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社交媒体上突然冒出一群“降级换车”的中年人。他们有个共同点,四十来岁,开过十年奔驰宝马,现在却盯着十来万的国产电动车比价。
这不是个例,评论区瞬间炸出大量同类,“我去年把宝马5系换成比亚迪,月供直接少四千”“奥迪A6换小鹏G6,油费每月省下一千五”。
这帮人真不是装穷。中国三千万中产家庭,账面上资产几百万,可钱都冻在房子里。手里能动的现金?撑不过三个月。2022到2024年私企裁员潮里,多少年薪百万的经理、程序员一夜归零。月供一万多的房贷摆在那儿,BBA的保养费都成了压垮骆驼的稻草。
国央企员工倒是稳当,工资还在涨。压力全让私企中产扛了。美国中产下滑最多15%,咱们这儿接近20%。不是赚得少,是扛不住风险,孩子补习班两万,老人住院五万,房子挂半年卖不掉。三座大山压着,谁还敢为个车标充大头?
有人直接卖车换电动自行车。不是认命,是算过账,奔驰E级每月油费1500,保险8000,保养一次。换成雅迪,充电一月才花30块。也有人咬牙凑二十万买国产电车,图的是免购置税、补贴两万,续航还比同价位油车多跑一百公里。
可心里那道坎难迈。发动机的轰鸣,真皮座椅的触感,方向盘上的三叉星,这些曾是他们的身份密码。现在换上车标不显眼的电车,朋友问起只能打哈哈:体验下新科技。嘴上这么说,手里摸不着熟悉的机械挡把,总觉着少了点什么。
政策也在推着人做选择。年新能源下乡补贴加码,农村户口买电车能省两万。但另一边,个人养老金账户把存款锁死二十年,能花的活钱又少一截。热播剧《漫长的季节》为什么火?普通人挣扎着过日子的剧情,看得人鼻子发酸。那不就是我们自己吗?
二手车市场跟着变天。的保值率直线跳水,三年前的宝马系现在只能卖到原价一半。国产电车却硬气起来,比亚迪汉开两年还能七折出手。车商老李说:以前收奔驰眼睛放光,现在看见国产新车反而踏实。
加油站员工也发现变化。开奔驰来加油的老板,加油量从加满变成加两百。反倒是开蔚来、理想的车主,气定神闲地扫充电码。加油站开始腾地方装充电桩,这世道真是变了。
中产没消失,只是换了个活法。以前靠车标抬身价,现在靠存款数字找安全感。你家小区地下车库那辆宝马,说不定下周就换成绿牌比亚迪。别笑人家降级,这才是年最清醒的生存智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