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智驾大整合:3000人集结,华为系老将挂帅突围

#高铁2小时直达旅游圈#

吉利智驾大整合:3000人集结,华为系老将挂帅突围

文|汽车深观察

一、静水深流:一场3000人的战略集结

宁波杭州湾。8月初的会议室里。空气凝固。

吉利CEO淦家阅的声音斩钉截铁:“未来只有一个智驾团队。”

极氪、吉利研究院、迈驰智行——三大团队近3000名工程师的命运被改写。他们将在8月15日前完成转岗。并入新成立的重庆千里智驾。

这不是普通调整。是吉利十年未有的战略聚焦。

数据风暴在积聚:整合后。智驾总算力23.5 EFLOPS。训练数据从10亿级跃升至30亿级。

吉利银河系列已尝到甜头:2025年上半年销量54.8万辆。同比暴涨232%。

但真正的战役。现在才开始。

二、华为基因注入:王军与印奇的“黄金组合”

6月20日。王军加盟千里科技。

这位华为车BU首任总裁的履历闪闪发光:曾主导HI全栈方案。定义过智能汽车的技术范式。

他的任务明确——复刻华为引望模式:将分散的极氪高阶方案、研究院中阶方案、迈驰算法整合为标准化产品。

吉利智驾大整合:3000人集结,华为系老将挂帅突围-有驾

印奇。37岁的清华姚班天才。旷视科技创始人。

他给王军的定位一针见血:“从‘车+AI’转向‘AI+车’。”

两人分工如精密齿轮:

印奇主攻端到端大模型开发。用AI算法突破感知瓶颈;

王军扛起工程落地。打通车规验证与量产的最后1公里。

股权结构暴露野心:江河启兴、吉利、旷视各占30%。路特斯持股5%——技术供应商的独立基因已刻入骨髓。

三、割裂之痛:为什么必须“一个吉利”?

过去五年。吉利的智驾版图堪称“战国时代”:

极氪自研浩瀚智驾。堆料高阶硬件;

领克依赖亿咖通。主打性价比;

银河用迈驰方案。却缺失智驾选项。

多生孩子好打架?变成多团队互耗!

桂生悦的反思很痛:“资源分散。小而散。乱!”

重复研发的代价触目惊心:2024年吉利研发投入超104亿。但效率被严重稀释。

消费者更直接用脚投票:银河车主抱怨“功能迭代慢”。极氪老用户因升级冲突维权。

《台州宣言》在此刻亮剑:砍掉冗余。重铸拳头。

吉利智驾大整合:3000人集结,华为系老将挂帅突围-有驾

四、千里浩瀚:五级技术梯队的野望

3月发布的“千里浩瀚”系统。是整合的预演。

这套方案如金字塔般分层:

H1/H3(15万级车型):100TOPS算力。高速NOA+自动泊车;

H5/H7(中高端):无图城市导航。跨层记忆泊车;

H9(旗舰):700TOPS+激光雷达。2025年量产“全场景无接管”。

目标赤裸裸:2026年全场景无接管。2027年赋能500万辆年销。

供应链成本同步压缩:规模化量产让硬件成本直降8%。

五、寒冬突围:中国智驾进入“瘦身纪元”

吉利的整合绝非孤例。

当资本热潮退去。智驾行业集体面临灵魂拷问:

消费者不愿为高阶功能买单;

L4落地遥遥无期。L2同质化严重。

“技术路线趋同。只能用规模摊薄成本。”一位智驾高管点破本质。

华为引望已探明出路:标准化方案服务多车企。从问界M9盈利破局。

千里智驾能否复制?王军的答案很硬核:“我们要做独立供应商。抢日韩市场!”

尾声:500万辆野望前的最后长征

吉利智驾大整合:3000人集结,华为系老将挂帅突围-有驾

8月15日。极氪1500人转岗倒计时。

整合只是起点:六大团队的技术栈融合。数据孤岛打通。利益重新分配——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李书福的棋盘却更大:

千里智驾对标引望;

曹操出行暗战Robotaxi;

路特斯机器人叫板擎天柱。

他看得透彻:“特斯拉不是车企。是技术实验平台。”

中国智能驾驶的牌桌。正在洗牌。

吉利押注的这场豪赌。赢面在哪?

王军留下金句:“五年内。智驾供应商将三分天下。”

华为引望占其一。千里智驾能否夺第二席?

答案藏在3000人的汗水里。

冰川移动时。最怕的不是阻力。而是没有方向。

吉利找到了方向。现在。轮到它证明速度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