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召回,智能辅助再出问题,车主安全感打折

咱们最近看新闻的小伙伴,估摸着都被小米SU7召回刷了屏,11.6万辆车主,搁这事儿一出直接就是心里一凉。你说原本买辆新车,图的啥?无非就是跟上智能潮流,省点事儿,谁成想,这智能成了“智能添堵”——L2高速辅助驾驶遇到点极端路况老犯懵,关乎安全的事儿,还能靠升级补回来,这事儿你敢信?

先不讨论什么技术多高深,咱试问一句——要是这问题没爆出来,11万多车主还不是天天在马路上开着有漏洞的智能车?出了事儿,再一份公告:我们在优化升级,大家请放心使用。这放心你说放得下吗?

其实回头看看,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小米召回SU7了,去年也是因为自动泊车“识别障碍物不行”召过,这回又是高速辅助识别慢半拍,新闻里没明说怎么个慢法,车主们可是在论坛里聊得心惊肉跳。有的说,销售员卖车那会儿吹得可开心:“咱这辅助驾驶,比老司机还牛,加塞都能预判,长途轻松!”感觉不买一辆都对不起城市中产的身份。可真到路上呢,就怕这智能不是给你解放双手,是给你拉进沟里头。

有人问,咱为啥买智能车?还不就是想省点心,堵在路上或者长途开车的时候,机器能帮点忙,起码别比人还慢反应吧!可到了关键时刻,比如前头施工路段、甚至是最简单的农村没标线小路,这L2辅助就成了摆件,自顾自地“想当然”,感觉自己比你还懂马路,实际上半点都靠不住。真有事儿,还得人自己盯着——那还要你这智能干嘛?交智商税吗?

有人就提,说这事儿能不能真靠远程OTA升级就彻底解决了?有没有人敢打包票?你说手机升级卡顿,大不了重装;这车要真在高速上OTA了,升级一半出bug了,咋办?这可不是玩闹,那是要命的事儿。前有车友反馈,升级之后报警音变小了,差点追尾,这事儿放在谁身上谁不急眼?你讲道理,这样关键性的漏洞,真得等升级慢慢磨合吗?

再说说车企的宣传,不是想吐槽啊,确实实在偏差太大。你看各大销售,宣传的时候全是“解放双手”,“全自动”,“比你开得还好”。试驾的时候甭管什么NOA、City都能使,真成了买完之后再说“这只是辅助,关键还是看人”。这套路你说熟不熟,日常用智能产品没见少了,但放到汽车上,出点纰漏就是大事。咱讲道理,谁买车不就是看中这个功能,否则买台最老款也能把全家带回老家,不至于非得天天忍着车企给你“推优化”过日子。

OTAs其实也就这几年流行,大家都觉得方便,自己家门口连上WIFI一升完事。可你琢磨琢磨,几十万辆车同时升级,你敢不敢保证每辆都没问题?这升级之后出新问题咋办?真没人拍着胸脯说一句“以后绝无纰漏”吧。毕竟算法嘛,都是人在调,测试肯定没法覆盖全部极端情况。要真“追悔莫及”,师傅说啥都是事后诸葛。

你再看看这行业风气,新势力造车谁都见过,进步快是好事,可关键技术体测追不上扩张速度,就是祸根。不是特意唱衰谁,传统那帮老牌劲旅,再慢再笨,还讲个安全优先。新势力一来,手机思维惯了,讲迭代、讲成长,讲得都是“用户一起完善产品”。咱能一起优化降噪、修复UI BUG,可咋能一块把生命安全这档口放到“后期努力规划”里头?难不成得真出大事才晓得这不能赌?

有人说,大家心太急,技术哪有天生完美的,都是实践出来的。可你看看安徽那仨大学生,不也因为落了信“新科技”,换来一场悲剧?家长要是早知道系统在施工路上会犯迷糊,是不是宁可不开智能,也不敢让孩子开长途?这时候谁还站出来说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小米SU7召回,智能辅助再出问题,车主安全感打折-有驾

还有网友替车企说,“又不是小米一家有问题,其他新势力不是也有召回?”,合着是大家一起冒险,你跟着撞墙也光荣?你愿意和别人一起做“白老鼠”吗?行业惯例要是都不要命了,那这行业其实早该洗牌了。

说到底,咱普通司机,买的是啥?就是一份基本安全感。现在倒好,车主变测试员,安全出行变事业二次开发,升级失败了找4S店,真出事故了还得先证明漏洞是产品的错。你琢磨这合理不合理?

小米SU7召回,智能辅助再出问题,车主安全感打折-有驾
小米SU7召回,智能辅助再出问题,车主安全感打折-有驾

你再想,买之前看着广告花里胡哨,车模跟赛博坦似的,AI语音、智能领航、未来生活,统统给你整上。可是等到签购车合同,那行让你“全程盯住”的免责声明,才是真正得掂量。系统掉链子了你还不能轻易甩锅车企,法务团队出来教你做人。到这一步,所谓智能,最后成了让谁买单的“看谁命硬”。

小米SU7召回,智能辅助再出问题,车主安全感打折-有驾

更难的一点,连想避免都难。现在市场上,不管啥品牌,有个不带“辅助驾驶”的新车还真不好找,几乎都默认给你整一套“所谓智能”。要说消费升级,升级了伺候设备,没升级人心的踏实,反倒让人心里直打鼓。

最后问题就搁这儿:这波升级之后,系统真就万事大吉了?假如再有别的新场景掉链子,是不是还得再召回一遍?咱们老百姓是继续当小白鼠,还是学乖点,能不开就不用?或者哪天市场真剩下的全是智驾功能,还能不能再指望企业先保证安全,再说花哨创新?

回头看,咱不反对科技进步,也不排斥新潮流。真有本事的车企,是赶在发布之前把所有极端情况都跑透,把所有算法问题都测稳,等着市场捶打的不该是安全短板。别天天拿“技术升级在路上”安慰车主,你自己试试天天提心吊胆开个智能车是什么滋味?最起码能不能等OTA真正稳了再吆喝,别让用户心里跟打鼓一样。

最后也只能问一句,智能驾驶到底是省心还是添堵?要是每次都得先把命押上,等OTA再修补,谁敢敢真放心胆坐车里?这背后的责任,归根到底是企业敢不敢对得起每一份“智能”广告词。咱们要的不多,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完完整整,这个“最基本的需求”,难道真的比抢市场、争销量还难做到么?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