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十月头一周那份燃油SUV销量榜,我来来回回看了三遍,还以为是哪个黑客朋友跟我开的玩笑。
榜一大哥——吉利博越L,一个星期卖了七千多台。
什么概念?
就是当所有人都挤在新能源那桌酒席上,高喊着“敬未来”的时候,博越L默默地在隔壁燃油车那桌,一个人干掉了一整桌的硬菜。
这事儿,简直比小说还魔幻,狠狠地给了那些天天在发布会上“重新定义汽车”的大佬们一个大嘴巴子。
这年头,聊燃油车就像在讨论诺基亚的复兴计划,总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甚至带着一丝怀旧的悲凉。
可数据这个东西,它从来不说谎,只是偶尔会讲点鬼故事。
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你以为我死了,其实我活得好着呢》。
你看那个大众途观L,一周五千三百多辆的销量,稳稳当当排第二。
这家伙简直就是车圈里的“老油条”,任凭你外面怎么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它就像你爸常穿的那双旧皮鞋,款式早就过时了,也没啥黑科技,但就是穿着舒服、踏实,走哪儿都放心。
这种深入骨髓的信任感,不是你开几场发布会、讲几个PPT就能建立起来的。
当然,有人活得滋润,就有人得在角落里抹眼泪。
曾经的“国民神车”哈弗H6去哪儿了?
我找了半天,发现它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销量数字小得可怜。
想当年,H6是何等的风光,简直就是长城汽车的“印钞机”,闭着眼睛都能卖。
它的今天,不是不努力,实在是这个江湖变得太快,快到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它就像一个勤勤恳-恳的老黄牛,一辈子都在低头耕地,结果一抬头,发现别人家早就用上无人机了。
而这次的主角,博越L,它的打法就完全是另一个次元的故事了。
吉利这几年干了啥?
它没跟新势力去卷冰箱彩电大沙发,而是来了个釜底抽薪。
它把从沃尔沃那里“偷师”学来的安全和底盘技术,跟新势力那套最唬人的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的“皮毛”缝合在了一起,然后用一个让你没法拒绝的价格,直接扔到了你脸上。
这叫什么?
这叫“用魔法打败魔法”。
当本田、丰田还在跟你掰扯“热效率”这种老掉牙的词儿时,吉利直接告诉你:“兄弟,我这儿有沃尔沃的筋骨,还有特斯拉的魂儿,价格还便宜,你看着办。”
这场面,最尴尬的就是那帮合资品牌了。
本田CR-V,四千四百多辆排第六,听着还行,但早就没了当年加价排队的傲气。
皓影、逍客这些日系选手,更是直接掉到了两千多辆的档次,几乎快被挤出主流视线。
它们的困境,是整个合资品牌“中年危机”的缩影。
过去的好日子过得太舒服了,总觉得靠一个标、一个名声就能躺着把钱挣了,结果被自主品牌这群“卷王”一顿组合拳,直接给打懵了。
所以,这张榜单压根就不是什么燃油车的“文艺复兴”,它更像是一次市场的“实话实说”。
它告诉我们,在中国这么个大得离谱、需求复杂得像毛线团一样的市场里,不存在什么“唯一真理”。
新能源是方向,没错,但充电桩还没进你家地库,节假日高速上趴窝充电一充就是四五个小时的噩梦还在上演,加油站三分钟满血复活的爽快感,就是硬道理。
博越L这次登顶,就是把这群“沉默大多数”的心思给摸透了:我想要手机一样好玩的车机,但我更怕在荒郊野外找不到充电桩。
它用一种极其聪明的方式,给了市场一个当下最优解。
这场燃油SUV的“大逃杀”显然才刚刚拉开序幕,接下来的剧情,只会更血腥、更好看。
反正我是已经搬好小板凳,准备吃瓜看戏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