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数字传得特别火,说比亚迪旗下的高端个性化品牌方程豹,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一个月就卖出去了18903台车。
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惊了,毕竟方程豹主打的是三四十万价位的硬派越野车,这个市场本身就不算大众。
如果一个月真能卖这么多,那简直就是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不过,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个数字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这背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好好地把这件事里里外外捋一捋,看看方程豹这匹车圈“黑马”,究竟是名副其实,还是有点水分。
首先,我们必须得把那个最关键的数字搞清楚。
经过多方查证和了解,那个引人注目的18903台,实际上并不是方程豹在6月这一个月里的销量,而是从去年11月,它的首款车型豹5正式上市以来,一直到今年6月份的累计总销量。
这么一说,大家心里的疑惑可能就解开了一大半。
虽然不是月销近两万,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觉得这是个笑话。
恰恰相反,我们得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成绩。
目前,方程豹在售的主力车型就是豹5。
根据比较可靠的销售数据显示,豹5最近几个月的月销量,基本稳定在2000到3000台之间,比如5月份的数据是2430台。
可能有人会说,两三千台也不算多啊。
但我们必须考虑到它的定位和价格。
这是一款起售价接近30万,高配版本超过35万的国产硬派越“野车。在这个价位区间,能有如此稳定的月销量,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这意味着它在高端个性化市场里,已经牢牢地站稳了脚跟,并且获得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真心认可。所以说,累计销量近两万,月均两千多,这个成绩单对于一个全新的品牌、一款全新的车型来说,绝对是实打实的成功,含金量非常高。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花三十多万去买一台国产的新能源越野车呢?这就得聊聊方程豹的产品本身了。方程豹的策略很聪明,它没有单打独斗,而是一口气推出了一个“豹”家族,包括已经上市的豹5,即将上市的旗舰车型豹8,还有面向年轻人的豹3。这种“组团出道”的方式,一下子就把品牌的形象和产品矩阵给立起来了。
先说现在市场上能买到的豹5。它的外观设计可以说非常成功,走的是一种“科技硬派”的路线。车身方方正正,线条硬朗,一看就是个不好惹的“硬汉”。但它又不像传统越野车那样显得有些粗糙,前脸那个环形的“像素眼”大灯,加上各种精致的细节处理,让它在硬朗中又透着一股浓浓的科技感和未来感。这种设计的好处是,你开着它在城市里通勤,不会觉得格格不入,反而很酷;开着它去翻山越岭,它又能给你十足的信心。进入车内,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中控台上有好几块大屏幕,车机系统用起来非常流畅,科技氛围拉满。但同时,车内你能摸到的地方,大部分都用了柔软的皮质材料包裹,座椅宽大舒适,还配有全景天窗,豪华感一点也不差。这种“外表硬汉,内心暖男”的反差,正好击中了很多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他们既渴望去野外撒欢,又不想放弃日常驾驶的舒适和便利。
再看看还没上市,但已经赚足了眼球的“大哥”豹8。如果说豹5是个精锐的特种兵,那豹8就是一艘陆地上的星际战舰。它的尺寸更大,气场更强,整个设计语言也更加夸张和威严,一看就是家族里的旗舰。内饰更是把豪华堆到了极致,什么麂皮绒的车顶、升降式的档杆、晶莹剔剔的水晶按键,各种高级材料应有尽有。方程豹推出豹8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拔高整个品牌的形象,向市场展示自己的技术天花板有多高,告诉大家:“我们不仅能做三十万的车,五十万甚至更高级别的,我们同样有实力。”
最后是“小弟”豹3,它是一款纯电动的紧凑型硬派SUV。它的造型更加前卫大胆,像一个来自未来的机甲玩具,目标客户非常清晰,就是那些追求个性、热爱潮流的年轻消费者。它的出现,是为了让方程豹的硬派基因能够下探到更年轻的群体和更广阔的城市市场。
看懂了这三款车的布局,你就会明白,方程豹的野心不仅仅是卖好一款车,而是要打造一个覆盖不同价位、不同尺寸、不同动力形式的完整“硬派越野产品宇宙”。
当然,光有好看的样子和清晰的战略还不够,方程豹能成功的核心,还是比亚迪给它的那些“独门绝技”。首先就是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用大白话讲,它就像是给传统越野车最坚固的“骨架”(也就是带大梁的非承载式车身),巧妙地植入了一套强大的新能源“心脏”和“神经系统”(电池和电机)。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既保留了硬派越野车抗冲击、耐折腾的强大车身刚性,又利用电动机扭矩大、响应快的特点,获得了比传统燃油车更迅猛的加速能力和更精准的动力控制。
其次,就是那个引发了不少讨论的“三把锁”。对于越野爱好者来说,“三把锁”是衡量一辆车脱困能力的金标准。方程豹宣称自己有三把,但它的中央差速锁是靠电脑算法实现的“能量中锁”,而不是纯机械结构。这一点让一些资深的越野玩家觉得“不够纯粹”。但我们普通消费者需要明白,这种电子锁的反应速度极快,在大多数情况下,比如一个轮子打滑时,它能瞬间把动力分配到有抓地力的轮子上,脱困效率其实非常高,而且操作起来也更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步骤。对于绝大多数只是想去体验一下越野乐趣,而并非去挑战极限环境的用户来说,这种智能的解决方案可能更加实用。
再有就是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这个技术就更有意思了,它能让车辆的悬架实现大幅度的高度调节。比如,你在野外遇到一块大石头,可以把底盘升得高高的,轻松跨过去;在高速上行驶时,又能把车身降下来,减少风阻,开起来更稳。它甚至还有一个特别贴心的“露营找平”功能,当你把车停在倾斜的地面上准备休息时,按一个键,车身就能自动调整到水平状态,让你在车里也能睡个好觉。这些功能,都是传统越野车很难具备的,它把越野的专业性和日常生活的便利性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不过,话说回来,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方程豹的车型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底盘下的电池包。虽然工程师已经尽力将电池和车架融为一体,并加装了厚实的护板,但由于电池本身就需要一定的体积,所以它的最低离地间隙,相比一些极致的传统硬派越野车还是要稍微低一些。当面对非常极限的、遍布尖锐乱石的路况时,驾驶者心里难免会多一份担忧,生怕磕碰到这个既昂贵又关键的部件。
此外,作为插电混动车型,它在极限越野状态下的持续性能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在野外长时间、高强度地爬坡或者冲沙,电池的电量会消耗得很快。一旦电量过低,那台1.5T的发动机就需要一边驱动沉重的车身,一边还要分出一部分力气给电池充电,这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动力有些跟不上了。这几乎是目前所有插电混动硬派越野车都会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需要用户在实际使用中根据路况合理规划。最后,就是价格问题,三十多万的售价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仍然是一个不低的门槛,这也决定了它终究是一款面向特定消费群体的产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