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你可能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画面:2024年,比亚迪凭借仅有的三款纯电车型,在日本的纯电汽车总销量上,已经小幅超越了本土霸主丰田。
这个数字背后,是日本汽车市场固若金汤的保守格局被悄然撕开的一道口子。 当东京车展再次开幕,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丰田、本田这些日系巨头身上,期待他们能拿出应对电动时代的有力作品。
丰田展台上的主角,不是即将量产的新车,而是一系列被称为“备战2030”的概念车。 本应继承“东瀛法拉利”LFA衣钵的传奇跑车继任者,从纯电一再跳票,最终展示的是一台V8混动概念车,量产时间依旧待定。
家喻户晓的销量支柱卡罗拉,其换代概念车变成了一台造型极其前卫、看起来造价不菲的科幻座驾,与人们印象中经济实用的卡罗拉毫无关联。
甚至被誉为“天皇座驾”的丰田世极,也推出了对标劳斯莱斯的超豪华概念车,风格宛若从《赛博朋克2077》游戏里开出来的一样。
雷克萨斯的旗舰轿车LS系列,在老款停产后,“升级”为一个庞大的概念车系,里面包含一辆六轮MPV、一款跨界轿跑SUV,以及一台令人瞠目的豪华轮椅。
、丰田的展台概念格调很高,但问到任何关于技术细节和量产时间的问题,答案基本都是“待定”。
本田、马自达等品牌,则摆出了喷气式客机、火箭模型以及过去发布过的概念车这些“老演员”。
日系车企的整体氛围,给人一种双手一摊,准备用现有市场体量蛰伏,静静等待下一个像固态电池这样的技术风口到来的印象。
与日系展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比亚迪的展台。 这里没有遥不可及的概念,只有两款针对性极强的产品。 展台上挤满了日本当地的媒体,发布会还没开始,他们就围着一台小车不停地拍摄。
这台小车名为RACCOO,意思是海獭,是比亚迪专供日本市场的纯电K-Car。 K-Car是一种在日本享有税费减免、无需车位证明的特殊微型车品类,市场规模巨大,2024年销量达到155万辆,占据了日本整个汽车市场超过35%的份额。 可以说,谁赢得了K-Car市场,谁就拿到了日本三分之一的汽车销量。
RACCOO的设计小巧可爱,配备了比日产、三菱同类型竞品更大的25度磷酸铁锂电池,续航240公里,支持100kW快充,甚至提供了侧滑门。
如果需要更长的续航,还可以选装40度电池包,将续航提升至370公里。 这款车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切入日本汽车市场的腹地。
与RACCOO一同发布的,是SEALION 6,即在国内市场久经考验的宋PLUS。 这是比亚迪首次在日本市场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选择一款成熟可靠的车型试水,其首要目标是在日本市场建立质量和口碑的信赖。
比亚迪此次的动作,是其继在墨西哥推出SHARK皮卡后,第二次为特定市场打造专属车型。
在供应商展馆里,还能看到不少中国供应商的身影,它们凭借在座椅、电机电控、造型设计等领域的优势,嵌入了日本成熟的汽车产业链。
展台上另一个有趣的细节是,日产汽车将由中国团队开发的纯电轿车东风日产N7带到了日本市场。 宝马展台上的纯电MINI,也产自中国。 一种新的产业互动模式正在悄然发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