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海南一位朋友那儿听说,省里明天起暂停汽车置换更新补贴了。说实话,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懵,谁不图个补贴省点钱?尤其是在海南,这种贴钱买车的政策对终端销量帮忙很大。但人家财政吃紧,补贴也得收紧,不然明年估计整个补贴池就得见底。说实话,这点我还能理解。
我朋友小张,昨天还在海南机场附近的4S店里试驾新车,结果收到这条通知——老老实实算了一笔,整整省了二十万买车直接没了。估计当地经销商都傻眼了。小张跟我吐槽:瞎搞,说停就停,退也不是买也不是,老车谁养得起?你说这不就是羊肝出了个羊大肚嘛,半吊子政策让人尴尬。这个补贴政策,之前是以旧换新,补贴力度大概在3000元上下(估算,市面不同车型差别也挺大),贴心但补贴也没那么巨大。
说到汽车置换补贴,其实背后是个挺复杂的供应链博弈问题。补贴就好比给整个链条加了点润滑油,让研发、生产、销售环节刺激起来。你看海南这次撤回,就是供应链上的润滑油断了,这会迅速传导到4S店、零件商、物流商的链条中。打个比方,这就像家里暖气突然停了,加湿器的水雾都没了,空气干燥不舒服——各环节都感受到寒意。
我也得承认,之前我脑子里觉得补贴停了,销量肯定要崩溃,这想法有点大。看看同行业其他地方,车企早就适应不依赖地方补贴,海南用户的购买决策也比较复杂,不全是补贴驱动,还有旅游、生活方式的影响。所以,这次事件影响更像是短期波动,接下来市场自我调节会很快。毕竟海南的车市容量本来就不大(市区新增车辆保守估计每年2-3万台),这种政策调整节奏敏感点正常。
我刚才翻了翻笔记,记得2019年海南刚开始推车补贴时,供应链环节因为没预测到火爆,出现过零件短缺,导致新车交付延迟,客户一大串投诉电话,搞得销售店头疼不已。那会儿还挺烧脑,研发部门需要快速根据市场反馈调整生产节奏,配件供应商也得赶工。对比供应链更成熟了,虽然补贴突然断了,但不会像当年那么乱。
我朋友家的修理工老李,这事儿听了摇头,跟我说:补贴没了,这旧车能用就用着吧,现在换车补贴活做不成了,车商更不愿意搭理旧车残值。旧车抵3000元的补贴看似挺诱人,但对大多数车主来说,心理门槛比我还大,不如再用几年。况且海南现在新车上牌有点儿严格,尤其是8月底到10月初购车的人,必须尽快完成注册登记,那时间点一拖再拖,补贴资格就没了。
说起这个时间节点,我突然有点好奇:有没有人会专门为了趁补贴截止而抢车?买回来不是真用,就想图个补贴转卖?这种操作,别说供应链了,就连车主心理都比较复杂,算不算补贴套利呢?这个倒值得后续观察。
说到成本,我随手算了算,海南的车补贴如果算入百公里成本的话,大概能少20-30%油耗和维护成本折算成的定价压力。这个数字毕竟带补贴,车辆残值和优惠力度叠加了。补贴没了,理论上这成本就上来了,消费者心理压力增加,或许私家车用户会稍微观望,二手车市场反而火爆,谁知道呢?
家电、家居、数码产品的补贴政策还是一样没变,倒是挺奇怪的。这让人怀疑,省里是不是在调整资源配置,把有限资金集中投入更需要的领域?毕竟汽车产业链上的资金需求真的不是小数字,重新审视补贴逻辑,财政稳健比盲目撒钱重要。但这段先按下不表。
最近我也碰到不少圈内人吐槽:这种政策收紧,既影响车企也影响4S店销售额,终端员工的提成锐减,有点花钱买罪受的感觉。公司内部的渠道经理告诉我,补贴一旦撤掉,竞争更残酷,有些品牌会调整促销策略,比如加大贷款优惠,或者增强服务体验来吸引客人。补贴变动只是一方面,渠道策略启示很值得注意。
其实这种政策松紧本就不意外,去年苏州、成都等地方也有过类似操作。很多时候政策就是去库存、调节市场节奏的工具。只是海南这样直接暂停,比如我估计持续两三个月内,销量会有5-10%的短暂影响(纯属估算,样本少),但长远看,对新能源车发展的影响可能更大——毕竟新能源的补贴政策虽然和汽车补贴分开,但市场心态高度关联。
大家觉得,这种突然终止补贴,是不是也给那些不着急换车的用户上了一课?逼着你得等新一轮政策,拿更多补贴?还是说,反倒可能让一些人提前买车,生怕等下次政策更紧?政策玩得花样不少,海南车主们你们怎么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