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 售价超42万元,细节调整无激光雷达,极氪7X欧洲版量产下线

最近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中国车企又整了个大新闻——极氪7X欧洲版正式量产下线,马上就要漂洋过海去欧洲市场卖车了。

这事儿可不算小,毕竟欧洲可是BBA(奔驰宝马奥迪)的老巢,再加上特斯拉这种国际巨头,极氪这是要跟世界顶流掰手腕啊!

咱们今天就来唠唠,这款车到底有啥能耐,凭什么敢在欧洲市场叫板那些老牌豪门?

新车 售价超42万元,细节调整无激光雷达,极氪7X欧洲版量产下线-有驾

先说定价吧,欧洲版起售价52990欧元,折合成人民币大概42万出头。

这个价格在德国、法国这些地方,刚好卡在宝马iX3和奥迪Q4 e-tron中间。

不过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国内同款才22.99万起,这差价将近一倍,不知道的还以为欧洲人钱多人傻呢!

不过仔细想想,这背后其实暗藏玄机。

欧洲市场对进口车征收20%关税,再加上运输成本、本地化适配费用,这些钱都得算进车价里。

更关键的是,欧洲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忠诚度极高,想在这里分蛋糕,光靠低价可不够。

新车 售价超42万元,细节调整无激光雷达,极氪7X欧洲版量产下线-有驾

说到设计,极氪7X走的还是家族式Hidden Energy路线,前脸跟极氪007有点像,蚌壳式引擎盖配上机甲风格的大灯,乍一看有点保时捷卡宴那味儿。

不过最逗的是品牌LOGO位置,国内在进气格栅上,到了欧洲版却挪到了引擎盖上,这波操作有点意思。

可能人家觉得欧洲人更认车头标?

车身尺寸方面,欧洲版反而比国内版还小了一圈,长宽高4787/2100/1650mm,轴距2900mm。

按说欧洲人喜欢小车,但轴距缩短125mm会不会影响后排空间?

不过看实车图,溜背造型确实更适合欧洲狭窄街道,这点倒是挺聪明。

新车 售价超42万元,细节调整无激光雷达,极氪7X欧洲版量产下线-有驾

内饰方面倒是中规中矩,全液晶仪表+悬浮中控屏,物理按键也没砍,副驾前面还给配了俩无线充电板。

不过有个细节值得玩味——欧洲版没装激光雷达。

要知道国内版可是把激光雷达当噱头宣传的,到了欧洲反而舍弃了。

可能欧洲法规对激光雷达有特殊要求?

或者是为了控制成本?

不过没了激光雷达,自动驾驶功能会不会打折扣?

新车 售价超42万元,细节调整无激光雷达,极氪7X欧洲版量产下线-有驾

官方说标配ADAS系统,但具体能达到什么级别,还得等实测。

动力总成倒是让人眼前一亮。

后驱版310kW功率,零百加速6秒,四驱版更是飙到4.8秒,这性能参数放在欧洲市场都算得上狠角色。

不过电池容量分75kWh和100kWh两种,WLTP续航480-615公里。

这里有个门道,欧洲用的是比国内更严苛的WLTP测试标准,实际续航打折没那么狠。

不过对比宝马iX3的550km(WLTP)、奥迪Q4 e-tron的520km(WLTP),极氪7X在续航上还是吃了点亏。

新车 售价超42万元,细节调整无激光雷达,极氪7X欧洲版量产下线-有驾

好在支持800V高压快充,半小时能充80%,这点倒是能缓解里程焦虑。

说到竞争对手,欧洲版定价卡在特斯拉Model Y和宝马iX3之间。

不过特斯拉在欧洲可是有超级工厂的,本土化生产价格压得很低。

宝马iX3现在终端都有优惠,实际成交价可能比标价低个两三万欧元。

更别说还有大众ID.4这种销量王者虎视眈眈。

极氪7X凭什么突围?

新车 售价超42万元,细节调整无激光雷达,极氪7X欧洲版量产下线-有驾

可能靠的就是差异化设计,比如那个可发光的ZEEKR尾标,还有掀背式造型带来的装载能力——官方说能牵引2吨重物,露营拉房车都不在话下。

不过有个现实问题,欧洲消费者更看重品牌积淀。

极氪作为新势力,在认知度上肯定拼不过百年老店。

不过他们倒是学聪明了,先通过沃尔沃渠道铺货,利用极星(Polestar)的销售网络,这招借壳生蛋倒是省了不少力气。

另外,欧洲现在缺车严重,很多品牌交车都要等半年,极氪如果能保证交付速度,说不定能抢到一部分市场。

国内市场方面,极氪7X今年4月卖了4401辆,在中型SUV里排第21位。

新车 售价超42万元,细节调整无激光雷达,极氪7X欧洲版量产下线-有驾

这个成绩放在新势力里算不错了,但比起理想L7、问界M5这些月销过万的车型还有差距。

不过人家主攻的是高端市场,30万价位能月销四千多,已经超出预期了。

不过欧洲市场能不能复制国内的成功,还得看后续市场策略。

听说他们要在欧洲搞试驾活动,还计划在欧洲主要城市建体验中心,这波操作倒是跟蔚来学的有模有样。

现在有个有意思的现象,中国车企出海已经从“借船出海”变成“造船出海”。

极氪这种直接在欧洲建厂生产的模式,比吉利收购宝腾更激进。

新车 售价超42万元,细节调整无激光雷达,极氪7X欧洲版量产下线-有驾

不过欧洲市场的水可比想象中深,光是环保法规就有好几十条,电池回收、碳排放标准这些附加成本,够车企喝一壶的。

极氪敢把价格定到42万,估计已经把各种费用都算进去了,但能不能赚钱还是未知数。

说到底,极氪7X在欧洲市场的成败,不只是车本身的较量,更是商业模式的对决。

传统车企靠品牌溢价,新势力靠互联网思维,这两种模式在欧洲会擦出什么火花?

如果极氪真能打开局面,那绝对是中国汽车产业里程碑式的事件。

反之,也可能成为又一家折戟沉沙的出海案例。

各位看官老爷,你们觉得极氪这步棋能走多远?

是真能征服欧洲老铁,还是又要当炮灰?

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