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燃油车跟风智能,速腾L三联屏改造,老司机新人各有看法

你说现在的合资燃油车都都开始“学”新能源车了,有人拍手叫好,有人直接就骂上了,觉得这都是装样子。前两天我特意去汽车城走了一趟,蹲着实拍了全新速腾L。本来想着就是拍拍视频、顺带摸摸这新车长啥样,哪想到随手一发出来,评论区就开了锅。

一拨人兴冲冲地说:“你看人家终于开窍了,愿意变一变,咱老百姓就是想要更智能一点的车,这波合资车‘抄作业’,我给满分!”紧接着反对的也不含糊:“这不纯粹是跟风吗?一辆油车非要三联屏,藏门把手,搞那么多电子花里胡哨,其实没啥卵用,车还是车,智能多了小毛病是不是也多?”甚至于还有围观的插嘴,“你不懂,科技感才是关键,赶不上潮流的车,还能卖给谁?”下面又有人怼回去:“燃油车就别整那些花里胡哨了,踏实点把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再打磨打磨才是真本事!”

合资燃油车跟风智能,速腾L三联屏改造,老司机新人各有看法-有驾
合资燃油车跟风智能,速腾L三联屏改造,老司机新人各有看法-有驾

我在旁边看着大家嘀咕,心说这事,怎么就成了个“原教旨燃油派”跟“科技派”的大辩论了?可惜只要一提到外观、智能配置和实用,谁都能聊上几句。聊到这儿,我觉得得先问大家一句:到底啥才算好车?是得实用耐造?还是科技范儿拉满?还是哪个都有最好?

速腾L这次上新的这些“潮流玩意儿”,老实说第一眼确实有点闪眼球,尤其是前脸发光logo加上一体式三联屏,晚上一看,那杠杠的仪式感,一下就让人想到现在的新能源车。身边有个车圈待了十几年的老司机,拍着胸脯说:你看这灯一亮,品牌辨识度唰唰唰往上涨,出去绝对有面子。隐藏门把手这设计,原先都是新势力标配,现在油车上也有了,你说酷不酷?

可是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些设计的本质是什么?归根到底就是四个字:用户需求。新能源车的智能化配置、屏幕交互、AR HUD这些,为什么火?说白了就是省事,操作简单,年轻人上来就会用,跟摸手机一样。那为啥合资油车“牛脾气”扛不住,也开始往这条路上走?原因就更简单了:你市场卖不动了,老百姓不买单了,车就只能变了。

喜欢合资的那批消费群体,现在又在看什么?有些人要动力,有些人追安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拿手机管生活,买车也想要熟悉的那一套。比起“纯油时代”满眼的物理按键,一坐进去跟飞机驾驶舱似的,现在开惯了智能驾驶的,反过头再捣鼓小按钮,谁还觉得方便?就像智能手机刚刚流行那会儿,谁还稀罕用老年机?

合资燃油车跟风智能,速腾L三联屏改造,老司机新人各有看法-有驾

速腾L的三联屏,老实讲,做得不输新势力,一块15寸大屏主控全场,仪表屏再加HUD,全都无线连通了,扩展性比老款强多了。中控台空出来,视野也开阔,不再是乱七八糟的按键。更要命的是,这东西还真不卡顿。现在智能座舱“卷”得厉害,高通8155芯片,现在都快成标配了,连油车也用上了,能说合资车厂不着急吗?

当然了,也有人觉得这些全是噱头,装个壳子,走个过场,实际用起来还不如老一套顺手。这么说其实也不无道理。你说一台燃油车,是不是往新能源造型那靠,车就会变得更好吗?这一点不敢说。关键还得看它底层逻辑是不是服贴咱中国消费者用了十几年的驾车习惯。你屏幕再炫,动不动出bug,语音命令半天听不懂,或者空调老实打不开,天热憋死谁负责?不是不能追潮流,但追风不能丢本分——这才是关键。

还有一点,新能源的世界观是什么?智能化,是它卖点;无感解锁、电动隐藏门把手、整车OTA这些在电车那是常规操作。燃油车要不要也跟着一窝蜂搞起来?这问题其实不是新问题。手机刚智能化时,不也是谁都要加个App?有的品牌跟得快,有的出半成品,被骂惨了。车也一样,想加智能,首先得有底气,否则弄个半拉子产品出来,反而让人不买账,对合资老品牌口碑,是加分还是减分,还真说不准。

我们再聊聊老车迷的顾虑。现在动不动就装大屏,把所有物理按键全砍了,可为啥有些老司机反而懊恼?无他,就是用惯了老派,即便有点保守,也喜欢眼到手到的实感。三大件的稳定性、长远耐用,对他们来说才是根本。真要比智能,国产新能源迅猛的速度合资厂永远也追不上。但那些“老梗一直很香”:比如*速腾L的底盘依然是德味十足,行驶质感没缩水,安全感还在*。合资懂得不能丢长处,所以好这一口的消费者依然会支持。

新手小琳那一拨人看中的,其实就是“体验的舒适”和“科技带来的便捷”。能喊声“小腾打开天窗”,空调调好温、导航自动规划好,车机还能追剧(当然不能开车追,停车娱乐),甚至日常升级都不用跑4S店,这就是现在市场不得不变化的压力。你不变,人家就去买更懂年轻人胃口的新势力电车去了。速腾L敢这么玩,就是知道离开智能,旧的合资品牌就难有未来。

至于老杨们,说到底也不是真的保守,他们想看到的其实是“吃饭家伙”不能乱。三大件要稳、要能耐用,优于新势力的应该更出色,否则全靠屏幕撑门面,那迟早栽跟头。但厂家自己应该明白,只有底子好,配上新科技,消费者才会觉得物有所值,否则热闹一阵一地鸡毛。

那问题最后丢给大家:你觉得,对于一台十多万二十万的家用车来说,到底*是求科技?还是讲基础?*俗话说“老话新的不新,新的不老”,车圈就是这样,没谁能永远单靠一个标签混天下。过去合资车傲视群雄,因为技术可靠。现在形势变了,大家都得卷智能、卷体验,否则市场就慢慢变成了新玩家的地盘。

你可能觉得速腾L这些改变,有点像“中年人学潮流”。可转念想想,谁不是为了活下去、适应社会?不跟着变,不会做“新时代的燃油车”,那现在的汽车行业淘汰你,比过去可快多了。

归根结底,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速腾L这波能不能真正抓住大家的心,靠的不只是那三块大屏、一个亮灯logo,更在于底层三大件扎不扎实,科技是不是真的给生活带来了方便。连那些口口声声喊着“油车不能学电车”的老江湖,买车时也未必会拒绝智能化——只要用起来顺手、不卡、没毛病,谁不愿意自己过得舒舒服服?

道理其实很简单:真正懂市场的厂家,不会跟风做样子,是会琢磨用户心里想要什么,然后一点点给到位,把合资车扎实皮实的优点和新科技的灵动完美糅在一起。那速腾L这步棋,将来是不是能让大家都叫好,还得看它是不是“表里如一”,“里子面子”都顾上。

合资燃油车跟风智能,速腾L三联屏改造,老司机新人各有看法-有驾

所以,别着急下结论。等你有机会去4S店坐一坐,摸一摸新速腾L的内饰,随手玩几下系统,试试老底子的那一脚刹车,再问问价钱,再想想自己的用车习惯,也许你就能明白:这年头,好车到底该是啥模样,不是厂家操办给你的,而是你自己体验后心里那杆秤说了算。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