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误导,电车无法如油车500公里补能一次,理想与现实差距大

如今电车的续航大都已达到500公里以上,甚至超过700公里,还有快充技术的发展已达到10分钟充电500公里续航,因此电车行业说电车的长途旅行已与油车差不多了,可是在实际使用中,双方真的已一样了么?
车企误导,电车无法如油车500公里补能一次,理想与现实差距大-有驾
首先说续航,油车加油一次行驶500公里再加油难度实在太小了,只要加大一点油箱就行,而这个难度真的太小了,一升汽油重量1.5斤,一般来说,燃油车大都已达到7升油行驶100公里,如此增加100公里也就增加10.5斤重量,车辆无需大改。
对于电车来说,涉及的问题就太多了,电车的续航不是说标称续航500公里,在高速公路行驶就能达到500公里了,一般来说,在高速公路行驶,电车达成率在七成到八成,如此需要达到500公里续航就要标称续航至少达到625公里以上。
这还不够,因为从第二次充电开始,续航还要再打折,长途旅行的时候,一般电量剩下30%就开始焦虑了,低于20%必定得去充电,而快充仅支持最多达到90%,如此以20%至90%之间计算,实际标称续航至少得达到892公里。
车企误导,电车无法如油车500公里补能一次,理想与现实差距大-有驾
电车的续航却无法无限制地增加,因为电车的电池超级重,每增加100公里续航,增加的重量和体积车辆就越难承受;此外车辆增加电池重量之后,耗电量也会增加,还得对轮胎、刹车系统、动力系统等都进行调配,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系统工程,某家车企的车容易断轴就可能与它以为电车增加动力就只需要增加电机动力而没有进行相应的适配导致。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快充技术根本无法达到10分钟超充,有分析指出,中国的公共充电桩大约400万根,只有10%左右的充电桩为超充桩,而其中不少超充桩还是汽车企业独自建设,如特斯拉自建的超充桩,蔚小理合建的超充桩,而且这一成的超充桩又大多数都是在几个大城市,因为只有大城市才付得起高价,充电桩运营商赚到钱才会投资建设超充桩。
很明显长途旅行的话,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10分钟超充的,快充一般都要30分钟以上才能充满电,也就是说在补能这方面,在相当长时间内,电车充电的时间都远比油车加油慢很多很多。
车企误导,电车无法如油车500公里补能一次,理想与现实差距大-有驾
至于长途旅行时,要达到500公里的实用续航,如上所述,电车的标称续航至少得接近900公里,而现有的电车中标称续航达到700公里的都寥寥无几,别说900公里续航了,如此情况下,长途旅行电车的续航与基本无法与油车的500公里续航相比。
这就是电车的局限了,或许以现有的锂电池技术,电车都很难达到与燃油车相当的续航、补能体验,要实现如此技术就只能等固态电池了,虽然汽车行业都说2027年固态电池就能上车,然而考虑到成本、技术成熟度等,2027年固态电池能否大规模应用仍然存疑,而且技术也未必如期推进,他们以往说的技术夸大水分早已耳熟能详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