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豪华品牌,最近日子过得有点憋屈。
卡宴作为品牌的"摇钱树",过去在国内市场那可是加价排队都买不到的香饽饽,现在却要靠降价换销量。最新数据显示,25款卡宴起售价直接跌到91万多,比24款便宜了3.7万,实际落地价更是跌破90万大关。这波操作直接让4月份销量冲到1564台,重新杀回中大型豪华SUV前三甲,把路虎卫士和揽胜都挤到了后面。
要说这降价效果确实立竿见影,4月份比3月份多卖了400多台。不过仔细想想,这背后藏着不少无奈。现在消费者买车越来越精明,光靠个车标可镇不住场了。卡宴的尺寸虽然有4米9的车长,但轴距才2米89,后排空间比奔驰GLC、宝马X3这些中型SUV还局促。动力方面虽然有3.0T和4.0T可选,百公里加速最快3秒多,但看看人家国产新能源车,仰望U8四电机随便甩尾,问界M9智能座舱科技感拉满,卡宴的机械优势突然就不香了。
最让老车主心塞的是配置问题。25款全系才配360全景影像,24款老车连倒车影像都没有。L2级辅助驾驶这种现在卖十来万的车都标配的功能,卡宴愣是全系缺席,顶配的Turbo GT版才有个倒车预警。内饰虽然用了真皮和Alcantara拼接,但后排座椅舒适性真不咋地,长途乘坐不如国产新势力舒服。更扎心的是,现在买卡宴的消费者,十个人里有八个是冲着车标去的。
市场大环境的变化才是根本原因。保时捷今年前两个月在华交付量暴跌41%,卡宴两个月只卖了2243台,相当于每天只能卖出37台。要知道巅峰时期,卡宴一个月就能卖掉3000多台。更惨的是,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30%跌到18.8%,第一次被北美和欧洲反超。为了清库存,保时捷甚至计划关闭30%的经销商,德国工厂也砍掉近4000个岗位。
不过降价策略确实奏效。两广沪地区的车主现在能捡到真便宜,70多万就能开走顶配卡宴,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有车评人算过账,现在买卡宴3.0T的钱,能买两台顶配的奥迪Q7或者三台宝马X5。这种价格倒挂让不少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动了心,毕竟车是消耗品,能省几十万谁不愿意?
但话说回来,保时捷这波操作也是被逼急了。新能源车的冲击实在太大,特斯拉Model X、蔚来ES8这些车不光价格亲民,智能化配置更是甩出卡宴几条街。更狠的是国产车开始玩"冰箱彩电大沙发",华为问界M9的零重力座椅、小鹏G9的XNGP智驾,哪个不比卡宴的机械素质吸引人?保时捷想转型电动化,但纯电版Taycan销量惨淡,今年前两个月只卖出去200多台,不到去年同期八分之一。
从消费者角度看,现在买车更看重实用价值。卡宴虽然品牌响亮,但日常使用中真没多少不可替代性。要面子有BBA,要科技有新势力,要性价比有理想、腾势。不过也有车迷坚持认为,卡宴的操控和品牌溢价依然值得。有车主表示:"开卡宴就像穿手工皮鞋,虽然不舒服但能穿出身份感。"这种消费心理的转变,恰恰反映了豪华车市场的深层变革。
市场分析师指出,保时捷现在面临两难抉择:要么继续降价保销量,要么硬扛品牌价值等待电动化转型。但现实很残酷,今年上海车展上,保时捷展台冷清得能听见回声,反倒是问界、极氪的体验区人头攒动。有业内人士预测,如果卡宴再不拿出真本事,可能连路虎卫士都打不过——毕竟卫士现在也搞起了插混,还带着三把差速锁玩越野。
这场价格战带来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二手车市场卡宴价格跳水,三年车龄的车普遍贬值40%以上。更尴尬的是,保时捷引以为傲的PDK变速箱,在新能源时代成了鸡肋。有改装爱好者吐槽:"花百万买个车,连个弹射起步都玩不明白。"反观国产车,百公里加速5秒内已成常态,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更是吊打传统豪车。
不过话说回来,卡宴的降价也给了普通人圆豪车梦的机会。90万就能拥有百万级品牌,这在以前简直是天方夜谭。有广东车主算过账:"贷款买卡宴比买Q7还划算,保养费用差不多,但面子足啊。"这种消费心理的转变,恰恰印证了那句老话: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站在行业角度看,保时捷的困境折射出整个豪华车市场的转型阵痛。曾经靠品牌溢价躺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消费者开始用脚投票。就像有车评人说的:"现在买车就像追星,粉丝只为偶像买单,但偶像得拿出真本事。"保时捷能否在电动化浪潮中守住阵地,就看接下来几年的转型决心了。毕竟在这个万物皆可卷的时代,连保时捷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
最后抛个问题给大家:如果卡宴继续降价到70万区间,你会考虑放弃BBA选择它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