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网上刷到不少车友在热议,说丰田锋兰达新款出来了,价格直接干到10.28万,有点不按套路出牌。反正朋友圈、贴吧、评论区,车圈都在炸锅,多便宜算便宜?合资车这波都得紧张吧。
眼前这台锋兰达,首先外观你看着还是那个调调,没啥大变,但是仪表台那块变窄了,手感不一样,颜色灯直接能玩到64种,手机线丢了能无线充,50W,实用不实用先不谈,格局在那摆着。大屏上去,12.9英寸加8155芯片,真的忍不住多刷两下,“丰田终于舍得给点科技了?”有点像是日本老前辈被中国年轻人逼急了,装“芯片”都得卷起来。
安全没马虎,全系给TSS 3.0,混动马力给到147kW,不懂车的都能明白,动力比以前冲了。有点像每次家电厂商升级电视,分辨率是不停往上加,大家都知道比老款强,但还是在那纠结选哪个。丰田这次明显认怂了,智能车机也就这两年才补上的课。
看用户反馈,也很悬,丰田老车主特别能吹他们的“省心”。但这回加配还降价,有多少人真的会被打动,“十万出头还合资,靠谱不贵”,确实对那些想买家里第一台SUV、又怕智能掉链子的家庭来说,是一种新选择。尤其混动不用插电,油价贵也不慌,家里没充电桩不怕,通勤日常挺实惠。
但是,静下来琢磨市面上的对手,现在国产品牌猛得很。比亚迪宋PLUS DM-i这种,直奔插混去,全电模式成本更低,政策又管用。深蓝S7、零跑C10,那些自媒体一顿夸插混和纯电,油车都快被边缘化。你不插电?老城区限牌,新能源那块牌照你没份,购置税还得掏。锋兰达混动还被归在油车,不喊“新能源”。有些朋友家里要绿牌,丰田这波进退两难。
用车体验一聊起来,又是国产一套流消。无线充电、智能语音、座椅加热、气氛灯这些,高配中配一样给你,天然卷。你看锋兰达8155芯片,这两年国产自主品牌都在用,大编自己去年还摸过一台零跑C11,车机比丰田快多了,国产进步追着合资跑。你说丰田车机生态能不能改?快慢大家有共识,习惯安卓平板的,可能觉得合资这一套还跟不上变化。
芯片上,8155只是“补课”,现在国内一堆新车都朝着8295冲,感觉今年还在谈8155就像去年谈骁龙870,已经不是主流的配置。自主品牌软件升级快,智驾走NOA路线,基本每年都能上新。合资丰田还是老样子,守着全球标准迭代慢。你要智能、你要升级,都比不过国产更新的速度。
再扯国际情况,丰田全球现在多管齐下,混动、氢能、纯电都想要。在中国有点被迫转,被国产新能源逼着改款。听说混动系统还在全球专利,这里更像是拿着美国标准来中国抢市场。国产车往前赶,合资车一直有点跟不上,都这么些年了。
讲到这,炸锅的原因特别简单:车友聊配置、聊智能、聊价格,有人觉得丰田就应该稳一点,省心靠谱,这种技术沉淀的东西,国产做不到。也有人耿直,认为现在国产成熟度完全够了,插混敢保终身,年年升级车机,智能化做得漂亮,合资的那套“神话”快要破了。
身边朋友选车也就两派,没事问:“是买丰田,还是国产?”有人图放心,“选丰田,油耗低,不容易坏,市场保值率高,哪个二手车商不喜欢?”有人喜欢尝鲜,“国产进步大,用起来爽,科技感逼人,油耗通勤省钱,家充桩都不是事儿。”争论其实一直没停,比如你预算12万,是要一步到位的智能配置国产SUV,还是坚持选丰田混动?人群分层很明显,买国产更多是城市年轻人,敢用新能源,敢花钱升级自己的生活方式。买丰田多半是讲究稳定和保值,买完闭眼用五六年。
说到底,这种选择题没标准答案,买国产其实是现在的趋势,买丰田守的是传统。这两派也不是谁对谁错,不过反映时代在变,一代人开始追新,一代人喜欢安全,车只是个载体。对象从手机到汽车,逻辑都一样,想要新体验,愿意冒点险,就选国产;怕麻烦,愿意保值,就选丰田。每年看市场,国产在创新能力上已经压住合资一个头,智能座舱、软件、整车设计都开始赢。丰田也好,合资也罢,价格降到10万出头,不抢用户就没有市场。
最后想说,锋兰达这次降价,让用户有了更多选择空间。想省心买混动还是想体验科技智能,能选才有话题。车型市场卷到这个程度,智能、低价,已经成了下一个买车门槛。谁抓得住年轻用户,新一代消费群体,谁才是真的赢家。
本文倡导健康消费理念、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如发现问题或侵权情形,请积极反馈,小编及时核实处理。感谢大家支持,您的留言、转发、关注都是对原创内容的鼓励,愿所有读者健康生活,心想事成。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