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新能源车战报,看得人眼晕。零跑窜到了前头,小鹏紧咬不放,理想、蔚来也算勉力支撑。但剥开这浮华景象,内里乾坤可不少。
零跑拔得头筹,四万余辆。它的杀手锏很直给:价廉。试想,顶着激光雷达的名头,十几万便可入主,谁人不趋之若鹜?零跑掌舵人也发话了,要双管齐下,既笼络家庭用户,又俘获年轻群体。然则,一举拿下五六十万辆,月均需逾四万,这担子不可谓不重。若B系列铩羽而归,这目标恐怕要打水漂。
小鹏亦不遑多让,增速惊艳,可惜仍被零跑略胜一筹。倚仗G6、G9的迭代,外加二十余万的P7+,意欲奋力一搏。奈何,高端MPV X9似乎有些疲软,前有腾势D9横亘在前。小鹏的愿景是2025年扭亏为盈,可眼下低价车走俏,莫不是要落入“蝇头微利,反蚀本金”的窘境?
理想此番稍显颓势,从魁首跌落至三甲。降价促销、金融优待齐齐上阵,怎奈,高端车L9似乎后劲不足。投资人翘首以盼七月将至的i8,倘若此车未能一炮而红,理想的处境恐怕将雪上加霜。若i8亦是滞销,股价大概还得俯冲。
蔚来四月总算突破两万大关,主品牌销量实现倍增。然而,子品牌乐道有些拖后腿,甫一问世的萤火虫仅售出区区两百余辆。仰仗五年免息与换电优惠勉力维系,但乐道若始终卖不旺,换电站的运维成本怕是难以 Cover,这商业模式究竟能否盈利,委实难言。乐道若连两万辆都达不到,换电站便成了纯烧钱的无底洞。
小米,三月遭遇些许风波,目前销量两万余,咬牙坚守。六月将推出YU7,成败与否,在此一举。
华为阵营,鸿蒙智行的战绩尚未出炉,但阿维塔卖出了一万余辆,加上腾势、岚图,组成了“万辆俱乐部”。智己则略显式微,四千余辆,差距日益扩大。
眼下的新能源车市,颇有几分三国鼎立的味道。
一派是“价格刺客”,靠堆砌配置、狠砍价格抢占地盘,诸如零跑、小鹏之流。他们印证了二十万以下的市场最为炽热,然而,薄利多销,是否真能盆满钵满,仍是未知数。
另一派是“高端守成者”,靠补贴、让利死守阵地,宛若理想、蔚来之属。但在高端市场遭遇瓶颈,纯电转型也慢了半拍。
还有一派是“跨界闯入者”,小米、华为之辈,仍在摸索前路。
零跑若B系列滑铁卢,全年目标堪忧。小鹏X9倘若不敌腾势,盈利计划恐怕要泡汤。理想i8倘若未能如愿,股价或将持续走低。蔚来乐道若始终乏善可陈,换电站便成了一笔挥之不去的负累。
六月,各路诸侯竞相推出新作,特斯拉Model 3亦将迎来改款,新一轮价格鏖战恐将再度上演。
当下的症结在于,各家车企接下来将作何打算?低价车能否有利可图?高端车转型能否加速?跨界玩家能否熬过寒冬?销量榜单势必改写,但能否破解盈利难题,仍需拭目以待。
很多人认为,新能源车企都在竭泽而渔,内卷不止,终将有人黯然退场。但平心而论,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跃迁?倒逼各家不断精进,将更优的产品、更惠的价格带给消费者。只是,在追逐速度的当下,也莫要忘了审视,脚下的路是否真的行稳致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