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兰州老张一家四口正收拾行李准备青岛之行,突然刷到当地出现蚊媒传染病的消息。
这位零跑C16增程版车主拍了拍方向盘:"得,改自驾游吧,这铁疙瘩总算能派上大用场。"
去年十二月提车时,老张对这台增程车将信将疑。九个月过去,加油记录让他自己都乐了——头回加的200块92号汽油,到现在仪表盘还显示剩一百多块钱油量。这次出发前他再加200块油,配合充满的电池组,表显续航直接蹦到1092公里。"早知道这么省,当初该多跑几趟滴滴。"他笑着把充电枪插回充电桩,谷电每度0.58元的价格让十五块钱就能喂饱这块电池。
七月十一日清晨,银色C16载着全家驶出兰州。首站定西崆峒山的路途上,会宁服务区短暂休整时,孩子们围着商贩的兔子笼挪不动腿。老张叼着烟算账:"油电混着跑,每公里成本够买半根胡萝卜。"景区停车场六个充电桩空着四个,等逛完崆峒山下来,车辆电量已经回血到80%。"要换纯电车,这会儿得掐着表算续航了。"他瞥了眼隔壁正在抢充电桩的电动车队,油箱里还有四分之三的汽油稳稳躺着。
原计划的甘南线因暴雨预警临时改为天水方向,谁知这一改反倒撞上连续七日艳阳天。麦积山石窟的陡峭栈道上,老张擦着汗嘀咕:"天气预报跟增程车续航一样不靠谱,标称1092公里,实际跑起来怕是只多不少。"妻子翻出手机里的充电地图:"前面服务区能加油能充电,慌什么?"后排两个孩子正用车载K歌系统吼着《孤勇者》,混着电机运转的细微嗡鸣。
六天行程跑完1800公里,老张在加油站盯着跳动的油价表出神。加油员打趣道:"哥你这车油箱是连着异次元吧?"回家核算花费时他发现,全程能源开销不到400元,折合每公里两毛二。小区楼下充电桩亮着空闲的绿灯,中控屏弹出提示:本次充电预计费用14.8元。
如今经过省道旁的光伏充电站,老张总会多看两眼。那些拖着充电枪的纯电车主趴在方向盘上补觉的场面,让他想起崆峒山脚下排队等充电的网约车司机。"标称续航600公里的车,跑长途敢开到500公里找桩的都是勇士。"他转动方向盘汇入车流,增程器安静的像没启动,"咱这车啊,就是给急性子准备的后悔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