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R这事儿,有点意思。
奇瑞那个被尹同跃寄予厚望的“新特区”,现在似乎要动刀子了。
听说,iCAR 03、03T要被“请”出iCAR的门,回到奇瑞老家。
这消息还没官宣,但我觉得,八九不离十。
你想啊,这就像一个乐队,一开始啥风格都想玩,结果发现乱成一锅粥,最后痛定思痛,决定专注一个方向。
iCAR这次调整,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这背后,肯定跟人事变动有关。
智米科技的苏峻,现在成了iCAR的一把手,他要做的,就是让iCAR更有“范儿”。
话说回来,苏峻和章红玉这俩人,一开始就挺有意思。
一个是从互联网圈杀出来的“产品经理”,一个是汽车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炮”。
风格完全不一样,一个讲用户体验,一个讲技术参数。
这就像是,一个想用“颜值”征服你,一个想用“肌肉”震慑你。
早期的iCAR,产品线也挺分裂的。
iCAR 03和V23,都是方盒子造型,但你仔细看,它们的设计语言完全不一样。
iCAR 03更实用,V23更潮流。
这就像是,一个想当“工具车”,一个想当“潮玩”。
现在,苏峻上位了,iCAR也要开始“纯血”了。
把iCAR 03划走,V23搬到新工厂,这就像是,把乐队里的“摇滚”和“民谣”分家,各自安好。
那么,问题来了,苏峻凭啥这么有底气?
知道为啥吗?
因为人家在家电圈,早就玩转了“爆款方法论”。
小米空气净化器、智米空调,哪个不是靠着“极致设计+互联网智能”火起来的?
这就像是,乔布斯用iPhone颠覆了手机行业,雷军用小米颠覆了家电行业。
现在,苏峻想把这套方法论,搬到汽车行业。
记住:一个好的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是“取舍”。
不是什么都要,而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V23就是个例子,它不是“六边形战士”,但它外观漂亮,空间够用,驾驶感受年轻。
这就够了。
还有,iCAR对年轻人需求的把握,也很到位。
现在年轻人,真需要硬核越野车吗?
不一定。
他们更需要的是“腔调”,是“情绪价值”。
改装文化、工业设计,这些都能吸引他们。
这种情况,就好比相亲。
你不用啥都好,但你得有自己的“闪光点”,能一下子抓住对方的眼球。
V23上市后,卖得还不错。
两个月销量都排在“方盒子”车型的前几名,而且女性用户占比很高,改装比例也很高。
这说明,iCAR找对了方向。
但是,这真的合理吗?
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年轻人”这个篮子里?
把iCAR打造成一个纯粹的“潮牌”?
我不知道。
这就像是,一个厨师,只会做一道菜。虽然这道菜做得很好,但客人总会吃腻的。
人真的是太难了。既要坚持自己的风格,又要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
iCAR的未来会怎样?
谁也说不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苏峻的这次“净化产品线”,绝对是步险棋。
记住:成功没有,只有不断试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