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车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国产品牌卷得飞起的今天,日产轩逸居然还能月销轻松破两万,这事让不少人看了迷糊:网红新势力多如牛毛,老牌合资里外挨批,可轩逸就是卖得嘎嘎响。那到底是谁在买这台“白开水”一样的车,又图啥?
直接上干货,现在轩逸分新轩逸和轩逸经典两款。新轩逸其实也不新,2019年上市到现在也五年了。轩逸经典更有意思,属于老一代轩逸复刻再卖,十年老配方,真能治各种预算焦虑。新轩逸主推配置叫悦享版,厂家指导价12.99万,实际上在一些地方,落地不到10万没问题。轩逸经典则主卖舒适版,乍一看7.99万,地儿合适七万出头就能提新车。要说合资A级自动挡还能再便宜么?真不多。
很多人迷惑:现在十万预算,市场上国产新能源各有花招,别管大掀背还是长轴距,要啥有啥。燃油合资也都在降价,德系、日系、法系随你挑。偏偏轩逸总能排头名,网友还天天在网上吐槽它是“马路三大妈”,啥都没特色。空间不上不下,动力不咸不淡,配置也没什么高大上的玩意。甚至网上还说轩逸油耗不如一些混动车省,操控谈不上,智能配置也被国产远远甩在身后,怎么买的人还这么多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轩逸像一杯白开水,没滋没味,但最解渴。它不是靠啥极致配置、超大空间取胜,关键是稳定、可靠、毛病少,用起来省心。尤其在7万~10万预算区间,还是得自动挡,得正儿八经三厢,得合资大牌,合成下来可选范围就这仨瓜俩枣。轩逸的卖点,不是惊艳,而是没有“惊吓”。
新轩逸卖得好,其实更便宜、销量更大的,是轩逸经典。配置低到掉渣,卤素大灯、手动空调、塑料方向盘,连个倒车雷达都没有,但它有稳定口碑、残值率高,就算几年后卖二手,掉价也不狠。关键还有一把自动档,解决了上班族通勤的刚需。元芳们都觉得国产车进步很大,合资品牌车企已经水土不服了,可还是有不少消费者心里觉得,日系的东西皮实耐用、三大件踏实,能开到天荒地老。
大多数买轩逸的人,是真的不在乎什么智能座舱、L2辅助、座椅加热,甚至彩色大屏都可以自己加装。反而有些人,就是要合资标志、保守外形,还有档杆一推就走的熟悉感。尤其对于那些不折腾、不鼓捣,买车就为家用的用户而言,轩逸这“没有个性就是最大个性”。
说起配置选择,攻略其实更容易。新轩逸直接锁定悦享版,这版起码给到了前排无钥匙进入、中控大屏、真皮方向盘、电子仪表、自动空调,平平无奇里,这些家用刚需都齐了。更低配的“真心版”便宜六千但配置缩水,高配多的那点花活,自己加装都能补齐,用不着掏冤枉钱。
轩逸经典方面,其实就绕不开最低配舒适版。这车的卖点,是一线合资、价钱便宜、毛病少,别的别多想,真要追求舒适和智能化,干脆加点钱转头国产新能源去,没必要强求在经典轩逸身上找新鲜感。
实际买车的人,也不是不想追时髦,只不过现实摆在眼前。便宜、皮实、省油、省心,零配件便宜,一家老小都能开,不用担心小毛病,大修没听说过。7万出头已经能买到这口“白开水”,开上五六年也不觉得心疼。即便有人在网上调侃轩逸是“最没性格的合资车”,该买还是要买。
当然,要问轩逸“走下坡路”了吗,别急。按照目前的节奏,轩逸大概率明年就要换代。下一代产品负责补齐智能化短板,仗着日产的金字招牌和多年打下的客户基础,届时产品力又将上涨一截。等新一代轩逸上市,现在这代很可能以“轩逸经典”的方式继续卖,如果真拖到7万~8万区间,十有八九又能再卖个几年。
新能源车卷归卷,用户买账才是硬道理。轩逸各方面都不突出,这恰恰成了它的护身符。永远有人不嫌它老、嫌它慢、嫌它配置寒酸,但总有人接受这一切,就是要买贵点的“踏实”,买省心简配符号。轩逸其实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国内部分低预算用户对家用车的朴素期待:耐用不折腾,省心能遮风挡雨,价格合适,二手一般也不愁卖掉,还有那么点体面。
所以国产新能源再怎么火,轩逸这种白开水产品只要价位合适,还会一直卖得风生水起。谁说平淡无奇就没人买?正是因为“不挑不抢”,反而成了最保险的选择。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