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中国车企出口榜:比亚迪冲到第二,长城滑落第五
今年前六个月的汽车出口成绩单一出来,我家那位修理厂的老冯就开始碎嘴,说这回比亚迪可真争气。去年还在第五呢,一下子飙到第二。其实我早听说巴黎那边搞出租车换新,汉直接被打包三千辆过去。我一个表哥在法国送外卖,他说当地司机都夸充电快、没啥毛病,比本地小品牌靠谱多了。慕尼黑新开的那个4S店他也去看过,里头灯光闪得跟科幻片似的,据说德国人进去都愣住,不知道是买车还是参观科技展。
再往下看,吉利稳扎稳打混进第四。这牌子会玩花样,在马来西亚居然把4S店开进商场——逛街顺便看个车,这主意挺接地气。极氪009在中东火得不行,有传言迪拜王子一口气收了五台,还特意挑不同颜色凑齐彩虹。他们家的安全配置一直让欧洲老司机服气,据群里做二手进口生意的小林讲,现在吉利的新款碰撞分数压过不少本土大牌,那套沃尔沃底子的东西真不是吹。
江淮能挤进前十,全靠实诚。在墨西哥,他们皮卡成了农场主首选,说拉货又省油。有意思的是非洲兄弟对江淮认准了——有个干出租的黑人师傅跟我视频聊天,说50度高温空调照样凉快,比起某些欧洲品牌更适合热带路况。而且售后网点铺得细,我同学去年去非洲支教,小镇边上就有维修站,大老远坏个小零件也能当天修好。
奇瑞这半年简直像开挂一样,在俄罗斯风头正劲。我朋友常年跑莫斯科出差,说瑞虎8PRO冬天雪地抓地贼牢,当地测评媒体夸它“熊都摔不了”。广告拍得离谱,一辆SUV拖着几只棕熊跑短视频,看着怪喜感。本土化很到位,比如方向盘加热温度专门调高两度,北方人用起来暖和些,不像南方版那么敷衍。有群友吐槽装饰板配色太大胆,不过俄国人反倒喜欢这种重口味。
至于长城,今年掉到了第五,但招数依旧新鲜。在泰国改哈弗大狗成露营神器已经成潮流,小伙子们排队给自家SUV顶上帐篷和折叠桌椅。坦克300在中东沙漠被当玩具耍,有钱的大叔组团冲沙丘。据隔壁楼邻居讲,他亲戚参加过一次跨国自驾游俱乐部活动,从曼谷一路杀到柬埔寨,全程都有官方后勤保障,还免费洗了一次底盘泥巴。他们最懂怎么拢住用户心思,这点其他国产品牌还学不来。
再提一句长安,今年终于熬出了点名堂。在巴基斯坦街头随处可见CS75PLUS,就连婚庆公司也抢着订白色款当婚礼用车。一朋友混墨西哥市场笑称UNI-K发音特别像“独一无二”,当地年轻人买来觉得倍儿有面儿。这牌子的海外策略就是一个字:稳。不追热点,也不搞什么虚头八脑,就是把质量磨扎实,每次更新都憋足劲才推出来。据坊间传闻,新出的发动机耐久硬是跑烂三副轮胎才算及格,可惜国内很多消费者还不知道这个事儿。
东风还是商用领域的大佬角色。我以前帮物流公司采买车辆,经常听老板念叨非洲工地全清一色东风卡车,中东定制空调冷力猛、俄罗斯版启动加热堪比微波炉。有意思的是联合国采购清单里时不时蹦出他们名字,让同行啧啧称奇。“这玩意结实,用坏算你本事!”维修师傅经常这么吹牛,但据说真有人试图一年内开废结果没成功,只换了两根半轴而已……
广汽埃安今年第一次闯入前十,全靠产品硬实力撑腰。据挪威留学生反馈,当地AIONY销量超过特斯拉最大原因就是空间大,后排能塞下一整套滑雪装备不用拆卸。而泰国网约司机更实际,每天多赚200泰铢不是盖的,所以抢购潮来了之后连二手价都涨了一截。有趣的是埃安很会琢磨市场需求,比如北欧车型标配雪模式、热带国家则重点强化降温系统,上回微信群还有网友晒自己DIY座椅通风改装方案,被客服点赞转发,可见厂家对用户声音还是挺敏感的。
下半年嘛,好几个国产厂要海外建厂房,到时候估计“中国制造”直接变身“全球现造”也未必稀奇。不过谁明年还能继续爆冷?谁又悄悄翻红?只能等时间慢慢掰扯吧,就像我家院墙角落那个停了七年的老捷达,总有人惦记着哪天能重新冒烟启动……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