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数据公布,谁能想到?中国造的电动车,现在速度能飙到472.41公里每小时,这不是吹的,这是真实发生的事儿。
比亚迪仰望U9这辆工程测试车,之前在德国ATP赛车测试场直接开出全球最快电动车的记录。呐,这个成绩一落地,不仅在国内网友当场“炸锅”,连圈内老牌超跑也只能撅着嘴角喊句“牛逼”。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数字也就比老纪录快了五十来公里每小时,好像没啥嘛。但你要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提升,这就好比班里高手考了95分,再棒把分数拉到99分,看着只多那么点,实际上技术难度是天差地别,是那种“拼完灵魂”的等级。
跑到这个速度,仰望U9其实还没到极限。怎么看都感觉这车还能往上窜,但现场司机没有硬拼。原因官方没明说,但八成是轮胎压力、空气动力学等安全因素卡住了,毕竟高速下,随便小故障都能让结果堪比灾难片,一点都不夸张。
跑到这个速度是啥感受?朋友们,大概跟你吹着头发被风从脑门扫到后脑勺还不停地抽搐那种吧。如果我坐在副驾驶,估计光叫不出声。
回头讲,一辆中国造的电动超跑能在世界上这么显摆,真心不是偶然。
在比耶迪U9风头正劲之下,官方锐气不减,直接宣布要再冲一次纽北赛道。前头说过,纽北不是随便就能混个圈速的地儿,那是全球最难刷圈的地狱级场地。
之前仰望U9第一次挑战纽北,说实话,体验相当刺激。还记得那圈刚刚起步,结果在高速弯道直接爆胎,速度293公里就失控。幸运的是有那套云辇-X系统把车稳住,才没整出更大问题,但那次圈速测试硬生生被中断。
糟糕的不止这些,后面天气像跟仰望U9有仇似的,钻进大雾、雨水、气温乱七八糟,赛道滑得跟溜冰场一样,工程师一脸懵,数据和实际圈速差得没边。
最终仰望U9只跑出了7分17秒,距离当时最快的保时捷Taycan差了将近十秒。
不过你要知道,圈速真正被官方认证还得先把手续办齐,车型在欧洲得正式上市、合规,这仰望U9当年还没走完程序,成色打了点折扣,成绩没进量产榜单。
所以第一次挑战并不圆满,这回带着一批名字刻在战车上的车主,要再冲一次。
极速纪录只是前菜,后边才是好戏,大家都在等它能不能刷新纽北纪录,把小米SU7的成绩也踩在脚下。
究竟仰望U9是靠什么,能站在电动超跑的食物链顶端?今天就来扒一扒它的底子。
家伙猛,才敢撩天
先看动力。去年参加纽北挑战和今年把极速刷到全球第一的车,名字一样,外形也差不多。但你要以为内里没变,那是大错特错。
根据工信部的资料,新款仰望U9动力有了惊天变化。以前每个电机240千瓦,现在直接拉到555千瓦。
一辆车4个电机,总功率2220千瓦,算下来差不多3019匹马力。这个数字,要搁十年前说出来,估计会被当作喝多了。传统的布加迪、帕加尼那些超跑,大多也就千来匹出头。现在只有中东那种土豪专属的Devel Sixteen能把仰望U9压下头,其他都只有甘拜下风。
除了亮眼的峰值马力,别忘了它的额定功率。单电机能做到200千瓦,即使在万能实验室模式下随时掏出来一千匹马力,没压力。
新仰望U9在追求更大动力同时,还跟作弊一样把车的体重也压得死死。整备质量只比上一代多了五公斤,这让它的推重比直接从543匹一吨飞跃到1217匹一吨,比法拉利SF90都狠,性能释放效率简直起飞。
更猛的是,好多减重部件用上了碳纤维。前铲、桶椅、轮毂,全部换轻。还有底盘和空气动力套件,该抠的都抠。电池也通过系统级高集成把负担减到最低。
电池,是天花板也是地板?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怀疑:你这动力牛到天花板,电池扛不住咋整?老外的Rimac Nevera用之家都挂上超高镍三元锂电池,最大功率才一千五百多千瓦。
而比亚迪还在用他们拿手的磷酸铁锂,这技术路径你要说能猛过三元锂,多少让旁人举个问号。哪怕是布加迪前任CEO锐马克也得跳出来质疑几句,说仰望U9能是“纸老虎”。
三元锂能量密度高,但磷酸铁锂优势是稳定和成本,理论上很难瞬间释放出那么大功率。
不过比亚迪这次玩的很溜,新仰望U9用上了高电压平台,电池放电倍率据说可达30C,这就意味着哪怕电量掉到剩一半,爆发力依然爆棚。
凭这一手,就算全球顶级大佬也得服气。磷酸铁锂技术被玩到这种水平,怎么能不服?
虽然具体核心细节还没彻底公布,但连老外的技术大牛都说,比亚迪电池驱动技术已经是全球顶级,就等仰望U9下一步在纽北亮出硬实力。
车猛没用,能控才行
马力够猛,车还得能控得住。
圈速拼得不只是动力,还有扎实的抓地力和车身稳定性,说白了就是得能把每一匹马力用到实处。
光“推重比”好看,实际赛道上如果轮胎打滑,动力就变成浪费。仰望U9这车还是有点重,2.5吨,说轻嘛肯定不轻。小米SU7 Ultra原型车才1.9吨,量产版也才2.36吨。车重带来的压力让轮胎滚动阻力上去了,跑久了还容易升温变形,抓地力直线掉。
新仰望U9这次轮胎也调整了,前后统一加宽到了325宽,同时轮毂缩到20英寸。
为什么这么配?一方面宽胎提升抓地极限,方便四电机各自发挥;另一方面小尺寸轮毂减轻重量,对提速和操控都有好处。
这里插个行内口头禅——“簧下一公斤,簧上十公斤”。轮胎和轮毂这些部件重点减重,能让加速更快、过弯更稳。大马力但轮胎不扛,刚一冲就飘起来了,稳定性就是个屁。
易四方系统配独立四驱,四个电机能把每个车轮的动力分配到极致。不需要传统机械差速锁,因为每个轮子都是单独控制。在复杂弯道时,想怎么调都行。
之前仰望U9第一次亮相,现场就演过三轮着地奔跑,单轮爆胎还稳稳直线,这就是技术的底气。
但技术牛也非一蹴而就,工程师吃了不少苦头。去年第一次刷纽北,数据、调校都没经验,只能靠一次次真刀真枪地测试,把177个弯道攒经验。
对手小米找了英国的Pro Dirve团队做专业空力优化,而仰望只用自家全华班。更多的挑战是积累数据,对他们来说,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之后有了数据才有可能精细调校。
今年有不少赛车博主组帧对比,发现新仰望U9不仅速度快,车身姿态稳定性也大幅提升。这就是测试、数据积累后换来的结果,靠时间堆出来的法宝。
就像仰望汽车总经理说的一样,“纽北教会我们的不是怎么快,而是怎么在失控边缘重建秩序。” 挫败后能爬起来、认真磨练细节,才是真正的底蕴。
中国赛车,正在追赶让世界震惊
之前大家都在说,中国制造只会玩性价比,离超级跑车还很远。但是今年明显不一样了,不管是小米还是仰望,直接把世界纪录打破,让全球都得重新关注中国产品。
各大车企开始发力做赛车课程,普及普通人都能参与的赛道活动。赛车已经不是少数人的奢侈娱乐,而是大众都能主动体验的项目。
就像前段时间看《F1:狂飙飞车》和春节档的《飞驰人生2》,影厅满满当当,人人都乐意为赛车文化买单。
中国的汽车工业早些年只是补课,现在,已经开始追赶并引领新技术,电动化更是把全球风向标拨到了东方。
未来我们不仅能再创新记录,更自信走向自己的赛车、汽车文化。技术领先拉高门槛,文化普及提高全民参与,有朝一日这些尖端成果会反哺到民用市场,为大家带来更强、更安全、更酷的汽车体验。
所以,不妨大胆展望。仰望U9、以及所有中国电动车,未来都能成为全球舞台的主角!哪怕你不是赛车手,只要有一颗热爱速度的心,说不定下一个传奇记录就是你创造的。
你怎么看?仰望U9的极速和技术突破,你觉得最让人佩服的地方是哪?你会考虑让电动跑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吗?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