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自己生产货车啦!货拉拉首款货车上市,起售价为7.68万元

货拉拉自己生产货车啦!货拉拉首款货车上市,起售价为7.68万元-有驾

货拉拉跨界造车!首款定制货车“多拉大面”7.68万起上市,五大核心功能重新定义货运场景

一、货运界 “新玩家” 登场:货拉拉多拉首款货车正式上市

(一)7.68 万元起售,精准切入城配物流市场

在竞争激烈的货运市场中,每一次创新突破都可能重塑行业格局。7 月 25 日晚,一则重磅消息在物流领域炸开了锅:货拉拉旗下汽车科技品牌 “货拉拉多拉” 首款专属货车 “多拉大面” 正式上市,官方起售价仅为 7.68 万元。这一极具性价比的定价策略,让 “多拉大面” 瞬间成为众多货运从业者关注的焦点,也标志着货拉拉在城市配送物流市场的深度布局迈出了关键一步。

“多拉大面” 并非凭空出世,它是货拉拉在深耕货运市场 10 余年的成果体现。依托平台海量的货运数据,货拉拉对司机日常运营中的痛点了如指掌,如载货空间受限导致无法承接大型货物订单、充电时长影响运营效率、车辆承重不足易造成货物损坏等。基于这些洞察,货拉拉联合长安跨越进行深度定制打造,旨在为城市配送、搬家货运等高频场景提供一款 “量身定制” 的高效运输工具 。

(二)品牌战略升级:从平台到 “车 + 货 + 场景” 生态布局

货拉拉多拉将自身定位为 “更懂货运的汽车科技品牌”,这一定位绝非空穴来风。推出 “多拉大面”,不仅仅是一款新车的上市,更是货拉拉品牌战略升级的关键信号,彰显了其从单纯的信息匹配平台向全链条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决心与魄力。

想象一下,未来 “多拉大面” 行驶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通过与货拉拉平台的数据互通,车辆的实时位置、载货状态、电量消耗等信息都能实时反馈到平台。平台则根据这些数据,结合订单需求,实现智能调度,将最合适的订单分配给最合适的车辆,避免空驶,提高车辆利用率;同时,基于车辆能耗数据,平台还能为司机提供优化后的行驶路线,降低能耗成本,真正构建起一个 “人 - 车 - 货” 高度协同的闭环生态 。这一生态的形成,将极大提升货拉拉在物流行业的竞争力,使其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货拉拉自己生产货车啦!货拉拉首款货车上市,起售价为7.68万元-有驾

二、深度定制基因:五大核心功能如何 “对症” 货运需求?

“多拉大面” 之所以能在众多货车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针对货运痛点打造的五大核心功能,这些功能犹如 “定制药方”,精准解决了司机在日常运营中的难题 。

(一)大货厢:7.8 立方米超大空间,兼容 99% 货物尺寸

在货运行业,载货空间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业务承接能力。“多拉大面” 的货厢容积高达 7.8 立方米,采用纯平底板与方正厢体设计,内部结构规整,没有任何突兀的棱角或凸起,这使得货物在码放时能够紧密贴合,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无论是标准托盘、大型家电,还是长条状的建材,都能轻松容纳其中。内部高度超 1.3 米,司机在货厢内站立码货时,头部不会碰到车顶,大大提高了码货效率,减少了弯腰、下蹲等重复动作带来的疲劳感。

侧门开口宽度达 1.2 米,尾门支持 180° 平开,这种大开口设计为叉车、地牛等装卸工具提供了便利。在实际装卸过程中,叉车、地牛可直接进出货厢,无需再进行人工搬运或二次装卸,与传统车型相比,装卸效率提升了 30%。以某电商仓库的日常配送为例,使用 “多拉大面” 配送货物,原本需要 2 小时的装卸工作,现在仅需 1.4 小时左右就能完成,极大地缩短了货物在途时间,提高了物流周转效率。

(二)大三座:贯通式真三座设计,兼顾载人载货需求

传统货车的驾驶室布局往往难以兼顾载人与载货的双重需求,而 “多拉大面” 的驾驶室采用贯通式三座布局,主副驾之间没有隔断,中间座位可折叠收纳,这种设计既满足了司机带学徒、助手一同出行的实际需求,又在不需要载人时保留了前排储物空间。比如,在搬家业务中,司机可能需要带上搬家工人,此时三座设计就能充分发挥作用;而在日常货物配送时,将中间座位折叠,又能在前排放置一些常用工具、文件等物品,方便取用。

座椅的舒适度也是 “多拉大面” 的一大亮点。它采用高密度海绵支撑,能够有效分散人体压力,配合人体工学设计,使座椅能够紧密贴合人体曲线,减少长时间驾驶对腰部、背部的压力。根据实际测试,驾驶 “多拉大面” 长途驾驶时,腰部疲劳度较传统车型降低了 25%,这对于日均驾驶超 10 小时的城配司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在一次长达 8 小时的城际货运中,司机反馈,驾驶 “多拉大面” 后,腰部没有出现以往那种酸痛感,到达目的地后仍能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继续投入到后续的工作中。

(三)大开门:180° 无障碍装卸,叉车直入无死角

对于频繁装卸货物的货运场景,车门的设计至关重要。“多拉大面” 的侧门采用双轨滑动设计,开启幅度达 1.2 米,这种设计不仅在狭窄的空间内也能轻松开启,而且能够确保叉车、地牛等工具顺利进出。尾门支持上下分拆式开启,底部门槛离地仅 520mm,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5%,这意味着搬运重物时,工人无需花费过多力气弯腰抬升货物,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装卸效率。

在商超配送场景中,由于货物种类繁多、数量大,需要频繁装卸,“多拉大面” 的大开门设计优势尽显。以某大型连锁超市的配送为例,以往使用传统货车配送货物时,单趟作业时间需要 40 分钟左右,而使用 “多拉大面” 后,单趟作业时间可缩短至 30 分钟以内,每天可多完成 2 - 3 趟配送任务,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样,在家具运输场景中,大开门设计使得大型家具能够轻松进出货厢,减少了货物磕碰损坏的风险。

(四)大超充:18 分钟快充补能,日均续航超 300 公里

续航焦虑一直是新能源货车面临的一大难题,而 “多拉大面” 搭载的 2C 高倍率快充电池,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它支持 30%-80% 电量 18 分钟极速补能,这意味着司机在短暂的休息时间内,就能为车辆快速补充电量。配合峰值功率 60kW 的永磁同步电机,CLTC 工况续航达 300 公里,完全能够满足城市配送、城郊运输等日常运营需求。

针对城配司机 “碎片化充电” 的习惯,新车支持预约充电、即插即充功能。在物流园、快充站等场景,司机可以利用装卸货物的间隙进行充电,实现 “充电 10 分钟,续航 80 公里”。例如,在某物流园区,司机在等待装卸货物的 20 分钟内,就可以为车辆充电,使续航里程增加 100 公里左右,从而避免了因电量不足而影响配送任务的情况发生,彻底告别续航焦虑。

(五)大承载:1475kg 额定载重,底盘强化应对复杂路况

在实际货运中,车辆的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运输效率和货物安全。“多拉大面” 采用高强度钢车架,底盘经过 50 万公里满载路试,确保了其可靠性和稳定性。额定载重达 1475kg,较同级车型提升 20%,能够轻松应对各种重载货物的运输需求。

后悬架配备 5 片加强型钢板弹簧,配合加粗减震器,即使装载建材、机器等重物,车身侧倾幅度也能控制在 5° 以内。在一次建材运输任务中,车辆满载 1400kg 的水泥、砖块等货物,行驶在路况较差的乡村道路上,车辆依然行驶平稳,没有出现明显的颠簸和侧倾现象,有效保障了货物的安全运输,也让司机驾驶更加安心。

货拉拉自己生产货车啦!货拉拉首款货车上市,起售价为7.68万元-有驾

三、行业影响:从 “用车” 到 “造车”,货拉拉能否改写货运车市格局?

(一)对司机:降本增效双驱动,月均收益或增 20%

对于广大货运司机而言,“多拉大面” 的上市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据货拉拉测算,“多拉大面” 凭借大货厢与低能耗优势,单趟可多装 15% 货物,这意味着司机在同样的运输次数下,能够承运更多的货物,从而增加收入。以某电商小件配送为例,以往使用普通货车,一趟最多可装 100 箱货物,而使用 “多拉大面” 后,一趟可装 115 箱左右,按每箱货物利润 5 元计算,单趟就能多赚 75 元左右。

在能耗成本方面,“多拉大面” 的表现同样出色。其电耗成本较燃油车降低 60%,若按日均 200 公里运营计算,每月能耗费用节省约 1500 元。在如今油价高企的背景下,这一优势尤为明显。司机张师傅算了一笔账:他之前使用的燃油货车,每天行驶 200 公里,油费大约需要 200 元,一个月下来油费支出高达 6000 元;而使用 “多拉大面” 后,每天的电费仅需 80 元左右,一个月电费支出 2400 元左右,每月能节省 3600 元左右的能耗费用 。

此外,长安跨越成熟的三电技术也为 “多拉大面”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预计三年维保成本较同类车型低 35%,这进一步降低了司机的运营成本,切实提升了他们的盈利空间。综合以上因素,预计司机使用 “多拉大面” 后,月均收益有望增加 20% 左右,这对于辛苦打拼的货运司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

(二)对行业:开启 “场景化造车” 新范式,倒逼传统车企转型

在传统商用车领域,标准化生产一直是主流模式。车企往往根据自身的研发规划和市场大致需求,生产出通用性较强的车型,然后推向市场。这种模式虽然能够满足一定的市场需求,但对于细分领域的特殊需求,却难以做到精准匹配。

而 “多拉大面” 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传统模式,开启了 “场景化造车” 的新范式。货拉拉通过分析全国 300 万司机、5000 万订单的货物尺寸、运输距离、载重需求等数据,精准定义车身参数与功能配置。这种 “数据驱动产品” 的模式,让车辆与货运场景实现了深度融合,真正做到了 “量身定制”。

这一创新模式或将引发物流车企从 “生产导向” 向 “需求导向” 的转型潮。传统车企如果继续墨守成规,将难以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以某传统商用车企为例,其生产的一款轻型货车,虽然在动力、操控等方面表现不错,但由于货厢尺寸不合理,在承接一些大型家电配送订单时,经常出现货物无法装载的情况,导致市场份额逐渐被一些更具针对性的车型蚕食。因此,传统车企必须加快转型步伐,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加强与行业上下游的合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三)市场竞争:7-8 万元纯电中面市场再掀战火

当前新能源城配货车市场中,7 - 8 万元价位段已经聚集了瑞驰 EC35、开瑞优优等多款车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多拉大面” 以 “五大核心优势” 强势入局,无疑给这一细分市场注入了一剂 “强心针”,再次掀起了市场竞争的战火 。

与竞争对手相比,“多拉大面” 在货厢容积、开门设计、充电速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瑞驰 EC35 货厢容积为 6.8 立方米,“多拉大面” 则达到了 7.8 立方米,在装载大型货物时更具优势;开瑞优优的侧门开口宽度相对较窄,在使用叉车装卸货物时不够便利,而 “多拉大面” 的 1.2 米侧门开口和 180° 尾门设计,能让叉车直入货厢,大大提高了装卸效率。

然而,“多拉大面” 能否快速上量,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关键在于货拉拉平台是否开放专属订单倾斜政策,如果平台能够给予 “多拉大面” 司机更多的订单支持,将有助于车辆的快速推广;此外,后续充电网络、金融方案等配套服务的落地速度也至关重要。目前,新能源货车的充电网络覆盖还不够完善,充电时长仍是困扰司机的一大难题,如果 “多拉大面” 能够在充电网络建设上取得突破,将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

货拉拉自己生产货车啦!货拉拉首款货车上市,起售价为7.68万元-有驾

四、未来展望:货拉拉多拉的 “造车” 野心有多大?

随着 “多拉大面” 的上市,货拉拉多拉已透露未来三年产品规划:2026 年推出轻卡车型,2027 年布局新能源皮卡,同步研发车联网系统与智能调度平台。这一系列规划彰显出货拉拉在汽车科技领域的深远布局和宏大野心,也预示着货运行业即将迎来一场深刻变革。

从短期来看,“多拉大面” 作为货拉拉造车的开篇之作,其成功上市将为后续车型的推出奠定坚实基础。通过 “多拉大面”,货拉拉能够快速积累用户反馈和市场数据,了解用户对车辆性能、配置、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和意见,从而在后续车型的研发中进行针对性优化和改进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后续车型的产品竞争力,还能增强用户对货拉拉多拉品牌的信任和认可,为品牌的长期发展赢得良好口碑 。

中期来看,轻卡车型和新能源皮卡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货拉拉多拉的产品线,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货运场景下的需求。轻卡车型在城际物流、大宗商品运输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能够填补货拉拉在这一细分市场的空白;而新能源皮卡则兼具载货和越野性能,适用于城乡结合部、农村等地区的货运需求,以及户外作业、工程施工等场景。这两款车型的推出,将使货拉拉多拉在货运市场的覆盖面更广,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

长期来看,车联网系统与智能调度平台的研发和应用将是货拉拉多拉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通过车联网系统,车辆与平台、用户之间能够实现实时数据交互,车辆的位置、行驶状态、货物信息等都能实时反馈到平台,平台则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智能调度,实现车辆与订单的精准匹配,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这将构建起一个以货拉拉多拉为核心的智能物流生态系统,实现 “人、车、货、场” 的高效协同,彻底改变传统货运行业的运营模式,引领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

对于货运行业而言,货拉拉多拉的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是一款款新车的发布,更是一场由数据与场景驱动的产业变革。当物流平台掌握车辆定义权,“人、车、货、场” 的协同效率将迎来指数级提升,整个行业的运营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服务质量和效率将大幅提高 。

对于司机和货主来说,货拉拉多拉的发展或许意味着更高效、更智能的货运时代已经从这辆 “多拉大面” 开始。司机将拥有更贴合需求的车辆,运营成本降低,收入增加;货主将享受到更快捷、更可靠的物流服务,货物运输更加安全、准时 。而这,也正是货拉拉多拉 “造车” 的意义所在 —— 以创新为驱动,为货运行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开启货运行业的新篇章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