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新势力品牌又搞骚操作了,新车发布才半年,直接降价五万,还送了比首发更香的权益。消息一出,老车主群里直接炸锅。当初第一批掏真金白银支持你的人,转眼成了最憋屈的“韭菜”。这事儿听着就让人火大,可偏偏有些品牌还觉得这是市场策略。要我说,这种背刺首发大定车主的行为,根本不是精明,是纯粹的蠢。
品牌这东西,说白了就是靠信任堆起来的。首发大定车主是谁?那是真正的铁杆粉丝,甘愿冒风险为你站台,甚至多花点钱也认了。他们信你,觉得你这车值,你这公司靠谱。可车企呢?转眼就降价促销,搞出新优惠,这不是明摆着打脸吗?信任就像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再也糊不回去。你想想,咱们买车不是买菜,动不动几十万砸进去,图的是啥?不就是图个踏实,图个长期陪伴吗?企业这么一搞,车主心里拔凉拔凉的,下次谁还敢抢先支持?品牌忠诚度直接归零。更糟的是,这种背刺会传染,今天你坑了这批人,明天潜在客户就会全跑光。信任崩了,品牌也就剩个空壳子,再多的营销也救不回来。企业短视一把,输掉的却是未来几年的口碑基础,这买卖划算吗?绝对血亏。
口碑传播在汽车圈里比广告还狠,车主一张嘴能顶十篇软文。背刺首发车主,等于自毁长城。咱们车主平时聊啥?不就是用车体验、品牌待遇吗?你背刺一下,微信群、论坛、短视频平台全炸锅,负面评价像病毒一样扩散。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句话在汽车行业尤其灵验。首发车主往往是圈子里的意见领袖,他们一抱怨,亲朋好友、网友粉丝全跟着观望甚至转向竞品。你降价省的那点成本,够不够弥补流失的客户?大概率不够。汽车不是快消品,复购周期长,口碑积累需要多年,但摧毁只需一瞬间。想想那些老牌车企为啥重视车主活动、售后服务?因为他们懂,车主满意了,品牌才能活长久。背刺行为反而把车主推成敌人,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口碑一倒,销量再想爬起来,难如登天。
从商业角度看,背刺首发车主纯属杀鸡取卵,蠢到家了。企业追求销量和利润没问题,但牺牲早期支持者去换取短期增益,绝对是赔本的买卖。首发车主是你的种子用户,他们的反馈能帮你改进产品,他们的忠诚能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客。你善待他们,他们便会变成品牌大使;你背刺他们,他们也会变成黑粉头子。长远利益在哪里?在于构建一个健康的车主生态圈。比如有些品牌搞车主俱乐部、优先升级权益,反而激发了更多人为品牌代言。反观背刺行为,企业看似多卖了几辆车,实则丢了人心和市场信任度。汽车行业竞争这么激烈,玩家那么多,你一招背刺,直接给对手送助攻。聪明企业都玩长期主义,笨企业才搞短期骚操作。说到底,背刺不是商业策略,而是情商与智商的双输。
写在最后:背刺车主,蠢在失信,蠢在短视,蠢在毁誉。汽车行业不是一锤子买卖,它是一场长达十年、二十年的马拉松。车企要做的不是短期薅羊毛,而是长期攒人品。那些真心对待首批车主的品牌,用户愿意包容你的小毛病、愿意宣传你的好、甚至下一代换车还优先考虑你。这才是健康的品牌生态。背刺车主?表面看是动了价格,实际是动了品牌的根!同意的点赞、点在看,不同意的留言来杠,转发也是一种赞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