果你手握十三四万,想要绿牌、想要低能耗、想要大空间,2025款汉DM-i可能是当下最均衡的选择。老王我话说完,车还在店里停着,黑色米色内饰那台,谁先定谁先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