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摩托车圈里有件挺有意思的事儿,让不少车友看得津津有味。
这事儿的主角,是一台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的车,哈雷的“泛美”,也就是Pan America 1250。
说起哈雷,大伙儿脑子里可能立马浮现出那种又大又亮、坐姿舒展的美式巡航车,轰隆隆地跑在笔直的公路上。
但这台泛美可不一样,它是哈雷为了跟宝马、杜卡迪这些欧洲大厂抢地盘,专门造出来的一款全地形探险车,咱们平时管这种车叫ADV。
这种车长得高头大马,减震行程特别长,能上山能下河,主打一个“野”字,是用来长途穿越、挑战烂路的硬汉座驾。
可偏偏就有这么一家国外的改装工作室,拿到了这么一台越野悍将,干出的事儿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他们没把车骑去野外撒欢,反而是直接推进了手术室,大刀阔斧地一通改造,硬生生把这台“特种兵”给整成了一个混迹于城市街头的“肌肉猛男”,样子看起来,竟然跟另一台意大利的性能怪兽——杜卡迪“大魔鬼”有几分神似。
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好好的探险车,为什么要改成街车的样子?
这不是把它的看家本领全给废了吗?
这背后的门道,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
操刀这次“变性手术”的,是来自荷兰的一家顶级改装工作室,名叫Powerbrick。
这家工作室在圈内名气不小,特点是产量不高,但出手必是精品。
他们这次改造泛美,其实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展示和推广他们自己设计开发的一套改装零件,这个系列叫“CNCPT Moto”。
说白了,这次的改装车就像一个“行走的广告牌”,告诉全世界的车友:瞧,用上我们家的零件,你的泛美就能变成这样。
咱们先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动手的。
一台车的气质,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的轮子和姿态决定的。
原厂的泛美为了应对各种路况,用的是前19寸、后17寸的轮毂,轮胎也是兼顾公路和非铺装路面的多功能胎。
Powerbrick的第一刀,就砍向了这个基础。
他们毫不犹豫地换上了一对前后都是17寸的轮毂,而且还是价格非常昂贵的Rotobox碳纤维轮毂。
可能很多朋友对碳纤维这玩意儿不太了解,简单说,它就是又轻又硬,是赛车领域的顶级材料。
用在摩托车上,能大大减轻轮子的重量。
这有什么好处呢?
打个比方,就像你跑步,脚上穿着沉重的登山靴换成超轻的跑鞋,整个人的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起步更快、变向更灵活。
这套轮毂的价钱,在国内都够买一台不错的入门级摩托车了。
换上这双“跑鞋”之后,再配上倍耐力“恶魔”系列的纯公路高性能轮胎,这台泛美就等于彻底跟泥巴地说了再见,一心一意要在柏油马路上称王称霸了。
为了让整个车身姿态更低趴、更具攻击性,他们还给其中一台银色的改装车换了荷兰TFX出品的后减震器,车身高度降下来了,那种向前俯冲的劲儿一下就出来了。
解决了下盘,接下来就是对上半身的“精装修”。
原厂的泛美为了给驾驶者挡风,车头有个挺大的导流罩和一块高高的风挡,看起来功能性十足,但也显得有点笨重。
Powerbrick觉得这身“冲锋衣”太碍事,直接整个拆掉,换上了他们自己设计的小头罩。
这个新头罩非常小巧,紧紧地包裹住大灯,让整个车头看起来特别精干、凶悍。
原来的仪表盘也没地方放了,他们就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新的支架,把仪表安装到了更低的位置,这样一来,驾驶者看过去,视野里就非常干净清爽。
更有意思的是细节处理,原厂的油箱为了结实,能看到一些很粗犷的焊接缝,这在硬派玩家眼里可能是一种工业美。
但Powerbrick追求的是那种精致的肌肉感,于是工匠们花了很多工夫,把这些焊缝全部打磨得光滑平整,再重新喷漆,让整个油箱的曲面看起来就像顶级健身教练的肌肉线条一样,饱满又有力。
这种对细节的执着,确实让人佩服。
如果说前面的改动都还在预料之中,那么对车尾的改造,绝对是整个作品里最惊艳、最大胆的一笔。
原厂的泛美为了能带人、能驼行李,车座后面有一个又长又结实的副车架。
Powerbrick的做法堪称颠覆,他们直接用工具把原车的整个副车架给切了下来,一点没留。
然后,换上了一整块用航空级的铝合金,通过电脑数控机床(也就是咱们常说的CNC)一体切削成型的新副车架。
这块零件本身就像一件金属艺术品,造型极度简化,形成一个非常短翘的尾部。
最厉害的地方在于,这个新零件的所有安装孔位,都和原车架上预留的孔位完全对应,这意味着安装过程不需要对原车架进行任何焊接或破坏。
Powerbrick在设计时想得非常周到,他们把尾灯、转向灯和牌照架都巧妙地集成在了这个短小的尾部套件上,甚至连安装原车各种电线和电子元件的空间都预留好了。
这就意味着,这不仅仅是一个只能在他们工作室完成的定制作品,而是一套可以量产销售的成熟产品。
只要你也是泛美的车主,并且动手能力还不错,你完全可以从他们那儿买回这套零件,在自己家的车库里,花上一个周末的时间,就能亲手完成这个“换尾手术”,让你的爱车也来个大变样。
当这一切改造完成之后,这台泛-美就彻底变了。
原来那种高高在上的探险姿态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低矮、紧凑、肌肉感十足的街头霸王风格。
哈雷那颗强大的V型双缸发动机被完全暴露出来,成了全车最引人注目的焦点,配上那个短到极致的尾巴和宽大的后轮,也难怪大家都说它看起来像杜卡迪的“大魔鬼”了。
因为“大魔鬼”这款车的设计精髓,正是这种把强悍动力和肌肉线条毫不掩饰地展示出来的风格。
看到这里,咱们不得不佩服国外这些顶级改装工作室的创意和工艺水平。
他们能精准地发现一台车最具潜力的部分,然后通过高超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把它打造成一个全新的物种。
这背后,是人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下来的摩托车文化和工业基础。
不过,咱们也用不着光羡慕。
回头看看我们国内的摩托车市场,这几年的发展速度也是有目共睹的。
从春风、钱江、无极这些国产品牌的飞速进步,到民间各种改装高手和工作室的层出不穷,我们自己的摩托车文化也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荷兰人可以把一台十几万的哈雷改成另一种风格,咱们国内同样有无数的车友,把几万块的国产摩托车,通过自己的想法和双手,改出非常漂亮、非常有个性的作品。
或许我们在一些超高精度的加工工艺上还有差距,但在创意和热情上,我们一点也不输。
欣赏国外的优秀作品,更像是在给我们自己打开一扇窗,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然后激发我们自己的创造力。
相信用不了多久,咱们“中国创造”的摩托车和改装作品,也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路,让全世界的车友都为我们竖起大拇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