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陆续放弃新能源车,中国为何坚持大力发展,走错路了?

来华外国游客走在上海街头时,忍不住感叹:“这里的新能源汽车好多,街道特别安静。 ”这种场景正成为中国城市的日常。 2025年8月,比亚迪单月卖出37.36万辆汽车,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过90%。

全世界都陆续放弃新能源车,中国为何坚持大力发展,走错路了?-有驾

同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8.08万辆,同比增长75.2%。 当部分声音质疑“全球只有中国在搞新能源”时,数据却显示另一番景象。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92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21.4%。

中国市场贡献了其中693.7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40.3%,渗透率攀升至44.3%。 这一数据远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设定的2025年渗透率20%的目标。

同期,美国市场电动汽车销量创下季度新高,占比突破10%,欧盟也将2030年新能源车销售目标定为50%。 Clean Technica统计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5%,市场份额稳定在21%以上。

全世界都陆续放弃新能源车,中国为何坚持大力发展,走错路了?-有驾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首要动机是能源安全。

作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 将车辆动力从石油转向电力,可大幅降低对海外能源的依赖。

汽车产业占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比重高达10%,新能源转型带动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全产业链升级。 2025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全球占比超过60%,宁德时代等6家企业跻身全球装车量前十。

环保承诺也是关键推动力。

中国在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下,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比燃油车低40%以上。

政策层面,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至2027年,2024-2025年期间全额免征,2026-2027年减半征收。 2025年实施的以旧换新补贴进一步刺激需求,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覆盖全国县域市场。

西方“放弃论”背后的选择性叙事

奔驰和奥迪曾调整电动化时间表,奔驰将2030年全面电动化目标推迟至2035年,奥迪否认了2033年停售燃油车的计划。

全世界都陆续放弃新能源车,中国为何坚持大力发展,走错路了?-有驾

这些个案不能代表全球趋势。 2025年慕尼黑车展上,宝马推出新一代iX3电动车,大众CEO公开表示将加大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投入。 日本松下持续研发电动汽车电池,美国特斯拉仍保持全球销量前列。

欧美市场放缓的主因是盈利压力和基础设施短板。

2024年欧盟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20.1%,美国为9.3%,充电网络覆盖不足和电网老化制约了普及。 相比之下,中国已建成充电桩超900万台,覆盖全国90%的高速公路服务区。

全世界都陆续放弃新能源车,中国为何坚持大力发展,走错路了?-有驾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指标显著提升。

纯电动车平均续航里程接近500公里,15分钟快充可实现80%电量补充,L2级辅助驾驶功能在新车中占比达62.1%。 电池成本下降的同时,寿命和充电速率同步提高。 产业链协同效应扩大,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化效应,整车国产化率突破95%。

出口模式从“整车出海”升级为“技术+生态”输出。

比亚迪在匈牙利建厂,长城汽车在泰国投产欧拉好猫车型,广汽和奇瑞在东南亚布局零部件生产基地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占汽车出口总量的34.4%。

行业内部竞争加剧。

2025年上半年超100款车型降价促销,部分车型降幅达数万元,导致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低于工业平均水平。 电池安全、续航稳定性、充电设施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仍需解决。 海外市场面临贸易壁垒,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美国取消部分补贴政策。

全世界都陆续放弃新能源车,中国为何坚持大力发展,走错路了?-有驾

政策层面通过差异化措施应对。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试点城市新增新能源车70万辆;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项目聚焦中长途运输场景。 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加速L3级自动驾驶落地,5G和北斗系统嵌入智能网联技术。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