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万块买辆大奔?
听起来像天上掉馅饼,是不是很心动?
先别急着掏钱,今儿咱们就来扒一扒这2014款奔驰R320,看看这二手车市场的“甜蜜陷阱”里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这篇文章里,车主花7万块买了辆开了15万公里的R320,然后又花了一大笔钱翻新,又是换转向机,又是换底盘件,还清理积碳,整得跟大手术似的。
这不禁让人想问:7万块买个“爹”,值得吗?
咱先看看这奔驰R级,定位是大型MPV,对标奥德赛、GL8这类。
当年新车落地60多万,主打高端商务和家用。
可销量一直不温不火,为啥?
价格贵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有点“四不像”。
说它是商务车吧,开出去不如埃尔法、GL8有面子;说它是家用车吧,块头太大,停车都不方便,油耗还高。
所以,R级在二手车市场上的保值率,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你想啊,15万公里的车,啥概念?
平均一年2万公里,这车基本天天都在路上跑。
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哪个不得好好犒劳犒劳?
这篇文章里也说了,底盘件基本全面更新,转向机都换了,这可不是小钱。
助力泵、半轴、气包、各种密封圈,零零碎碎加起来,没个几万块下不来。
这还没算上人工费呢!
我有个朋友,也迷恋这种“捡漏”的快感,花5万块买了辆开了10万公里的宝马5系。
结果呢?
开了不到半年,发动机烧机油,变速箱顿挫,三天两头往修理厂跑。
最后算下来,修车的钱比买车的钱还多!
你说这是捡漏还是填坑?
再来说说这翻新。
文章里说局部喷漆,做精抛。
可实际上,一辆开了这么多年的车,漆面老化、划痕、磕碰在所难免。
就算做了精抛,也恢复不到新车的状态。
而且,局部喷漆很容易出现色差,时间长了还会掉漆,到时候更难看。
还有这内饰,文章里说深度清洁,座椅翻新。
可你想想,15万公里的车,座椅的磨损、变形是不可逆的。
就算换了皮套,也掩盖不了岁月的痕迹。
而且,车内的一些塑料件、按键,也会因为老化而出现开裂、掉漆等问题。
所以,7万块买辆奔驰R320,看着便宜,实际上是个“吞金兽”。
你以为捡了个大便宜,实际上是在为前车主“埋单”。
与其花7万买个“问题车”,再花几万去翻新,还不如踏踏实实买个10来万的普通品牌二手车,省心省力。
当然,我不是说所有二手奔驰R级都不能买。
如果你懂车,会修车,或者有可靠的修理渠道,那可以考虑。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捡漏”的风险太大。
毕竟,买车是为了方便生活,而不是给自己添堵。
各位观众老爷,你们怎么看呢?
本文旨在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无任何不良引导意图。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