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最近推出“迷你陆巡”,外形酷似吉姆尼,这事儿一出来,网上讨论的不少。说实话,我刚看到照片的时候还愣住了:这真是丰田自己设计的吗?咋一看,还以为是把吉姆尼的壳扣到丰田底盘上。这事儿到底咋回事?丰田难道真就摒弃自己的设计传统,开始“借鉴”别家思路了吗?或者说,这背后是不是有更深层的市场考量?
你发现没有,现在但凡车企造硬派越野,第一反应就是“复古”两个字。方盒子外观、圆灯、窄轮眉,似乎一夜之间都流行起来了。可你说,这真的是纯“致敬”经典,还是无路可走的营销套路?话说回来,一提硬派越野,大家免不了拿陆巡、吉姆尼、卫士、G级、坦克一比。为什么就陆巡每一代出场都备受关注,而有些同类车却始终“火”不起来?
说句心里话,丰田玩越野这块,早就有自己的套路。大印象里的陆巡一直是“地表最强”,开不坏,也开不烂。现在市场对越野有需求,丰田顺势把陆巡做小,又保留“硬汉”风味。你说聪明不?这不是单纯的向吉姆尼靠拢,算是狙击了一部分喜欢小型硬派越野又有实力选大车的用户。大家都要面子,可并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大G。丰田这招“迷你陆巡”,其实解决了很多动力、空间、品牌之间的纠结。
可你琢磨琢磨,一台新“迷你陆巡”起售价四十万往上,真能让多少人买单?1970年代、80后对丰田有情怀没错,但现在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真的甘心掏这么多钱,为了一台主打复古外观的丰田越野吗?市场到底会不会买账?品牌溢价去了哪里?
再看动力,2.4T混动,330马力、630牛米,这动力参数绝对够狠。可你想想,这玩意买回来是用来真下无人区的,还是周末带家人、狗子郊游?市区代步用得着发动机天天如此威武?咱们身边的大多数车主购买硬派越野,说白了是买个“稳定感”,买个气场,真拉出去爬山涉水,一年顶多两次。丰田这剂“性能猛药”,听着带劲,实际需求有多少,我打个大问号。况且,油耗这个事,一个2.4T混动,哪怕标着节能,真开起来城市工况估计也是个大数字。混动系统修起来,以后便不便宜都难说。
内饰这些年别的品牌都往极致豪华卷,丰田反着来,“你要什么大屏幕、全景HUD、音响?加钱做套餐”。这种玩法其实就是告诉你,我的基础版能满足基本需求,豪华感要自己选配加价。咱中国消费者吃这一套吗?一线城市的买家可能觉得有道理,二三线就得算计算计,多花几万块值不值。外观、动力分层满足各类人,这思路其实是在学德国人,但德国人玩捆绑配置几十年摸出来个门道,丰田这招到底能不能适应中国市场,谁也说不好。
再回过头看这个“吉姆尼外观”,其实丰田并不怕被说成“碰瓷”铃木,反而乐意贴点野性标签。毕竟吉姆尼在中国有一批死忠粉儿,但品质、动力、空间注定把大部分潜在用户拦在门外。迷你陆巡补上个短板,再加点舒适配置,起个高定价,直接对得上新中产的“越野 + 情怀 + 日常实用”三板斧。牌子响,质量不出幺蛾子,不愁没客户。
竞争对手也有,坦克300这些年口碑蹭蹭向上,但品牌还是差点意思。路虎卫士、奔驰G完全是天价,这帮车主要么追求极致档次感,要么压根和普通人没交集。陆巡一出来,直接占据了市场的中高端区间,定位清晰。品牌力这个事,看着虚,其实是个社会共识。你开普拉多,别人觉得你靠谱;你开坦克300,别人心里还是没底。这种预期,短时间也很难颠覆。
说到保值率,这绝对是丰田家大招。你想想,现在路上能看到的十年前普拉多、陆巡一大把,随便卖能卖得出去。缺点是什么?配件贵,保养费不低,修起来还得有资源。但和德系比起来,最起码零部件供应还算稳定。咱们中国人买车关心的,就是三年、五年卖的时候能不能少赔钱。这点丰田吃定了用户心理,你不得不承认。
不过现实也得说,这年头城市里寸土寸金,小车停车都费劲。一台迷你陆巡,看着“娇小”,其实车身尺寸还是比吉姆尼大一圈。你真买来天天堵在三环、二环上下班,光找车位就够你头疼一阵。再者,这种车油耗摆在哪儿,市区用痴人说梦。说白了,这种车更适合周末家庭自驾、偶尔撒野。
再仔细想,什么时候大家开始迷之自信地认为,越野车就是要大排量、大动力?其实现在的硬派越野,技术早进入“舒适性”阶段。很多时候,我们买陆巡、坦克或者大G,其实是在买个生活方式。朋友圈发一套图,西藏的沙漠、可可西里的冷杉林,你不开越野上不去,开了越野其实也不过是拍个照。你愿意承认吗?很多“硬汉”气质就是靠首付加贷款刷出来的。
丰田把迷你陆巡推出来,肯定做足了功课。简化产品线,省掉混乱,省掉低端高端之间左右逢源的尴尬,全力突出硬派越野属性。加点新鲜的外观、做点年轻化的市场宣传,既向用户卖情怀,也向新用户抛橄榄枝。你说能不能大卖,很难说,但稳住“品牌铁粉”、精准圈住30-45岁中产家庭,这步棋十有八九没走错。
可是,我还得追问一句,这么多年中国越野文化真成熟了吗?坦克系列之所以受欢迎,是“硬派”两字挂的明白,配上便宜的售价和花哨的宣传套路,卖爆一点都不奇怪。可你要是放在国际舞台比拼,咱的车子底子、品控、越野可靠性还是差点意思,这没法否认。
再说未来的市场,还有多少人真正在意“硬派”二字?新能源车、智能驾驶这些新花样来势汹汹,城市里开油车越发成了喝咖啡加糖的复古感,大排量不再是“身份”,反而成了要被收税、限牌的麻烦。丰田这一次敢逆流而上,其实也是在押注“中国中产情怀”。
说到底,迷你陆巡的出现,满足了一批人对“越野自由”的向往,也变相给市场提了个醒——车,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一种社会符号。你买它,是看中越野性能吗?还是为了凸显自己眼界与品位?耐人寻味吧!所以我建议,有钱、喜欢、真用得上越野车的,闭眼入,不要为省三五万损失了口碑和享受;但要是压根不折腾长途自驾、天天城市待着,最好冷静三思,别让“仰望自由”的憧憬变成现实生活的累赘。
最后,你觉得,“硬派越野热”还能火几年?新能源普及后,未来迷你陆巡还会不会有它的市场?这一次,你买车,是买的车,还是买的故事?我想,每个人心里自有答案。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