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咱们国内的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有意思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挺能反映出如今这个市场是个什么状况。
事情的主角是两家大家都很熟的新能源车企,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
具体来说,是这两家公司的高管,在网上来了个很直接的互动,让不少关注汽车的人都来劲了,纷纷议论这背后是啥情况。
事情是这么开始的。
理想汽车的一位副总裁,叫刘杰,有一天深夜里,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了个帖子。
这个帖子有一张图,具体图片内容他没说太细,但配的文字挺引人注意的。
他写的是:“这是黑水军下一个抹黑理想L8的主要方向吗?” 这句话信息量可不小。
首先,理想L8是理想马上要正式上市的一款新车,是纯电动的,个头特别大,六个座位,一看就是冲着咱们中国家庭用户来的。
现在这车正在接受预订,马上就要公布价格了,可以说是马上要上考场、最关键的时候。
其次,他提到了一个词,“黑水军”。
这个词咱们上网多的人可能都听说过,就是指那些被雇来,专门在网上说某个产品或者公司坏话的人,通过发很多负面帖子来影响大家的看法。
所以,刘总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明白了,他是在暗示,他感觉有人要花钱雇人,有组织地来攻击他们这款即将上市的重要新车。
他用的是一个问句,没把话说死,但这个怀疑的态度已经摆出来了,等于提前给大家打了个预防针:接下来如果看到有说L8不好的,你们可得想想,这背后会不会是有人在故意捣乱。
这个帖子一出来,网上自然就有了各种讨论。
就在这个时候,更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
蔚来汽车旗下有个新品牌叫乐道,乐道汽车的总裁叫沈斐,他竟然直接跑到了理想刘总的那个帖子下面去留言了。
他的留言非常简单,就四个字:“建议直接报警!”这四个字一出来,那可真是让整个事情的热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回复太“刚”了,太直接了。
咱们普通人来看,这两位高管的说话方式确实很不一样。
理想的刘总呢,他更像是在表达一种担忧和质疑,把一个可能性抛出来,让大家去品,去琢磨,态度相对还算克制,但明确指出了“抹黑”和“黑水军”这两个关键词,把问题的性质点明了。
而蔚来的沈总呢,他的回应就干脆利落得多,不跟你绕弯子。
你不是说有“黑水军”吗?
这在法律上可能就涉及商业诋毁了,是违法的事儿。
那你还等什么?
直接报警,让警察来调查啊。
这四个字,听着是给建议,但实际上把压力又给回了理想那边。
你要是真有证据,报警是最好的办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大家都会支持你。
可要是你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是凭感觉这么一说,那现在被对方这么一“将军”,就有点不好接招了。
所以说,沈总这个回应,在很多人看来,显得特别强硬,也特别高明,一下子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我们堂堂正正做生意,不怕这些”的位置上。
那么,为什么这两家公司的高管会因为这么个事儿在网上公开互动呢?
这背后其实就是现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太激烈了。
以前咱们买车,特别是买三十多万、四十万的家庭用车,可能首先想到的都是那些国外的合资品牌。
但现在不一样了,像理想、蔚来这样的中国品牌,做得越来越好,车子空间大、配置高、开起来也舒服,很多人都开始选择它们。
理想汽车之前靠着几款增程式的L系列车型,主打“奶爸神车”的概念,卖得特别火,赚足了眼球和市场。
而蔚来呢,一直走的是高端路线,服务做得好,在高端纯电车市场也有自己的一片天。
现在的情况是,他们两家开始直接进入对方最擅长的领域了。
理想推出了纯电动的L8,这明显是要和蔚来的纯电SUV抢客户。
而蔚来呢,也推出了更亲民的乐道品牌,第一款车也是主打家庭市场,这不就是直接对着理想的市场来的吗?
这就好比街上两家最火的饭店,原来一个卖火锅,一个卖烤鸭,现在突然两家都开始既卖火锅又卖烤鸭了,那竞争能不激烈吗?
所以,在理想L8这款重要新车上市的关键时刻,任何一点负面消息都可能影响到那些还在观望、犹豫的潜在买家。
理想这边自然会非常紧张,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警惕。
而蔚来那边,面对这种暗示,也需要立刻表明自己的立场,免得让人误会。
其实,作为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消费者,看到这种“神仙打架”的场面,一方面是看个热闹,另一方面,我们心里也得有自己的一杆秤。
这些公司高管之间的唇枪舌剑,可以看作是他们市场策略的一部分,但它不应该成为我们判断一辆车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说到底,车是买来自己开的,是为我们自己和家人服务的。
一辆车到底好不好,最终还是要看它本身的产品力。
咱们老百姓买车,最关心的还是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比如说,价格到底实不实在?
三十多万花出去,买到的配置、技术值不值这个价?
空间到底够不够大?
尤其是像L8这种六座车,第三排是不是真的能舒舒服服坐个成年人,而不是只能让小孩或者宠物坐?
全家人出去玩,后备箱能不能装下所有人的行李?
开起来感觉怎么样?
电车的加速都很快,但这辆车开起来稳不稳,过个坑洼路面颠不颠,坐在车里安不安静?
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每天的用车体验。
还有就是充电方便不方便?
续航里程实在不实在?
特别是在北方,冬天续航打折厉不厉害?
品牌的充电桩多不多,出去长途旅行有没有里程焦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到底靠不靠谱?
车身结构结不结实,电池安全有没有保障,辅助驾驶系统在关键时刻能不能信得过?
这些问题,才是我们作为买家最应该去关注和了解的。
至于网上这些是是非非,是真有“黑水军”在捣乱,还是商业竞争中的一些误会或者公关手段,我们很难去下定论。
最好的办法,还是等新车正式上市以后,多看看,多比较。
看看第一批真实车主的评价,他们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分享出最真实的优点和缺点。
如果有条件,一定要自己去店里亲身试驾一下,自己开一开,坐一坐,感受一下。
只有这样,才能拨开那些营销和舆论的迷雾,真正了解一款产品,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最终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赢得大家认可的,还得是那些产品本身足够优秀、质量足够过硬的汽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