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某车企发布全新车型,我就会想,造车这行,是不是也该有个奥斯卡奖,最佳动力奖、最强智能奖、年度自我感动奖……评选委员会由各家公关部组成,评选标准你猜不到,反正只要鼓掌就能中奖。最近有个“动力与智能的完美邂逅”新车横空出世,说是登场,实际上是众人走秀,主角来了配角还没下台,大家都怕错过了群星闪耀时,毕竟谁都想当主角,但谁又都是配角,一切都是为了撑场面,就像春晚,演员聚光灯下表演,观众坐在电视机前忍受。
这全新揽境一来,按官方说法,像是汽车界的超级英雄,动力产品力强到没朋友,听着就有点寂寞。朋友太多反而被动,没朋友说明没对手,这境界真的高。它搭载第五代EA888发动机,宣传册子和小视频反复强调,同级别机皇,不说机王可能是怕被黑粉指出有性转嫌疑。总之,这次是品牌的“首采车型”,一出生就自带光环,跟刚出来的流量小花一样,网友还没见着真人就开始刷分了。
发动机动力强得像头愤怒的公牛,牛到什么地步?官方名字是动力王炸450,说出来嘴角都要爆炸。最大功率200KW,比现款380提升23.5%,这个百分比很讲究,跟老板加薪只涨了1.5%相比,甚是豪气。至于峰值扭矩400N·m,比现款380提升14.3%,听上去挺猛,实际意义等同于炸鸡配可乐,多1克糖你都能感觉出幸福。这车儿百公里加速7.5秒,比现款530快了0.7秒,提升8.5%,这段话的意思是:你可以不用很快,但你要知道你比别人快,就像KPI里,数字时时刻刻都能拿来吓唬人。
你以为它只是个“肌肉猛男”?错啦!他说自己也是省油小机灵。我一直怀疑,这车企工程师是不是在深夜偷偷跑到油田去哭,“拜托,油再便宜点”。宣传语说百公里油耗7.45L/8.35L,分别优于现款330、380,我不敢说省油有多牛,但这数字肯定比我每个月电费装的空调还稳。极限压缩比达到10.5,你别问啥是压缩比,有点像你挤公交时的空间利用率,反正压到极限就是厉害。
耐久性方面,这发动机钢铁战士般的作风,一副天塌不惊的样子。环境恶劣照样撒野,你丢它到东北冬天,它就跟小孩玩雪球一样开心。宣传语还说静谧性出众,座舱里安静得像坐进图书馆,外面闹不闹都和你没关系,这一点值得点赞,毕竟开车听歌,没谁想听发动机嗷嗷叫,要叫也是自己在车里唱。
说到智能,现在买车已经不能只是开得快,还得会玩花样。全新揽境自称“智能大管家”,智驾采用RHP1.0,说得简单点,这车比你妈还懂你。日常高频场景全搞定,预测性自适应巡航、智能拨杆变道、智能加塞应对、智能车道避让,操作起来仿佛有个老司机坐你副驾驶,大数据满天飞,人工智能从来不迷路。遇到堵车,导航一路畅通无阻,甚至比你提前预判出哪里有交警,哪里有钥匙丢失。
智慧座舱是这车最自信的领域,什么多屏交互、科大讯飞语音控车、华为Hicar之类,名字念上一遍,科技感扑面而来。以前看科幻片,机器人能和人类对聊五百句,现在你坐上车,一句话就能点歌、开窗、要咖啡,当然咖啡还得自己泡,这方面还得靠人工进化。很多购车指南强调“智能座舱体验比肩新能源”,仿佛新能源车就是天花板,把板拍高了别人就跳不着了。
当然,说了一堆好话,谁都知道广告里的世界和现实不一样。广告里开揽境是什么体验?动力像洪水猛兽,智能像家中老母。但真到了路上,动力和油耗不是只看数据,更要看你是不是遇到堵车,智能座舱功能还有没有网络升级,语音识别是不是把你的河南口音当做日语翻译。如果哪天系统罢工,座舱智慧也就只能比肩家里的路由器。
揽境的光环也有点像电视剧热播时自带的流量,人人都说好,一年以后,还念不念它的智能和动力?车企爱用“完美邂逅”这个词,就好像动力和智能是下了凡的情侣,朝夕不离。你也别信他们卖情怀的套路,往往是两项分别很强,组合起来就鸡飞狗跳——恋爱中,家务分工不均,最后都变成“你以为”与“我以为”的死循环。
汽车行业每年都在搞技术升级、产品换代,动力增强、智能也更牛了,但现实中的司机只想问一句:“能不能不加价?”可惜没谁在意,厂家都在炫技。哪天你真要把车开出去,发现加速7.5秒,是指你刚反应过来,信号灯已经跳黄了;油耗7.45L,是没算你在等红灯时空调开的猛。
智能驾驶系统,现在流行到人都跟不上了。打开导航,系统问你:“是否开启智能变道?”你犹豫了一下,导航已经用算法推断你心情不好,自动推荐了一条风景线。智能加塞应对,也很贴心,甚至能准确预判旁边司机是不是有暴躁症,提醒你莫动气,毕竟车还得自己修。而且谁要是以为车还能智能代骂,估计也是做梦,上路要学会自我修养。
座舱里语音交互,就跟家里那几个智能音箱一拼高低:“你好,打开空调”“你好,把窗户关上”“你好,叫外卖”——最后一句系统会再提醒你,“送餐员没驾照,建议别信。”人车合一的时代还远,车只是更懂你,而不是能养你。设计师把仪表盘屏幕越做越大,用户的视力却越来越不够使,科技创新最后把眼镜行业顺便带火了。
官方口号都是“值得拥有”,好像只有对自己极度自信的人才能把车和你心里那点自卑精确匹配。但谁买车不是为了虚荣和满足,动力要比邻居强,智能要比同事多,人要是在买车这事上都放低欲望,社会GDP估计也要跳水。再说现在车企都在拼更新,明天的“最强动力”就是今天的“史前文物”,更新换代比换银行卡还勤快。
说到底,动力与智能的“完美邂逅”,其实就是一场营销造梦秀。数据炸裂,概念上天,宣传语如奔腾的水流刷你大脑。你信了,车企就露了笑脸。动力与智能到底能不能“双王炸”?其实最终还是你钱包和审美在打架。商家把车吹成超级英雄,回头你发现车只是个大型道具,只有用出宝刀的司机才是武林高手。
当然,我对这些营销套路也不是一点抵抗力都没有,毕竟我的人生就是被各种“完美邂逅”构成的。小时候梦想与现实邂逅,考试与发挥邂逅;年轻想象力与加班邂逅,后来发现都是偶遇,没一对能白头到老。至于汽车能否真成超级英雄,还是要靠路上的每天检验。最后,不管你买不买这车,至少它陪你一起见证了中国汽车广告年年升级,年年微笑,动力和智能你选哪个?我选下次不提这些字眼——才是真正的智能。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