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万预算,想找台续航能跑 1500 公里、零百加速进 4 秒级的中大型 SUV?放半年前说这话,大概率会被笑 “想太多”—— 毕竟这级别的豪车,随便拎台出来都要 40 万起步,续航和性能还未必能两头顾。但现在,吉利银河 M9 直接把这 “天方夜谭” 变成了实车。
5.2 米多的车长撑得气场十足,707 匹综合马力踩下去就是强烈推背感,更关键是 “纯电 + 增程” 双模式加持,跑长途不用慌着找充电桩,市区代步还能省不少油。它刚露脸,就把不少盯着 BBA、特斯拉的准车主 “拉” 了过来 —— 这台车,到底凭什么有 “碾压 40 万豪车” 的底气?
先解决准车主最头疼的 “续航焦虑”—— 银河 M9 的 1500 公里不是虚标,而是 CLTC 工况下 “纯电 + 增程” 的综合续航,搭载 21.5kWh 电池组,市区通勤纯电模式能跑 125 公里,日常上下班一周充一次电足够;要是跑长途,1.5T 增程器热效率达 44.26%,加一箱油就能补能,不用像纯电车那样在服务区排队等充电桩,有车主实测 “从广州到长沙,全程 500 多公里,到地方还剩 30% 电,完全不用中途停”,这才是家用 SUV 该有的补能灵活度。
再看它 “707 匹 + 4.5 秒破百” 的性能,别以为这是台 “偏科的性能车”,5.2 米车长、2985mm 轴距的尺寸,把 “性能” 和 “家用” 捏合得很到位。4.5 秒的加速不是靠牺牲舒适性换来的,底盘调校偏家用,过减速带时滤震干净,后排乘客不会被颠得晃脑袋;后排空间更是 “越级”,坐三个成年人不挤,孩子的安全座椅装上去,旁边还能放个储物箱,后备箱容积有 500L,周末带全家露营,帐篷、折叠桌椅、食材全塞得下。有网友说 “以前觉得性能车不家用,家用车没劲儿,银河 M9 算是把两者掰正了”,这话很实在。
最让 40 万级豪车 “脸红” 的,是它把高端配置 “下探” 到了 17 万价位。全系标配 L2.5 级智能驾驶,全速域 ACC 跟车稳,过弯还能自动修正方向,新手跑高速也不慌;前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全有,冬天不用等座椅暖透,夏天后背不闷汗,长途开车能缓解疲劳;中控是 14.6 英寸大屏 + 16.2 英寸副驾娱乐屏,车机系统反应快,语音控制能精准识别 “打开右后窗”“调低空调 2 度”,不用手忙脚乱找按键。
对比同尺寸的 40 万级豪车,这些配置要么是选配,要么直接没有 —— 比如某德系豪华 SUV,想装座椅通风得加 3 万,智能驾驶辅助要另付 2.5 万,算下来光配置就得多花小 6 万。
不过客观说,银河 M9 也不是完美的,比如品牌溢价确实不如 BBA,但对务实的准车主来说,“花 17 万买到 40 万级的续航、性能和配置”,比 “为 logo 多掏 20 万” 实在多了。它的核心优势不是 “碾压” 豪车的品牌,而是 “戳中” 家用用户的痛点:既要跑得远、不焦虑,又要够舒服、能装人,还得有拿得出手的性能,这些需求,银河 M9 都接住了。
其实准车主纠结的从不是“要不要豪车”,而是“能不能花小钱办大事”。银河M9没玩虚的,把续航、空间、性能都揉进17万预算里——毕竟买车装的是家人,跑的是踏实,不是为logo多掏的冤枉钱。这样的“务实之选”,你觉得戳中需求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