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小时候坐在副驾驶,幻想汽车能自己开吗?前面还有爸妈的唠叨声,窗外是飘忽的风和堆积的红灯,却又渴望有那么一天,打开车门就是未来的模样。现在,成都的街头,好像距离小时候的念头彻底不远了,比亚迪的汉智驾版踏着秋天的新鲜空气,悄悄溜进银泰城,把“高端新能源轿车”的旗子在蓉城一角插稳了。
一堆数据和参数,看起来挺炫,但我一边把资料扫两眼,一边忍不住犯嘀咕——真的变革来了?“全民智驾”听起来这么牛,扎实点讲到底牛在哪里?车圈这些年,智能驾驶的风吹得山头林立,有的是噱头,有的是真技术。比亚迪体量不小,销量又领跑,汉和唐都吃得开,但这汉智驾版能不能把“未来感”变成今天就能摸到的体验?这一出到底是“真功夫”,还是演给你看的“花里胡哨”?其实啊,脑瓜子里转着这些问题的人不止我一个,成都的朋友们应该比谁都更会盘一盘这桩汽车新鲜事吧。
现场小试牛刀!据说发布会在银泰城“整了个大场面”,老少咸宜连带首批品鉴官一起凑热闹,体验区摆得挺拉风,能上手试驾,感受一波什么叫“智驾三目”“毫米波雷达”“城市领航”这些听起来像科幻片的词儿。话说回来,车圈的“体验官”这角色确实越来越像网红带货,体验是体验,但能不能低调点给点干货?是智能驾驶,还是墙上PPT标语还是得实际摸一摸,踩一脚油门才知道。
比亚迪汉智驾版,定价16.88万起,直接给“两套版本”——DM-i混动、纯电EV,价位跨度从十几万到二十多万,基本覆盖中高端消费者最愿意冲刺那段“心理红线”。关键是“加配不加价”,这几个字直接抓住了所有有预算焦虑的成都小伙伴。谁还不愿意薅点羊毛?再叠个换购补贴,门槛再往下靠,比亚迪在算计怎样让更多人“无痛升级”,让智能驾驶变成路上的常规选项。别忘了——一车六重权益,什么尊享焕新礼、无忧礼、智联礼……买车像逛超市一样带着“赠品”回家,这就是卷出新高度的比亚迪式“宠粉”。
当然了,销量确实牛气,双料销冠听着威风。试问要不是有点真家伙撑腰,谁能在B+C级轿车市场站这么高?但话说回来,“领先燃油车两代”这口号,也得扒一扒底子,多聊聊真凭实据。讲真,这些年油电之争一波又一波,“新能源”吆喝得震天响,智能驾驶拼的是谁快一步把科技变成用户实在的驾驶体验。你要真让开惯传统轿车的人尝尝“智驾”,不只是多几个按钮这么简单。
走进比亚迪这套智驾系统,其实挺能分出高下的。入门即标配“天神之眼C”三目版,看参数就知道,比起早几年还在玩“定速巡航”的汽车世界,这货整了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再加12颗摄像头,凑了29个传感器,堪比咱小时候数学考试后的验算程序,严谨得一塌糊涂。据说有十类高速场景全覆盖,实测下来上下匝道、自动超车这些都不需要司机过多插手,说白了就是你可以偶尔“摸鱼”,让车来找活干。
而且到了中高配,“天神之眼B”高阶激光版再加1颗激光雷达,把城区领航也整明白了。如果你问现在城市驾驶哪个最闹心,十之八九会说红绿灯和停车。“读秒”、“自动避让”、大曲率弯道无车道线也不怕,这些功能听起来比加油还管事。AEB紧急制动应该就是“马虎党”的救星了:分分钟它反应快过你,关键时刻能保命。而那个300+场景自动泊车系统,据说遥控泊车成功率超99%,把“窄车位焦虑症”治得服服帖帖,无论你是新手还是“马路小公主”,进退都不用再靠旁边的人拿尺子比划,轻轻松松。
技术不止云里雾里还能实打实地为生活做减法。EV版中高配上直接给了全域800V平台,节能效率杠杠的。刀片电池容量83千瓦时,CLTC续航蹦到701公里,20分钟快充,百公里电耗10.6度,不比特斯拉差多少。如果偏爱混动,DM-i第五代技术实在不能小瞧,起步和加速都像你家WiFi升级了,稳得出奇——高速省油,动能回收连电池都能充上,破百只需6.9秒。馈电情况下油耗也不高,就3.8升,满油满电冲出去能飙1350公里,这距离活生生就是从成都往返一次重庆都能绰绰有余。驾控的质感靠云辇-C智能阻尼控制系统,开起来稳得不用多想,坐着也舒坦,一狠心还感觉自己是豪车开主。
前排后排空间不打怵,毕竟4995mm的车长、1910mm的车宽,加纯平地台这种设计,大家坐在里面都能把大长腿摊开。后排比奥迪A6L还宽敞,Nappa真皮加龙鳞纹缝线,配合12.3英寸液晶仪表,15.6英寸中控屏还会转动,再加丹拿音响、AR-HUD,舒适跟科技感双管齐下。如果你还在相比奥迪、宝马那些No.1的传统大牌,真可以坐下来掰掰手指,比亚迪基本做到了“20万级预算给你百万级体验”这碗饭,既科技又豪华,关键还环保,蓉城小伙伴再也不用只看海外品牌干瞪眼了。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要问一句:这个“全民智能驾驶”真的不是个噱头?是中国汽车圈的乌托邦吗?其实算起来,比亚迪这两年确实把智能化的门槛再一次砸了下来。普通消费者可以买到“高阶智驾”,不用瞪着国外品牌想遥不可及,这也是咱国产车自信的底气。谁能想到,这辆汉智驾版能够把辅助驾驶、全场景泊车这些玩意儿变成家常便饭,成都街头巷尾的车主从此能体验到科幻片里的场景,过去觉得开好车是一种奢侈,现在反而变成了普及。
当然,智能驾驶说到底还是要落地体验。有些人一听“自动泊车”“激光雷达”就心里打鼓:真有这么神?会不会有误判,会不会遇到复杂路况就躺平?老实说,技术再牛也不能100%解决所有问题,路况千变万化,开车还是得“人机共融”。未来的车,不是让你完全甩手、沉迷刷抖音,而是帮你减负,让通勤变成享受。这点比亚迪目前做到了让绝大多数人感受到——至少早晚高峰堵车,停车难这些困扰,比亚迪的智驾能带你轻松过关。
讲到这里,其实就是一个问题:比亚迪汉智驾版能不能开创属于国产新能源轿车的新标杆?从定价到配置,从技术到体验,这车已经在成都扎根生长,接下来等着它和普通用户一起来打磨“全民智驾”的现实场景。消费者最大受益是不用再为“高端智驾车”攒小金库,上车门槛低,技术也靠得住;至于市场能否真的卷出新高度,这还得让无数蓉城车主上车试水,用实际反馈证明。
车圈的“未来已来”不再是嘴上耍酷,更像是大家身边随时能触摸到的生活一部分。比亚迪汉智驾版这波进击,既是实力秀,也给新能源领域的国产军团扬眉吐气。成都,这座既包容又前卫的城市,很可能会把“智能汽车”变成马路上的新常态。有人说,科技改变生活,但更牛的是,生活正在改变科技的走向。买得起、用得爽、开着舒坦,这才是新能源车疯狂追逐的“人民理想”。
看到这里,有没有憧憬,或者也有自己的疑问?正是这些亲身的体验和思考,让汽车圈里的未来显得更真实。朋友们,你觉得“全民智驾”的时代来了吗?是不是已经准备好试一试高端新能源轿车的那份新鲜劲?欢迎留言抬杠,一起聊聊你的看法!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