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第一财经刊登文章《别让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变成最后一台》,指出“销售天才”雷总的言论被“扒出了过去”,他的声誉终究还是受到了一次彻底的反击。“雷米”汽车最大的毛病就是安全问题:一个把市场当做实验场,把用户当成试验品的企业,真是太不靠谱了。智能汽车可不是“手机配上四个轮子”,它更是一种整体的产品实力。
回想“雷米”的成长历程,它的成功离不开雷总那点“鬼才”广告手法。早期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凭借“价格实惠”,’雷米’手机吸引了大批用户,为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这些年来,“雷米”的产品问题不断,但并没有阻碍它在手机、家电等行业的持续壮大。可见,在品牌宣传和维护上,’雷米’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为了推动企业更进一步发展,雷总和他的集团又把目光投向了汽车制造行业。2021年3月30日,他宣布要成立一家公司,完全由自己控股,专注于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他说这将是自己人生中最后一次重要的创业尝试,打算用自己所有的积累、战绩和荣耀去拼“雷米”汽车这块牌子。两年多后,“雷米”汽车终于亮相了,凭借速度快、外观漂亮,立马圈粉了不少年轻的车迷。可以说,雷总在进入汽车行业的这次行动中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甚至赢得了“麻了”的称号。
2023年12月28日的汽车技术发布会上,“雷米”汽车终于露面了。到了2024年3月28日晚,“雷米”集团举办了另一场发布会,正式推出了首款新能源汽车某7。因为提前布置了充分的营销策略,这款车一面世就挺火,“好看,好开,智能,又有速度”成了它的最大卖点。据官方数据显示,刚上市当天,4分钟内就收到超过1万台的订单,7分钟突破2万台,27分钟就达到了5万台。到上市整整24小时,订单总数达到了88,898台。这成绩,简直亮瞎了所有人。
不过经过市场的检验,人们逐渐发现,“雷米”汽车虽然外形好看,又快又聪明,但最基础的安全问题反倒被忽视了。“3·29铜陵某品牌汽车爆燃事故”和“10·13成都某品牌汽车燃爆事故”都成为了血的教训。让人搞不懂的是,雷总和他的集团从始至终都没承认过安全上有什么问题,直到2025年9月19日,经过调查后,“雷米”汽车不得不被动召回了2024年2月6日到2025年8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车,总数有116,887辆。要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可不是主动去召回,而是被动应对的结果。
2025年10月16日第一财经一篇文章一出来,立刻在网上引发了大讨论。有网友说得挺有道理,“只有产品本身的实力才是企业存活的关键”,还建议“不要夸大宣传”,得抵制那些过头的炫耀。至于“雷米汽车”到底能不能达标行业的安全标准,目前还没有官方正式说法,不过从市场的反应看,确实感觉有点“夸张营销”的意味在里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