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市场阴霾笼罩
特斯拉,这家曾引领全球电动车潮流的先锋企业,正深陷销售低谷。2025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全球车辆交付量同比骤降13.5%,延续了第一季度13%的跌幅。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销售下滑之一。竞争对手如通用汽车和中国比亚迪却凭借新款高科技车型抢占市场份额。与此同时,美国国会正考虑取消电动车税收优惠,消费者对传统燃油车的兴趣正在回升。特斯拉的品牌光环似乎正在褪色,市场环境变得愈发严峻。
特斯拉的财务数据同样不容乐观。2024年,特斯拉收入约1000亿美元,其中四分之三来自汽车销售。然而,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暴跌71%,仅依靠向其他车企出售5.95亿美元的监管信用才勉强实现4.09亿美元的净利润。分析师预计,第二季度销售收入将下降约10%,利润跌幅可能接近20%。工厂升级、供应链瓶颈以及稀土矿物进口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困境。
马斯克的战略转向
面对汽车业务的低迷,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他在4月对投资者表示:“不要只盯着眼前的坎坷,抬头看看山顶上那座闪耀的城市。”这座“城市”并非传统的电动车,而是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马斯克坚信,这些前沿技术将重新定义特斯拉的未来。
马斯克的愿景大胆而激进。他预计,到2026年底,美国将有数十万辆特斯拉实现完全无人驾驶,其中许多将是私人车主通过特斯拉的无人驾驶网络出租的车辆,类似Uber或Airbnb的共享模式。特斯拉最新的影响力报告描绘了一幅未来图景:无人驾驶汽车在太阳能驱动的城市中穿梭,Optimus机器人推着婴儿车、帮人提购物袋,甚至为室内植物浇水。这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生活方式的变革。
核心业务遭遇瓶颈
特斯拉的汽车业务正面临多重压力。过去五年,特斯拉仅推出了一款新车型——不锈钢外壳的Cybertruck。然而,这款车型销量远不及预期。市场研究机构Cox Automotive估计,2024年Cybertruck销量仅为3.9万辆,远低于马斯克最初预测的25万辆。特斯拉的现有车型,如Model 3和Model Y,已显老态,价格下调成为应对竞争的无奈之举。特斯拉车辆工程副总裁拉尔斯·莫拉维坦言:“月供金额是我们车辆的最大差异化因素。”
2024年,马斯克暂停了备受期待的平价车型Model 2的开发工作。这款定价为2.5万美元的车型原计划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当投资者询问Model 2的复兴计划时,马斯克明确表示,公司更专注于开发无方向盘和踏板的Cybercab无人驾驶车型。他认为,传统的2.5万美元车型“毫无意义”,与特斯拉的愿景背道而驰。
无人驾驶的豪赌
6月22日,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启动了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首批约10至20辆Model Y投入运营。马斯克亲自参与了启动仪式,与团队围坐在摆满披萨盒和饮料的会议桌旁庆祝。然而,这项服务远未达到完全无人驾驶的理想状态。每辆车内仍有一名安全监控员,运行区域受限,且在恶劣天气下暂停运营。马斯克承认,服务初期仅对特邀客户开放,普通公众可能需数月才能体验。
与此同时,特斯拉在无人驾驶领域的竞争对手已先行一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已在凤凰城、旧金山、洛杉矶和奥斯汀运营数百辆无人驾驶出租车,每周提供25万次付费乘车服务。相比之下,特斯拉的起步显得谨慎而迟缓。马斯克宣称,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技术依赖摄像头和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无需昂贵的激光雷达,这将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然而,近期曝光的测试视频显示,特斯拉的无人驾驶系统仍存在急刹车、违规变道等问题,引发了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关注。
机器人梦想的曙光
除了无人驾驶,马斯克还将赌注押在人形机器人Optimus上。他预计2025年将生产数千台Optimus,用于特斯拉工厂内部的“枯燥、烦人或危险”任务。马斯克甚至大胆预测,未来每年可生产1亿台机器人。然而,这一目标并非毫无争议。特斯拉内部高管变动频繁,Optimus项目负责人米兰·科瓦茨近期因个人原因离职,而马斯克的长期盟友、北美和欧洲销售与制造负责人奥梅德·阿夫沙尔也于上周离职。
特斯拉的机器人愿景令人振奋,但现实挑战不容忽视。Waymo等竞争对手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成功表明,技术成熟需要时间和巨额投入。特斯拉的财务状况却因汽车销售低迷而捉襟见肘。马斯克的豪言壮语能否兑现,仍需时间检验。
市场估值与投资者信心
尽管特斯拉的核心汽车业务陷入困境,其市值却接近1万亿美元。华尔街分析师普遍认为,特斯拉的汽车业务估值仅为每股50至100美元,远低于当前约300美元的股价。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亚当·乔纳斯指出,投资者对特斯拉的估值更多基于马斯克的无人驾驶和机器人愿景,而非当前的汽车销售。William Blair估算,特斯拉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可能价值每股299美元,近10倍于汽车业务的估值。
投资者的信心并非毫无依据。马斯克一再强调,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技术将比人类驾驶更安全,且成本优势显著。Wedbush分析师预测,特斯拉有望在未来主导全球无人驾驶市场,甚至通过技术授权获得额外收入。然而,市场也存在隐忧。特斯拉的市盈率高达176.34,远超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英伟达的50.85。如此高的估值意味着,特斯拉必须兑现马斯克的承诺,否则可能面临股价剧烈波动。
供应链与政策压力
特斯拉的困境不仅来自内部,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贸易争端导致稀土矿物供应不确定,特斯拉依赖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零部件供应链也面临挑战。美国电动车市场整体疲软,第二季度销量同比下降约7%。福特、现代和起亚的电动车销量均出现大幅下滑,通用汽车则因推出电动凯迪拉克Escalade和雪佛兰Equinox而实现增长。
特斯拉的品牌形象也受到马斯克个人行为的波及。他在2024年投入近3亿美元支持特朗普竞选,却在近期与特朗普发生公开争执。马斯克批评特朗普的财政政策,特朗普则威胁动用联邦权力制裁特斯拉。这一系列事件让特斯拉的公众形象蒙上阴影,尤其是在倾向自由派和独立选民的电动车消费群体中。
高管动荡与战略调整
2025年,特斯拉内部管理层动荡加剧。奥梅德·阿夫沙尔的离职令市场意外,他曾是马斯克的亲密盟友,负责关键市场销售和制造事务。接替他的汤姆·朱此前被派往中国,以应对亚洲市场的激烈竞争。此外,特斯拉董事会主席罗宾·丹霍姆近期表示,董事会仍对马斯克充满信心,但也透露曾联系猎头公司,试图敦促马斯克更多聚焦公司事务。
马斯克的战略调整引发了争议。取消Model 2的决定被认为是冒险之举。内部报告显示,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可能在未来数年持续亏损,但马斯克坚持押注这一方向。他认为,特斯拉的未来在于成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而非传统的汽车制造商。这一转型需要巨大的技术突破和资金投入,而特斯拉当前的财务状况无疑增加了风险。
未来的希望与隐忧
特斯拉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和Optimus机器人计划为公司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6月27日,特斯拉实现了一项里程碑:一辆Model Y从奥斯汀工厂自主行驶30分钟,将车辆交付到客户家中。这一壮举展示了特斯拉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潜力,但也暴露出技术的局限性。马斯克的愿景能否成为现实,取决于技术进步、监管环境和市场接受度。
在奥斯汀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中,特斯拉选择了谨慎起步。车辆运行区域受限,安全监控员的存在降低了风险,但也表明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相比之下,Waymo的无人驾驶服务已覆盖多个城市,积累了千万次付费乘车经验。特斯拉要想迎头赶上,必须在技术可靠性和成本控制上取得突破。
行业竞争与市场前景
全球无人驾驶市场竞争激烈。Waymo、亚马逊旗下的Zoox以及与Uber Eats合作的初创公司Avride都在奥斯汀布局。Waymo的成功得益于激光雷达和雷达的结合,而特斯拉坚持的纯摄像头方案引发了争议。人工智能专家米西·卡明斯指出,激光雷达在复杂环境中能显著提升安全性,马斯克的决定可能是一种短视的成本考量。
特斯拉的能源存储业务提供了一线希望。第二季度,特斯拉部署了9.6 GWh的储能产品,虽低于预期,但仍显示出多元化业务的潜力。然而,汽车销售仍是特斯拉收入的核心,短期内难以被无人驾驶或机器人业务取代。马斯克需要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愿景,确保公司渡过当前的难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