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的夏天闷得厉害,早晨刚进展馆,那种潮热都从脚底直往头顶窜。头一眼瞧见的便是福特新出来的那个烈马新能源,亮堂堂地停着,跟周围其它SUV比,透着一股子不服气,好像等着谁先上去扒拉一下似的。
先不说别的,一进馆,就有俩老外叽叽咕咕在旁边琢磨:“This design, sportier than the old one!”你听,劲头正足。也难怪,烈马过去一直走的是硬派路线,这次新款一下子圆润了不少——销售小王平时说,这叫‘收拾了棱角’。可别光看嫩,前脸那发光的BRONCO标,黑漆漆亮晶晶,跟两边的头灯眉来眼去,夜里要是小区楼下来这么一辆,保准邻居得多瞄上两眼。
对了,这新烈马头顶上那坨是激光雷达,不是说自己能开车么?群里有人发牢骚,说什么32个传感器那么多,修起来不便宜,到底夸还是骂,听师傅揶揄:“传感器忒多,剐蹭一下心都得碎,这可比老烈马娇气多了。”不过无人跟他说透底下的承载式车身结构,不是硬派那一套了。
从侧面看,轮廓还算正经,一米九六的宽度,一看就知道停车得挑地方。后面那两根C柱和D柱黑得发漆,做成那个浮顶效果,小区里头的娃娃一见都吵着“悬起来的屋顶”。邻居李大爷自打看见以后,总觉得这车后排能再多拓点空间,“你说这轴距,不短哈,进去坐着还是得掂量腿。”
有的人一见数据就犯糊涂,其实尺寸上增程和纯电没啥大筋骨分别,都是5米出头。轴距两米九五,这数据销售一张嘴就能说出来,反而师傅总说:“轴距长开高速才稳!”
说到动力,增程那一套老讲究了,塞了个1.5的小汽油机,净功率死胡同地卡在110出来,再对上前后两个电机,分别拱出130和180千瓦。我上回在福特专修跟师傅闲聊,他说增程机组不挑油,就算跑北方,气温低点儿续航表现也中规中矩。电池给了43.7度,不算很大,CLTC标220公里纯电,别信得死,冬天能有一百六左右就烧高香了。要是加满油电一块,官方说能跑到一千二多点,谁真测过啊?群友秋明山咆哮自测,打着空调、城里堵堵走,出个九百八够呛。
纯电版倒是标到了650公里,电池换上了105度的,和主流那几家对着干。电机前后刷出来202千瓦,好家伙,踩一脚推背感还是要有的。不过充电这事儿,听说能高压快充,能不能真“快”得过隔壁的小鹏、蔚来还得等以后实际试下。顺嘴说一句,别老对着参数挑刺,车友群里前几天还吐槽,有人直接把低温快充线弄断了,一修修了俩礼拜。
还有件有趣的事,机修老丁头回看见了这车,拿手电筒照着底盘,挠头半天:哎呀,不带大梁啊,这不是以前那大块头的烈马了,开去搓板路怕是得注意点。后来旁边有个开着十年老锐界的车主吐糟:“要都是承载式,也就是都提溜轻了,越野骨子里淡了点。”不过小江说他老婆就盯着这配置,城市通勤,最怕堵车无聊了,新烈马的自动驾驶辅助那套在市区里头,能自动跟停还是省心。
插播一嘴,听说座椅通风和副驾老板键瞒着灯儿装着呢。有位四川的俱乐部老哥讲,天一热开空调太费电,通风坐椅倒真成了救命稻草。
你要是追根问底,新烈马和锐际、Maverick一个平台来的,“C2”嘛,就是那种家用偏城市的底子。前阵子朋友圈有人开玩笑,说老烈马能扛死飞沙走石,新烈马更像早高峰‘堵城精’。
价钱是个谜,销售小王说,年底才彻底定下,估计得卡在一众合资和新能源自家兄弟里边儿,想便宜也便宜不到哪儿去。更巧,老杨家楼下就有辆2023款烈马,特地拉这新款试驾对一对,老人家反馈,座椅软一点,方向轻了,不再像上一代那么“死沉”,倒是省点劲。
至于现在路上已经有不少类似小众新能源,不怕撞衫。二手市场倒有人琢磨,等这款开两三年会不会“掉价下崖”。茶余饭后吧,解放北路那家修理铺的师傅私下说,等电池出了保修都得提防,配件价格别被糊弄。
吃过午饭,小区微信群又有人问起这款新烈马的遥控泊车功能,有没有隐藏彩蛋。可惜没人能给个准话,只听群里的李工阴阳怪气丢下一句:“科技越新,掉链子也越快哈。”
这些事儿大多都散着来,谁家买新烈马,还不是自家的生活碎碎念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