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细品过?街上跑的那些“菜车”,侧影儿总透着一股“前趴后撅”的劲儿?说白了,就是不够舒坦。瞅瞅那些身价不菲的角儿,腰线那叫一个顺溜,前后高低拿捏得死死的,稳重,气场足!
咱老百姓淘车,讲究的就是个实在,可谁又不盼着自己的“铁骑”也能有点格调?车厂子难道是睁眼瞎?把车壳子捯饬得更顺眼、更招人待见,不更能勾人掏腰包?他们门儿清!可现实是,有心无力啊!
先得捋顺一个事儿,大多数轿子的底盘,打娘胎里出来就是“头低腚高”的。这可不是设计师打瞌睡,而是迫于生计。您想想,满大街跑的家用代步车,十有八九是前驱的,这“前趴后撅”的造型,能把更多的分量压在前面的轱辘上,这样抓地才稳,地板油起步才不至于“挠地”。
再唠唠乘坐的舒坦劲儿。前排活动空间充裕,腿能撒开了伸,座椅矮一点儿没啥感觉。后排就不一样了,腿部空间捉襟见肘,座椅必须得支棱起来,不然搁谁也遭不住。座椅一抬高,车窗、车顶自然也得跟着水涨船高,整个车身从头到尾,就硬生生拔高了一截。
还有个顶要紧的考量,后座要挤仨人,后备箱还得塞行李,满载和空载那重量可是天壤之别。为了照顾屁股的感受和行车安全,悬挂系统必须留出足量的缓冲余地,所以后底盘自然要比前头更高一头。
既然大家都嫌弃这“前趴后撅”的造型,为啥越是身价高的车,这种感觉反而越淡呢?窍门就在于车身的轴距。车身越长,这股向上抬升的劲头就被稀释了。就像抻面,抻得越长,弯儿就越小。
拿奥迪A6L来说,车身足有五米多长,就算后部比前部高出个一扎,均摊下来每米车身高度也才涨不到三厘米。可换成奇瑞艾瑞泽5这种小个头的,车身才四米五左右,同样的落差,平均每米就要窜高三厘米多,视觉上的“前低后高”感自然就更扎眼了。
这么掰扯几下,是不是有点开窍了?不是车厂子不想把车捯饬得更拉风,实在是“身大力不亏”,车身长度摆在那儿,再巧的手艺也变不出花来啊!
所以说,下回再瞅见“头低尾巴翘”的家用车,别光顾着撇嘴,也得体谅一下厂家的捉襟见肘。说到底,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有限的预算和空间里,他们也算是尽力而为了。
当然啦,这也不是说咱们就得捏着鼻子认了。没准哪天,科技树点对了,车厂子就能琢磨出更好的法子,让平价家轿也能穿上华丽丽的“晚礼服”。在那之前,咱们还是且开且乐呵吧!毕竟,能遮风挡雨,平平安安到家,才是顶顶重要的。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这“前低后高”的设计,也不是一无是处。起码,它能让你一眼就瞅出这是一辆脚踏实地的家用车,而不是那些搔首弄姿的“妖艳货”,也算是另一种接地气的表达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