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不装了:丐版特斯拉连座椅通风都砍,这不是降价,是信徒提

特斯拉在美国整了个活儿,一个丐中丐版的Model 3和Model Y,美其名曰“亲民版”。

这事儿一出来,我就感觉不对劲。马斯克老师的精神状态,最近几年一直非常值得我们普通人关心。他一会儿要跟人用铁笼子真人快打,一会儿要把推特改成X,仿佛一个青春期叛逆少年,核心诉求就是“不务正业”和“整花里胡哨的”。现在,这股风终于吹回了他的基本盘——造车。

所谓“亲民”,翻译过来就是降价。Model 3降5000刀,Model Y降5500刀,听着还行,换算成人民币三万多块,够我买好几台老头乐了。但是,你猜怎么着?马斯克老师不装了,摊牌了,他这波降价的玩法,属于修仙小说里的“散功重修”,而且是把别人的功力也一起散了。

他都给你减了点啥?全景天窗?没了,给你留个小天窗意思意思,让你还能看见上帝,但上帝看你的时候得眯着眼。电动折叠后视镜?没了,梦回驾校那台手动挡普桑,突出一个复古和原教旨主义。电动方向盘调节?也没了,请您亲自上手,大力出奇迹。

最骚的是,前排座椅通风、后排座椅加热、后排那块8英寸的小屏幕,全给你噶了。一个不留。

疯了吧!座椅通风都没了,夏天屁股是要着火吗?

这操作,属于典型的压缩毛巾式减配。看着便宜了,实际上你买回家的根本不是一条完整的毛巾,而是一块需要你用真金白银的“选配”口诀才能激活的压缩饼干。这哪是降价,这是在重新定义“汽车”这个词。按这个趋势,下一步是不是轮子都要选配了?四个轮子是顶配,三个轮子是丐版,主打一个“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

马斯克不装了:丐版特斯拉连座椅通风都砍,这不是降价,是信徒提-有驾
马斯克不装了:丐版特斯拉连座椅通风都砍,这不是降价,是信徒提-有驾

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真的拥有过特斯拉,所以我特别能理解这种感觉。特斯拉的很多体验,就是建立在这些“软”配置上的。没了电动调节,没了座椅通风,没了后排乘客的自主权,你买到的就真是一台“电动爹”,而且是个脾气不好、生活不能自理的爹。

这个定价就更魔幻了。减配减成了自行车,价格还硬挺在摩托车的水平线。折合人民币二十六七万,这个价格在中国市场能买到什么?能买到冰箱彩电大沙发焊在车里,能买到智能驾驶帮你开,能买到女王副驾让你老婆笑开花。而马斯克给你的是什么?是一个毛坯房,然后告诉你,我们这个小区地段好,我们这个Logo值钱。

这就是典型的品牌玄学。奔驰最值钱的是三叉星,苹果最值钱的是被咬了一口的苹果,特斯拉最值钱的,就是那个T字标带来的,关于环保、科技和未来的想象力。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们买的不是车,是一种信仰,一种“我跟你们这帮凡夫俗子不一样”的身份认同。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马斯克这波操作,根本就不是给普通消费者看的,他是在搞信徒提纯。就是用这套丐版配置,把那些摇摆不定的、追求性价比的“伪信徒”全部筛出去,留下的,都是最虔诚的、可以为信仰充值的核心用户。这哪是卖车,这是在开坛做法呢。

那么问题来了,这玩意儿会进中国吗?

我觉得这问题本身就有点多余。进不进,重要吗?以这个配置和这个价格进来,属于给国产新势力送人头,属于闪电战打成了诺曼底登陆,还是脸先着地的那种。现在国内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大家都在掀桌子,你还在纠结要不要上凉菜。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国内这些同行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最好的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你要真想在中国市场掀起波澜,Model 3就得干到15万,Model Y干到21万。用绝对的价格优势,去碾压那些还在跟你谈配置、谈体验的对手。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于你算法多牛逼,而在于你能不能比五菱宏光还便宜。只要你够便宜,老头乐都得给你让道。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特斯拉这波操作比作压缩毛巾可能不太对,压缩毛巾好歹便宜,而且真的能用。

说到底,马斯克还是那个马斯克,他沉浸在自己的上帝视角里,觉得消费者都是嗷嗷待哺的羔羊。但时代变了,大人。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中国的消费者,早就被各路神仙车企惯坏了,他们一手拿着放大镜看配置表,一手拿着计算器算性价比。你还想用一个Logo就让他们掏钱,多少有点想当然了。

所以,这台丐版特斯拉进不进中国,最终的结局可能都一样。它就像一个行为艺术,一个宣言,告诉全世界:“我不装了,我就是来收割信徒的。”而对于我们这些只想安安稳稳买个车代步的普通人来说,看看就好,看看就好。毕竟,这种高深的道法,我们凡人是真的悟不透。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特斯拉选了最刺激的一条路。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