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天时间测完凌放HARRIER的306马力,我把家里那台开了五年的德系SUV挂上了二手平台|混动时代的较量
地板油踩下去那一瞬间,后背紧紧贴在座椅上。这种推背感来得又快又直接,完全不像印象中丰田车的性格。副驾的老张抓着把手,嘴里冒出一句:“你确定这是丰田?”我看了眼仪表盘,综合输出306马力,电机扭矩在0.2秒内就爆发出来,难怪。这台插混版凌放HARRIER,大概是我这些年试过最“不丰田”的丰田车。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家车库停着台开了五年的途观L。当年花18万多买的,各方面都挺满意。但这次试完凌放,回去开自己的车,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儿。方向盘的手感、底盘的质感、静音性,这些以前没在意的东西,现在突然变得很明显。
凌放这车的外形确实有点意思。溜背造型配上那个贯穿式灯带,晚上点亮的时候还挺有辨识度。侧面看过去,C柱压得很低,但坐进后排发现头部空间并没受多大影响。据说这个角度控制在18度,既要造型又要空间,这平衡拿捏得还行。车身风阻做到0.28Cd,比RAV4那个0.32低了不少。跑高速的时候能感觉出来,风噪小,油耗也更省点。
内饰这块花了心思。12.3英寸的中控屏用了磨砂玻璃,强光下不反光,这点开车的都懂有多重要。软质包裹的面积挺大,手能摸到的地方基本都不是硬塑料。仪表台摸上去有种韧性,冬天也不会变硬。隔音做得很到位,前挡风玻璃加了声学夹层,轮拱内衬也填了泡沫材料。80公里时速巡航,噪音计显示62分贝,这水平在20万级SUV里算拔尖的。顶配版的木饰板用的是竹材,经过碳化处理,纹理挺自然。
混动版搭的是2.5L发动机,配E-CVT变速箱,综合功率163千瓦。账面数据看着普通,但实际体验超出预期。起步那下特别利索,电机响应快,零点几秒就能输出大部分扭矩。这种感觉跟传统燃油车完全不同,也不像以前那种“温吞”的丰田混动。变速箱里加了起步齿轮组,解决了CVT起步打滑的老毛病。
插混版本更狠。306马力的综合功率,WLTC工况油耗才4.88升。这两个数字放在一起,怎么看都觉得矛盾。性能强劲还省油?电池包18.1度电,用了双面水冷技术,温差控制在2度以内。功率控制单元采用碳化硅半导体,电能转换效率提升明显。纯电模式下还能模拟声浪,这功能据说是雅马哈调的,不过我个人更喜欢安静开车。
底盘调校让我挺意外。过弯时车身侧倾控制得很好,不像传统丰田SUV那种软绵绵的感觉。转弯半径5.5米,窄路掉头很轻松。减震器的阻尼调得偏运动,过坑洼路面时能感觉到在工作,但又不会太颠。主动转向系统会在过弯时给内侧轮施加轻微制动,帮你更好地过弯。这种调校放在丰田车上,以前不太常见。
四驱系统用的是电子后驱,后桥独立电机能分配0到80%的扭矩给后轮,响应时间0.1秒。雪地模式下,系统会模拟差速锁,给空转的轮子制动。还有个越野模式,能高频打滑帮你脱困,这招以前都是老司机摇车身的办法,现在车自己就会了。虽然这车定位不是硬派越野,但应付烂路和雪地应该问题不大。
智能化这块跟上了时代。语音识别只需说前两个字就能唤醒,识别速度挺快。AR导航能把虚拟箭头投到实景画面里,精度能到半米内。有个功能挺有意思——系统会记住你的习惯,比如每周三晚上开去健身房,它会主动问你要不要开运动模式。这种学习能力让车慢慢变得“懂你”。数字钥匙支持五个账户,每个账户能记忆几十项设置。
安全配置挺齐全。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到了200米,摄像头像素提升到300万。系统能识别前方300米减速的车辆,提前半秒轻点刹车提醒你。开门辅助功能挺实用,如果后方有车过来,门把手会震动警告。全景影像还能显示车底路况,对新手来说挺友好。
对外放电功能能输出1500瓦,自驾游的时候煮咖啡、用投影仪都行。调光天窗能调节透光率,大太阳天也不用拉遮阳帘。后备箱暗格里藏着个32升的防水储物盒,能装十瓶红酒。前挡风玻璃的加热丝间距缩小了,除霜速度快了一半。这些细节单独看不起眼,用起来才发现真方便。
开了几天下来,我对丰田这个品牌有了新认识。以前总觉得它太“稳妥”,现在看来,或许是在憋大招。凌放HARRIER在保留可靠性的基础上,把设计、性能、配置都往上提了不少。至于我家那台途观L,挂上二手平台倒不是冲动,而是开完这车之后,确实有了换车的想法。当然,最后买不买还得看价格和优惠,但这车确实值得去4S店试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