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所谓9系车型突然变得火得不得了,问界M9、理想L9、银河M9……一串连着一串,这些车都在找一个大6座的突破口,也不难理解,就像咱们平时买房,越是大平层,越想打造一种豪华感。刚才我翻了下笔记,看到一张合影,是个销售跟客户聊车的片段。有意思的点:你们这个座位布局,没啥别的,就是为了更宽敞。那时候我就觉得,这宽敞真是行业暗藏的关键词。
说到这,我其实一直在琢磨一件事:为什么那么多公司,都偏爱模仿库里南的设计?我还真没细想过,是不是觉得这个豪华奥拓—啊不,是那张巨大格栅,能瞬间拉升品牌高端感?模仿是夸张点的说法,反正都会偷师——不然谁还会花十几万买个豪车的壳?这次岚图泰山的外观,还是有点像80%的照搬了。对比一下一些同价位车型,比如极氪9X,差别就是不那么满满的库里南范。其实这两款车的目标都很明显——都想用豪华、科技两字勾引那些有梦的土豪。
我估算:同样300多万的预算,极氪9X的确更偏向运动和科技感一些,而泰山则更强调那份气派,车身长达5230毫米,宽2025,轴距3120。你坐进去,确实有种朋友圈开会的感觉,我倒觉得宽度够了,但坐在后排晚上看星星——那แนส仿佛更能感受到富字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心里一直在琢磨:这豪华标配是不是光靠颜值和尺寸撑起来的?我刚才翻了个资料,泰山用的电池容量标称65千瓦时,纯电续航竟然可以跑370公里,综合续航超过1400公里,充电12分钟从20%充到80%,对得起快充标签——但我脑补了一下,估算一下每公里的电费,按现在电价算,也差不多每公里使用电费在0.1元左右,心算大概60多块钱一次续航全部用电,算下来百公里成本大概五六块,这个对比纯燃油车,油耗的确要高一点。
说到这里,我忽然意识到,研发到实际应用之间那条成本线,其实像做面包,要调好温度、面粉和时间。一辆车从概念到产出,像极了我小时候做的蒲烧饭:配料背后,都是细节和时间的博弈。最近我一直在关注,泰山搭载的华为乾崑ADS 4级自动驾驶,像极了那天售后工修车时,旁边师傅的评论:这个挂上导航,就跟坐在家里开电视一样。我就会想:技术其实是给普通人做的,但背后每一次改良,都像牙套那样,是个微微的调整。
这里头,最大亮点其实是那几颗激光雷达。4颗,够夸张不?我猜都没细想过,可能厂家也是想硬核一点。你说,如果真把库里南那一套装到泰山上,是不是就更真高端了?可惜,我判断,豪华配置不用到全部模仿,反而越简洁越有档次。那外形虽然照猫画虎,但只要底盘调到行走都市而非越野荒原,配置别太花哨,才更有那股我就是最大。
我刚才翻了个朋友圈截图,是我一个报修店的朋友发的,写了一句:车还挺大,不过开起来感觉有点心累。我想,车大不代表好开,尤其是像泰山这种追求天高地阔的尺寸。你要是在市区穿梭,那个转向难不难?刹得够快吗?这是我每次想到的大问题。跟车的朋友就说:买了车就像养了个大猫,越大越麻烦。还挺有道理。
我还在想,泰山这个定位——可能真的会很争夺那一线豪华市场,但我觉得,未来市场不会只看参数。像我家那位朋友,他其实最在意的是开车的感受。不就跟买菜一样,买肉当然想嫩点,但更要顺手。泰山的豪华色彩、激光雷达、快充——你觉得是不是还没有真正解答,那个我,在用车体验时,究竟满足了多少期待?能不能一打爆炸的感官体验,而不是光有点血统、品牌和参数堆砌。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泰山这么大把资源用在豪华科技,会不会也意味着它的纯粹驾驶乐趣就被忽略了点?我估摸着,不一定。或者说,未来比拼的还是那个体验场,谁能用车,让人一开就觉得着迷——这事儿,得考验研发的调性。我党还算懂那个调,我是不是太主观了?但我一直觉得,车还得要点温度。
这里空个问号:如果泰山真能价格拉到13万左右,配置还挺到位,能吸粉么?还是说,市场已经变得太快节奏,买家都变得更会挑了。对了,那个最大载重我还真没查——大概能达到什么程度?(这段先不表,纯猜测——可能在700公斤以上?)
泰山的出现,就像把一个理想放大到极致,但我心里明白,能不能立得起来,还得靠市场、定价、口碑告诉我们答案。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如果你是个普通车主,你会关注到这个豪华大块头背后,那个温柔的操控感吗?或者,像我一样,反而更关心那些细节的瞬间。
终究啊,这车的那些细节会不会在某次深夜独自开车时,感觉最真切?那个窗外灯光晃动的瞬间,或许才是最打动人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