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会打。这句话用在今天的日产汽车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谁能想到,这个曾经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的日系车巨头,如今竟沦落到一年亏损337亿、裁员2万人的地步?更讽刺的是,就在几年前,日产还是那个让中国消费者趋之若鹜的"物美价廉"代名词。
记得2018年那会儿,日产在中国市场可是风光无限。轩逸、天籁、奇骏这些车型,哪个不是月销过万的爆款?那时候的4S店里,销售顾问连正眼都不愿意多看顾客一眼,因为根本不愁卖。可这才几年光景?2023年销量直接暴跌24%,股价更是惨不忍睹地跌了40%。这哪是下滑啊,简直就是自由落体!
看看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特斯拉们玩得风生水起,而日产还在抱着那套燃油车的老本死撑。6708亿日元的亏损数字背后,是2万个普通员工的饭碗。这些被裁掉的工人,可能已经在流水线上干了十几年,突然之间就要面临失业。他们做错了什么?不过是跟错了老板,站错了队罢了。
更让人唏嘘的是,日产不是个案。看看隔壁的德国三巨头,奔驰、宝马、奥迪,哪个不是在新能源转型的路上跌跌撞撞?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汽车贵族们,现在为了中国市场那点可怜的销量,不得不放下身段疯狂打折。七折卖车?这在五年前简直不可想象!
说到底,这就是一场产业革命的残酷写照。当特斯拉开始玩自动驾驶的时候,日产还在研究怎么把发动机的热效率提高0.5%;当比亚迪把电池成本打下来的时候,日产的高管们可能还在会议室里争论要不要转型。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迟钝,最终让一个百年车企付出了惨痛代价。
但最让人心寒的不是企业的失败,而是那些被时代巨轮碾过的普通人。2万个工作岗位说没就没,7家工厂说关就关。这些数字背后,是多少个家庭的房贷、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医药费?资本可以转身就跑,普通人却连逃跑的资格都没有。
现在的汽车市场就像一场大逃杀,跑得慢的注定要被淘汰。但在这场厮杀中,我们是不是也该想想:除了冰冷的市场规律,是不是还应该给那些掉队的人一条活路?毕竟,技术的进步不应该是为了制造更多的失业者,而是为了让更多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看着日产今天的惨状,我突然想起当年诺基亚被收购时,CEO说的那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这句话放在今天的日产身上,竟是如此贴切。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惊人地相似。只是这一次,希望我们都能从中学到点什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